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8章 兵來將擋

類別:恐怖靈異 作者:雲無風 本章:第1298章 兵來將擋

      第1298章 兵來將擋

      徐文璧或許是身體確實堅持不住,隻和高務實談了這件事,之後便離開了尚書府,回府休息去了。

      朱應楨等人卻留了下來,先與高務實閑聊了幾句近來生產建設兵團的經營情況。

      高務實的這次京營改革很有些意思,其最大的特點早已說過,就是禁衛軍這支真正的作戰部隊與生產建設兵團這個“後勤部”分割開來。

      禁衛軍那邊沒什好說,皇帝擁有最高統兵權、指揮權以及全部人員的任免權,但平時將這些權力“下放”到兵部戎政侍郎手,由戎政侍郎代行大部分權力,尤其是統兵權。而真正的指揮權倒還是保留在禁衛軍司令手中,隻不過禁衛軍司令隻能指揮,卻無調兵之權——調兵權就是統兵權。

      與此同時,這支軍隊忠誠的另一個重要保障,就是後勤分離給了生產建設兵團。

      所謂後勤,不僅僅是軍糧供給,其他如營房也好,行軍帳篷也罷,包括衣甲、被服等其他各項物資,都歸生產建設兵團提供。而且,如軍糧等主要消耗物,平時禁衛軍隻能領半個月所需,超額不允。這和高務實控製京華南疆各警備軍的手法類似。

      以上這些算是軍需,此外還有軍械。禁衛軍的軍械倉庫采取了“仿虎符製”,即倉庫鑰匙一分為二,禁衛軍與生產建設兵團的庫管人員各持一半,隻有兩片鑰匙都開鎖,倉庫才能順利開啟。

      而禁衛軍平時的訓練,兵器發放也是有規定的,其中五分之四為冷兵器,五分之一為火器。火器為什較少呢?就是為了防止生變,但這樣一來就不符合高務實加大火器比例的要求,所以禁衛軍的火器訓練采用輪訓製——東西就是這多,大家輪流來訓練,換人不換槍。

      當然,不換槍隻是個說法,其實還是要換著打的,隻不過這一批打過了,就要和生產建設兵團做交接,換來另一批使用。

      這其中當然還有很多細節,比如禁衛軍方麵每次接收軍械都要仔細檢查,要不然到時候訓練損毀是要記賬的;生產建設兵團方麵也一樣,每一支槍都得仔細檢查,否則一旦沒有當麵點清,下一次給禁衛軍的時候人家發現不對自然不收,那這賬就記到生產建設兵團頭上了。

      由於雙方現在沒有真正的上下級關係,那平時當然都會為了自己的利益盯緊對方,如此一來也就達到了高務實的期望,形成了他希望的“互相監督”。

      利益的驅動力在這個時代顯然百倍於所謂的“責任”、“榮譽”,高務實寧可讓他們因為利益而互相監督,也不指望他們能認識到什國家責任、民族大義。

      生產建設兵團方麵是由勳貴掌握的,而勳貴本身是皇權的延伸,五軍都督府的任何任免當然也都由皇帝決定,所以皇帝對他們來說,是真正的權力源泉。

      皇帝給了他們權力,他們回報以忠誠,同時還回報以金錢——即提供給禁衛軍的那些。

      然而高務實當時作為“協理京營戎政”,當然不能把自己給忘了,所以戎政侍郎就是代表皇帝監督生產建設兵團的。

      “監督”這個詞很有意思,尤其是在大明來說。

      巡撫監督一地官員,漸漸成了一地封疆;東廠提督監督錦衣衛,漸漸成了錦衣衛的上司。

      戎政侍郎監督生產建設兵團,當然也就實際上成了生產建設兵團的“一把手”。如此,再加上戎政侍郎對於禁衛軍司令有代皇帝行使的各項大權,所以京營的兩個部分實際上都掌握在戎政侍郎手。

      但戎政侍郎本身隻是個文官,他的職務是皇帝任免的,而與其他聖旨一樣,這種任免需要內閣、六科的附署,於是文官集團也掌握了重要權力。

      為什京營改製這大的事,在文官集團內部遭到的反對聲音很小?原因就在這了——文官集團是受益方,通過這次改製,文官集團徹底淩駕在了武臣包括勳貴集團的頭上。

      但這就有兩點很奇怪了:一是高務實本身並不讚同“文視武如狗”的模式,他為什要這做?

      二是勳貴及武臣集團為什沒有反對。

      第一個問題其實沒有那複雜,隻有兩點原因:其一,高務實之所以這做,是因為他知道現在不能讓文官集團認為他是個“反骨仔”,他必須堅持表現出自己始終在為文官集團謀利,官場的道路才能走得下去。

      其二,戎政侍郎雖然有這大的權力,但事實上還是因人而異的。換句話說,他高務實在任,戎政侍郎就能完全淩駕於禁衛軍與生產建設兵團的頭上,說東就是東,說西就是西。可一旦換了人,那位戎裝侍郎還能不能做到這一點就很難說了。

      理由何在?一是聖眷不同,二是對勳貴們的控製力不同。聖眷完全無需解釋,對勳貴的控製力其實也不必過多解釋:北洋海貿同盟是一方麵,生產建設兵團的很多買賣和京華牽扯不斷則是另一方麵。

      這是高務實對生產建設兵團的影響,他對禁衛軍其實也有影響——禁衛軍的軍官們從戚繼光這位司令開始算,其下一直到營級,哪一個不是高務實挑的人?

      下一任戎政侍郎就算再厲害,還能直接無視高務實的存在,把禁衛軍從上到下全給擼了,然後換成他的人不成?

      不換人,高務實的影響力就一定還在,因為他又不是致仕回鄉了,他高司農的前途好得很,禁衛軍的人也不傻。

      整體來說,高務實的京營改革隻留下了一個小小的“後門”,那就是按照他現在的做法,生產建設兵團本身在財務上實現了基本獨立,而且這個獨立是自外於朝廷財政體係的。

      高務實也不是聖人,他也有自己的利益:當時他需要生產建設兵團財務獨立,不受戶部的影響——因為受戶部影響也就是受內閣影響,而內閣首輔畢竟是申時行。

      不過,高務實也沒料到自己居然來做戶部尚書了,因此有些事又得變化一點。比如說這個財政權,現在就有必要收回到戶部手上了。

      這事本來還挺麻煩,但現在反而因禍得福——勳貴們主動求上門了。

      因為擔心皇上被石星這個十有八九成了反骨仔的家夥蒙蔽,勳貴們生怕自己的利益受損,主動跑來告知他們了解的情況,同時希望高務實搭救他們一把。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元輔》,方便以後閱讀大明元輔第1298章 兵來將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元輔第1298章 兵來將擋並對大明元輔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