第1191章 天下文膽

類別:恐怖靈異 作者:雲無風 本章:第1191章 天下文膽

      第1191章 天下文膽

      高務實的這道奏疏著實把幾位閣老驚呆了,在議事堂中麵麵相窺了好一會兒,才聽得申時行輕咳一聲,道:“諸公以為,這道奏疏我內閣應當怎樣擬票?”

      許國遲疑了一下,沒吭聲,張學顏見了不禁暗暗皺眉,然後道:“這樣的疏文,內閣怎好擅擬,肯定是要交由皇上宸斷的。不過,調理天下是內閣之臣責,若是一遇大事便全無己見,卻也不妥,總要拿出個態度。”

      申時行好容易碰上個敢搭腔的,哪肯放過,立刻便問道:“心齋公所言極是,這樣事關天下大局之疏文,內閣不能不拿出一個態度來——不知心齋公如何看待高求真此疏?”

      他本以為張學顏隻是用“內閣總要有個態度”來逼自己這個首輔先表態,所以才抓住時機趕緊反將一軍,卻不料張學顏居然並不怕表態。

      隻見張學顏忽然朝兵部方向拱了拱手,道:“高求真雖是士林晚輩,但自今日起,我必不敢稱尊於他當麵。”

      申時行愣了一愣,還沒弄明白張學顏忽然這捧高務實一句是何用意,便見張學顏沉聲凝神,緩緩道:“不愧六首狀元,果然天下文膽。”

      申時行聽得一驚,六首狀元也就罷了,那本來就是高務實的榮譽,可這天下文膽……這話是能隨便定論的嗎?

      文膽一詞,本來有好幾個意思,用處、用法也不盡相同,可一旦冠以“天下”這個前綴,那通常來說就隻有兩種情況了:一是士林領袖,一是朝廷首輔。

      請問高務實是其中哪一個?

      申時行的臉上雖然依舊掛著笑容,但這笑容卻怎看怎僵硬。

      不過,他最終還是沒有出言反對,因為他也知道,以高務實的身份地位說出這些話來,那真是勇氣可嘉。

      高務實在這篇疏文到底說了些什,以至於申時行也會這樣想?

      這篇疏文,高務實一開篇便舉例論述了一件事:祖製並非不可違,時移世易之下,沒有什祖製是一定不能違背的,什事都要根據當時的情況來定論。而且列祖列宗也並非無條件遵守祖製,甚至太祖高皇帝本人在確定了“祖訓”之後,自己也曾經多次進行相關調整。

      既然太祖自己也調整,後來的成祖等“列聖”也都按照當時的國情做出過多項調整,那現在我們為什就不能調整呢?

      說明了祖製也可以進行調整的理由之後,高務實就開始“開方抓藥”了。他的“調整”辦法一共有五條。

      擺在第一位的就是封爵問題。高務實提出應該嚴格限製封爵人數,如親王嫡長子照例襲親王,而嫡庶次子就最多隻許封其中四個,一共五位可以封爵。郡王嫡長子照例襲郡王,而嫡庶次子最多隻許封其中兩個,一共三位可以封爵。鎮、輔、奉國將軍有嫡子的,許封其二,無嫡子的就隻許以庶子一人請封。至於鎮、輔、奉國中尉,那就不好意思,不論嫡庶都隻許封一子。

      不過封爵作為最關鍵的問題,到這還沒說完,高務實繼續提出要求。

      以上的這些宗親之外的宗親,因為不得冊封,安排如下:其中有誌讀書的,就與民間俊秀子弟一體入學。而其中應舉登名科甲者,該授官的就授官,但是有個要求,就是隻能在外任官——換句話說就是不能為京官,不能至中樞。

      其他讀書不行而選擇種田或者務工的宗室,聽其自便就行,朝廷不必多管。如果考慮到其中一些宗室可能並沒有謀生手段,那不妨考慮由朝廷給他一筆“初始資金”。

      比如親王之子不得封者,到了十六歲,朝廷賜給冠帶,再另外給銀六百兩;郡王之子不得封者,年至二十,賜給冠帶,給銀四百兩;將軍中尉之子不得封者,有誌入學,賜給衣巾,與各子俱給銀二百兩。如此一來,不管是讀書當官還是去做其他謀生,都不怕沒有照拂,出了差錯。

      而如果其中還有一些完全不成器的……高務實表示,天下各家都有不肖之子,這是無可奈何的事——換句話說:朝廷不養廢物,你愛死哪去就死哪去,老子這沒給你們這些廢物做考慮。

      在此之後,他順便把另外兩個相關的問題解決了:一是宗室不能出城。高務實認為宗室出城並不礙事,而且“祖訓”之中其實沒有這一條,至於後來為什形成這種說法,高務實不管——其實那是靖難之後的事,而且隻是潛規則,所以高務實這幹脆不承認。

      另一條就是他和朱翊鈞之前談到過的“刑不上宗室”,這高務實給出了意見:沒有冊封的宗室通通轉入法司管轄,與民無異。順便他還論述出這樣做是“大公至正之道”。

      封爵問題解決完,第二件事便是繼嗣問題。這個比較簡單,高務實不同意各種兄終弟及的繼承,他認為隻有親王這個級別可以兄終弟及——這是考慮到親王算是“一國”,不好動不動就給人來個“國除”。當然,如果兄終弟及都沒人繼承,甚至親侄兒都沒有,那就是絕嗣了,該“國除”的還是“國除”。

      第三條就很厲害了,高務實直接廢除了宗室封爵的“低保”——原先的宗室,到了最低級別的奉國中尉以後就不會再降了,因為那就是宗室的最低級別。奉國中尉生了兒子,也還是奉國中尉,孫子也一樣,總之推之無窮。

      宗室人口爆炸其實主要就是因此而來,所以高務實這次就要求奉國中尉以下不得再封,其所生長子給銀一百兩作為資本,後來再生的朝廷就不管了。而且這個政策隻管五代人,五代之後朝廷完全不管。

      按照高務實的觀點:給你五代長子各一百兩,你要是還敗落了,那是你這一家子實在太無能,反正我朝廷已經仁至義盡,你該餓死就餓死算了吧。

      第四條不是很重要,主要是封爵既然處理了,那各郡主、縣主和其家人的相關待遇,當然也要隨之做出相應的調整,基本都是與封爵調整相對的,不必細說。

      第五條則是嚴肅法紀相關的提議,高務實要求徹查冒妾子女、擅婚子女、革爵子女等等,反正就是身份不合格的所謂宗室,全部都要查出來、剔除掉。

      當然,考慮到這其中最多的是“擅婚子女”,所以高務實還是很仁慈的先給他們發放一定的口糧,然後士農工商讓他們自己選條路走。

      以上這些處理辦法,高務實其實搞起來還挺熟悉,因為他前世深入接觸過類似的事——國企破產買斷。

      當時他是在縣委秘書任上接觸這些的,曾經跟著自己領導參加了很近百次會議,跑遍了全縣二十多個要破產的企業,跟企業上的人或商議或扯皮,總而言之就是經驗豐富。

      高務實覺得眼下大明的宗室問題就和當年的那些虧損國企差不多,光靠救是救不過來的了,該搞破產買斷的就必須狠下心來搞,不搞就隻能大家一起歇菜。

      而且宗室問題其實比國企虧損問題更嚴重,因為那國企就算再怎虧,至少產品還是有的,隻是資不抵債、產品滯銷之類的麻煩很大。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元輔》,方便以後閱讀大明元輔第1191章 天下文膽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元輔第1191章 天下文膽並對大明元輔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