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3章 真作假時假亦真(上)

類別:恐怖靈異 作者:雲無風 本章:第1413章 真作假時假亦真(上)

      第1413章 真作假時假亦真(上)

      錢既然到位了,高務實便又奉詔入宮接受皇帝接見。

      大明現在的國情很有些搞笑,你要說它沒實力吧,它是真有百餘萬大軍,而且光九邊就接近百萬了;可你要說它實力強大橫行無忌,其實幾萬兩銀子的軍餉都能卡住它的命門,讓它幹瞪著眼著急,卻根本動不了兵。

      這個時候,任誰都不得不關注高務實這位戶部尚書,因為朝廷能不能動兵,其實不是兵部說了算,是他的戶部說了算。

      戶部要說沒錢,兵部再怎火大也隻能憋著;戶部要說有錢,兵部想打就隻需要皇帝金口玉言批準一下就行了。

      現在戶部一下子有了錢,雖然二十五萬兩減去十八萬兩之後隻剩下七萬,但其實這已經夠了,因為軍餉這玩意的用法目前還並不是高務實“大戶部計劃”實施後的那種模式。

      現在兵部動兵所需要的軍餉,實際上以加餉和賞賜為主。加餉可以看做是正餉之外的“作戰補貼”或者“戰時津貼”,這筆錢如果拿不出來,想動兵基本是在做夢,沒錢誰給你賣命打仗,以為他們是紅軍戰士?

      賞賜倒不必多解釋,大抵就是有功的拿,沒功的看。個別時候也用作“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的情況下,即關鍵時刻直接發銀子募集敢死隊。

      至於真正的軍需物資,拜朱元璋小農思想所賜,各地的倉庫都有,無非是九邊這種地方儲備豐富、弄虛作假的比較少。

      而內地如南京之類的地方,那就是賬上和庫兩碼事。比如賬上可能有十萬支萬曆一式火槍在,結果你去庫一看:好家夥,除了擺在最外麵的可能真有幾千支萬曆一式,翻翻頭就大半都是燒火棍了,甚至這燒火棍沒準還不到十萬根。

      遼東屬於九邊,而且作為“東製”察哈爾戰爭預計發起點之一,軍備情況還是相對比較靠譜的,就算此前遼北之戰消耗了一波,現在打一下努爾哈赤也不至於不足。

      唯一的問題在於皇帝是準備真打還是假打。

      這不是什戰略忽悠,真打有真打的準備,假打有假打的模樣。真打的話,現在接近年關,遼東又冷得很,的確不是個好時候。最好是把作戰定在開春之後,此前的這段時間用來把物資和人員調配到位。

      假打就好辦多了,大張旗鼓收攏兵力,從遼陽往撫順關方向集結;周邊如沈陽、鐵嶺等地也可以明目張膽地將物資往撫順關方向運輸。這樣一來,努爾哈赤除非是個弱智,否則肯定能看出來大明對他已經虎視眈眈,甚至“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努爾哈赤當然不是弱智,最起碼在軍事方麵他還是很敏銳的。尤其是,他年前入侵董鄂部之後立刻撤兵回老營赫圖阿拉,一點都不帶猶豫,可見其對於大明可能會有的軍事反應早已存了戒備之心。

      高務實也和朱翊鈞提到了這一點,並以此向皇帝解釋說,努爾哈赤的這個舉動,某種程度上說明了他的心理:他在試探大明的容忍度。

      容忍度這種東西從來都不是一成不變的,這不僅取決於雙方的實力差距,還取決於戰爭主動方覺得自己當時是否方便動兵。

      方便那就打,容忍度為零;不方便就先等等,容忍度就很高了。隻要對方還沒有直接觸及逆鱗,就可以“再看看”。

      努爾哈赤雖然能夠獲悉一部分遼東方麵的情報,但對於大明朝廷的虛實以及朝廷決策方麵,他就鞭長莫及了,所以他需要試探。

      試探朝廷,本身就說明他有野心,一個沒有野心的人試探朝廷幹嘛?這個道理高務實一說朱翊鈞就懂了。

      不過朱翊鈞對於努爾哈赤的野心並不是很能理解,或者說他還把握不準。

      朱翊鈞問高務實:“你說努爾哈赤這廝,究竟是因為其父祖之死對我大明懷恨在心,所以貌似恭順,實則隨時準備如王杲父子一般,不聽號令乃至於寇邊行凶?……還是說此人不過年輕氣盛,一門心思就是要做滿洲國主?”

      高務實不好說這野豬皮可能腦後有反骨,也不能這早就“危言聳聽”說努爾哈赤甚至打算在遼東建國之類,隻能道:“臣以為此二者皆有。”

      他本以為這一說會讓朱翊鈞提高警惕,誰知道朱翊鈞聽了反而不屑地冷笑一聲:“曆代女真視我大明為仇者多矣,此輩如今骸骨何在?”

      呃……那些人的確都死了,不過你這個心態可不太健康。我們還是要謙虛謹慎戒驕戒躁,女真反賊冒頭一個打死一個才好,光沉迷在昔日的榮光中可不是什優良傳統。

      當然,有時候直接打死並不是最好的辦法。畢竟再過幾年,日本人搞不好就要來朝鮮摸魚了,這些不聽話的女真人還是留著去和日本人幹仗才是最佳解決之道。死了誰都不用心疼,還能緩解小冰河時期的人口壓力,簡直兩全其美,死得其所。

      但是麻煩在於日本人的動向隻有高務實清楚——劉馨不算。朱翊鈞這邊既不知道,高務實也不能瞎提醒,所以即便他想留著建州部作為將來朝鮮戰場的炮灰,卻發現不太好說服朱翊鈞,而從朱翊鈞現在的態度來看,他恐怕是非要教訓努爾哈赤一頓才能解氣了。

      看來勝仗打多了也有極個別的麻煩,容易讓人驕傲自滿。高務實估計,朱翊鈞現在對於大明實力的判斷可能已經有些失準,有些高看了大明,以為一切都可以簡簡單單的依靠武力解決。

      武力解決在高務實看來始終都是最後的手段,因為使用武力就代表耗費國力。現在的大明又沒有依靠軍工產業拉動國家經濟的本事,所以打仗這種事還是需要慎重,能不打就最好不打,能小打就最好不要大打。

      唯有始終保持自身強大,才是“處中國以治萬邦”的根本所在。《司馬法》說:“國雖大,好戰必亡”,這話的確精辟。

      後世大英帝國在自以為天下無敵的時候打了個小小的布爾戰爭,結果就走上了下坡路。但它不服老,又強硬地打了兩次世界大戰,之後就徹底萎了。哪怕掛著五大國的名頭,衰落趨勢也是人人都能看得出來的,隻能回過頭去給自己當年的小弟當小弟。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元輔》,方便以後閱讀大明元輔第1413章 真作假時假亦真(上)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元輔第1413章 真作假時假亦真(上)並對大明元輔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