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8章 南察風波(十)

類別:恐怖靈異 作者:雲無風 本章:第1338章 南察風波(十)

      第1338章 南察風波(十)

      這番話高務實本不願直言,但此時此刻又不好不說,不過他其實也是謹慎過頭了。曹簠作為他在遼撫任上的部將,又是他上疏從牢“撈出來”的,現在每每給他寫信都必稱“恩堂”。

      對於這樣一個人,他自然有很強的影響力,別說皇帝聽了不會覺得意外,就算申時行、王錫爵聽了,也沒有什特別的反應,大家都覺得理所當然。

      說到底,還是高務實自己不希望自己表現得像是一個“人治社會”中的循吏,而總按照“法治社會”來要求自己的思維在起作用。而朱翊鈞也好,申時行、王錫爵也罷,他們是習慣於人治社會的一切規則的,所以反而認為這很正常。

      常言道“法不不外乎人情”,意思就是法律一般不會超出人類社會的情感之外,即基本符合社會的倫理道德和人的感情思想。因此,一切法律無論嚴格還是寬和,都應該是富含人性化的。

      當然,這的“人情”並非作為社會上流傳的人情世故來理解,而是指人類的情感。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法律是道德的底線,而道德本是由人情而生化,故法律的存在就是為了維護人情的存在。既然如此,一個獲救之人更願意聽從搭救者的要求,顯然是一件完全合情合理的事。

      或許,隻有高務實才會下意識淡化這種人情因素,試圖在任何事情上都隻是“講道理”。

      果然,朱翊鈞笑了笑,很自然地道:“那就最好不過了,朕覺得你不如幹脆說得細致一些,讓他知道這一仗該如何打。”

      好吧,這又是典型的高務實依賴症。在朱翊鈞眼,似乎隻要高務實運籌帷幄之中了,曹簠哪怕是在千之外,也能照貓畫虎打贏這一仗。

      更詭異的是,似乎不僅朱翊鈞這想,申時行和王錫爵也有這樣的擔憂。

      所以申時行此時不得不站了出來,主動開口道:“皇上,曹簠雖是遼陽副總兵,但遼撫就在遼陽,此事總不好越過撫臣而單由鎮臣主掌。臣以為還是該由遼撫總掌軍務,曹簠隻管前線作戰即可。”

      這是大明朝的慣例,朱翊鈞雖然知道李鬆和高務實不是一路人,但也沒法直言拒絕,隻是沉吟著朝高務實看了一眼。

      高務實本來微微低著頭,在感受到皇帝的目光朝自己投來之後,他抬頭道:“臣以為元輔所言極是,遼東軍務自然還是由督撫主導才是正理。”

      朱翊鈞悄然鬆了口氣,要是高務實剛才出言拒絕,堅持讓曹簠單獨指揮這次作戰,那自己就比較尷尬了。好在高務實始終是高務實,從不讓皇帝為難,這才避免了皇帝的難堪。

      但朱翊鈞沒有注意到,高務實這玩了一個小小的話術:申時行本來隻提到此戰應該由遼東巡撫李鬆負責,卻沒有提薊遼總督周詠,而高務實的回答卻是“由督撫主導”。

      督撫督撫,即便二者在理論上都是中樞特派官員,本身屬於差遣官,並無品級差別,但從習慣上來說,總還是督在前、撫在後,總督在中樞的本職通常都比巡撫高一點。比如說當巡撫是掛僉都禦史銜時,總督基本是掛兵部侍郎銜;巡撫若掛兵部侍郎銜時,則總督多半掛兵部尚書銜。

      而如今,李鬆因為是初任巡撫,本職加銜並不高,隻是都察院右僉都禦史,而此時的薊遼總督周詠則是掛兵部侍郎銜。

      右僉都禦史正四品,兵部侍郎正三品,故一旦按照高務實的說法,此戰“由督撫主導”,則當然還是得以薊遼總督周詠為主。

      更何況,這次乃是戰事,總督除非不管或者分身乏術,否則管理上的“優先級”是要高於巡撫的,所以這次與當初高務實任遼撫時不同。

      高務實任遼撫時,周詠作為高務實河南鄉黨出身的實學派官員,肯定不會與高務實意見相左,因此周製台根本沒有插手高務實對遼東的任何安排,全由高務實一個人說了算。

      雖然此時高務實並不清楚申時行忽然提出這一句來究竟隻是維護文臣壓製武臣的傳統,亦或者是要想辦法掌握此戰主導權以便將來分功,還是幹脆打算讓李鬆拖曹簠的後腿。

      但不管怎說,高務實不可能無動於衷,肯定要預備一下反製之策,以免將來陷入被動,而此時能夠滿足這一需求的,周詠這位薊遼總督顯然是最好的人選。

      朱翊鈞沒有注意到,申時行和王錫爵顯然注意到了,但高務實的話就和申時行的主張一樣,同樣是傳統,申時行雖然覺得不妥,卻也找不出合適的理由來反對。

      不過,申時行暗地琢磨了一下,覺得問題也不至於太嚴重,因為哪怕周詠想要插手,也不是那容易的。

      倒不是在職權上不容易插手,而是地理位置決定:薊遼總督的駐地在密雲,可謂就在京師邊上,離此戰的發起點開原真叫一個千之外。而遼東巡撫的駐地在遼陽,與開原相距僅三百,在通傳消息上,快馬隻需不到兩日。

      此事談妥,召對基本便算是完成了,不過既然今日大家來得這齊,朱翊鈞也就把前次謗君案時對申時行的承諾順便履行一下。

      當時他是批複說會對所謂謗君一事找高務實當麵了解情況的,現在當著全體閣老的麵來問,當然更加方便,也更顯得公正。

      不過這事其實沒什值得一敘之處,“謗君”本就是構陷,申時行的票擬也隻是為了保護那些言語過激的言官,而此時謗君案都已經蓋棺定論了,再談也談不出個名堂。

      因此高務實隨口解釋了幾句,申時行代表內閣對他的辯解表示理解,這事就算揭過了。

      高務實曾經希望王錫爵跳坑的局麵沒有出現,王錫爵根本不跳坑,但其他目的基本達成;申時行保護本派言官的計劃也沒能圓滿成功,但好在保護了絕大多數,隻是被抓了幾個典型。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元輔》,方便以後閱讀大明元輔第1338章 南察風波(十)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元輔第1338章 南察風波(十)並對大明元輔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