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4章 北洋遠征(七)

類別:恐怖靈異 作者:雲無風 本章:第1484章 北洋遠征(七)

      第1484章 北洋遠征(七)

      席爾瓦司令不愧是西班牙海軍的指揮官出身,他的這個計劃很顯然是根據他此前與英格蘭海盜交手的經驗得來的。

      海上行船不同於人的行動,能夠說進就進,說退就退。尤其是在風範時代,船隻轉向是需要一係列極其複雜的操作的,而轉向的角度大到調頭這樣就更難了,不僅是需要繁瑣操作,更關鍵的是還相當費時。

      席爾瓦司令從觀察中判斷出“左翼輕騎兵”號的速度比自己艦隊要快,故認為不可能對其完成追殺。但這種局麵對他而言並不能算陌生,他在加勒比地區服役工作時曾經多次碰上海盜船比他所在軍艦跑得快的情況,也逐漸學習和摸索出了一些相應的應對辦法。

      作為一名優秀的貴族、敬業的王國海軍軍官,他甚至設身處地的研究過海盜們的戰術,以便從中找到應對海盜們襲擾打劫的方法。

      任何一種捕獲獵物的戰役都是從發現獵物開始的。海盜們為達到這一目的,主要是采用兩種方法——利用已證實的情報,或自由尋找。

      在第一種情況下,從自己的密探那兒獲得有關某艘載有貴重物品的船隻的移動情況的必要情報後,海盜們就出海去,在合適的地方設下埋伏以截獲它。這個方法最為有效,因為突然襲擊一直會使敵船船員鼓不足士氣。

      席爾瓦認為這一條應該不是京華戰艦出現在此處並與自己艦隊形成遭遇的原因。道理不複雜:大珍寶船隊雖然每年航行的時間都比較一致(因為要考慮洋流和風向),按理說對方作為馬尼拉的最大商家肯定是能判斷出大珍寶船隊抵達時間的,可是今年偏偏有意外,自己出發的時間比往年遲了二十多天。

      如果說那條京華戰艦在海上傻等了他二十多天,席爾瓦絕對不信。更何況他早已判斷在這條船身後還有“明國大艦隊”存在,總不可能整個大艦隊都在海上等了二十多天吧?如此看來,應該不是預先設伏。

      除了依靠情報設伏之外,海盜們也經常采用“自由狩獵”的方法。加勒比海在這個年代是一個熱鬧的經商地區,要探出商船隊或獨航船隻的蹤跡也並不太難。

      畢竟大海雖然茫茫無際,但行船其實一貫都是有航道的,這些航道都是被趟出來的“路”,安全而且快捷,正規船隻肯定會選擇走航道。

      等到開始追擊了,在這種追擊中幾乎總是海盜獲勝,因為他們的船比較輕、比較靈活,航速也就更快。當然一般來說,海盜們很少會對大型珍寶船隊下手,他們通常會挑普通商船或者落單的珍寶船。

      此外,海盜們還嚴格地遵守一係列能幫助他們在戰役中取得成功的規則。

      首先,他們一直設法從上風頭駛近被追捕的船隻,這種做法使他們能在戰鬥開始之前具有極大的機動性。一旦交火時,風會把火藥的煙和大火的煙吹到敵人一邊去,這樣一來敵方的開火和開船工作就會有麻煩了。

      其次,海盜們盡力設法從船尾進攻敵船,因為在這種情況下,隻有艉炮才能朝他們開火。為了讓船舷炮也投入戰鬥,敵人就必須讓船掉過頭來,而在這段時間,海盜們就來得及緊緊地靠到敵船旁邊去了。

      除了這些主要規則外,海盜們還采用不少其他方法去贏得海戰的勝利。比如,他們的船上一直有備用槳,這就使他們在無風天氣也能駛到離敵方一定的距離之處,而在這種距離內,敵方的炮火大概率上不會對海盜造成任何損失——因為即便是使用葡萄彈的輕炮,其兩發炮彈發射的間隔時間也很長,因此敵人在第一次開火後可能也來不及給炮重新裝上彈藥。

      席爾瓦司令不知道的是,京華的這艘高速偵察艦雖然沒有備用槳,但從設計思路上來說與“備用槳”是一樣的,甚至是常備的、更先進的螺旋槳。

      繼續說海盜,追上敵船後海盜們用鉤竿、“貓爪”鉤住它的船尾,接下來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盡力設法卡住被攻擊之船的舵。失去機動性後,它就會成為海盜們很容易得手的戰利品,他們登上它的甲板和內艙,開始打接舷戰。

      海盜們在行動時也經常采用各種各樣的詭計。比如,在打接舷戰之前,即在離敵船隻有屈指可數的幾米遠時,原先躲在高高的船舷背後的海盜就大叫著站起來,裝出一副要發起攻擊的樣子。

      但是,他們又立即躲起來了,而被這些舉動激怒的敵方射手已經發出了齊射。由於裝填時間問題,這樣一來也就相當於自我解除了武裝。敵方沒有時間給火槍重新裝彈,海盜們就利用這一點,轉入了真正的進攻。

      海盜在海上與其他船隻突然相遇時是這樣做的:他們毫不猶豫地立即在桅杆上升起相遇船隻所屬的那個國家的國旗。

      按海洋法,對方應該鳴禮炮回答這一姿態,因此對方的船長也這樣做了,白白地把自己炮的炮彈發射了出去。海盜們則審時度勢地或是衝上去打接舷戰,或是繼續照原先的航線前進。

      [注:這段文字中所說的“海洋法”並非具體某一部法律,而是如7-9世紀意大利《羅得海法》、10世紀《阿馬斐表》、12世紀《奧尼朗法》、14世紀《海事法集》等一部部歐洲航海者們熟悉的“規矩”演變而來的默認法則。真正的“海洋法”應該是19世紀之後才開始由國際條約確定下來。]

      海盜船的特點之一是船員眾多。這是戰術的要求使然,因為席爾瓦早已了解,接舷戰是海盜的主要戰術。它要求有大量的士兵,所以海盜們盡管要忍受種種不便之處,還要進行自我節製,但依舊會在每一次出征前盡量設法把盡可能多的人帶到船上來。

      不過,他們從來也不會是多餘的人——接舷戰的損失有時幾乎會達到全船人員的一半之多,所以海盜們絕不會嫌人多。

      以上這些海盜們所經常表現出來的特性,也讓席爾瓦更加確信眼前這艘掛著書劍旗的戰艦並非海盜。

      它以單艦挑戰珍寶船隊,不符合海盜們以多打少的習慣;它沒有占據上風,甚至幾乎處在逆風中,若非是艘中式硬帆戰艦,能跑3節都算它厲害;它雖然做出接近艦隊的動作,但在它校射之後卻也沒有繼續全力接近,看起來它似乎更希望自己處在一個相對安全的距離,靠著長重炮優勢放風箏打;它更沒有改換自己艦船上的旗幟,而是用語氣強硬的旗語毫不猶豫地表明了自己的身份。

      種種表現,都證明這是一艘有著官方性質的戰艦——這個官方是不是代表明帝國暫時還不清楚,但它至少代表著當前南中國海的海上主導力量在措辭強硬地對卡斯蒂利亞海軍說法,甚至發出了戰爭警告。

      哦,不止是警告,它甚至開炮校射了。對於席爾瓦司令官而言,這是一把已經伸到自己麵前的刀。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元輔》,方便以後閱讀大明元輔第1484章 北洋遠征(七)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元輔第1484章 北洋遠征(七)並對大明元輔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