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5章 申元輔的“第二戰場”

類別:恐怖靈異 作者:雲無風 本章:第1605章 申元輔的“第二戰場”

      第1605章 申元輔的“第二戰場”

      王錫爵的本事如何,身為其同年好友的申時行那是太清楚了。既然王錫爵出馬都不能把高務實帶進溝,那換了他申元輔親自上陣,恐怕也不過如此,改變不了局麵。

      因此,在之前這個戰場上想要取得勝利或者至少獲得優勢,已然隻是徒勞,倒不如換一個戰場再來過。

      後世紅朝早年曾經提出過“彎道超車”之說,後來隨著國家的發展以及局勢的變化,“彎道超車”的說法就變成了“換道超車”。如今申時行的這個舉動,事實上也可以看做是一種“換道超車”。

      當然,也可以說是為了打破僵局而開辟第二戰場,爭取側麵突破。

      換道超車也好,第二戰場也罷,歸根結底都是因為在原先的戰場上已經難以取得成功,故而主動換上一個己方已經占據優勢的戰場再行比過。

      在申時行這次所換的戰場,心學派其實也剛剛才獲得優勢——托了此前高務實放棄自己在廠衛方麵的直接影響之福,沒有受過皇帝打壓的心學派如今在錦衣衛中反倒比高務實更有影響力了,因此他們更早的獲悉了一些從察哈爾傳來的情報。

      根據錦衣衛的消息,大概在約兩個月之前,圖們汗攜軍師布日哈圖一道,率領汗庭察哈爾萬戶主力六萬騎傾巢而出,往西北方向潛行急進。

      僅僅一月左右,千奔襲的圖們汗大軍便突然出現在哈拉和林,外喀爾喀的阿巴岱賽音汗震驚之下,僅率汗庭親衛出帳相迎,以臣禮事圖們汗。

      哈拉和林又稱和林、和寧,是在草原深處克烈部以及更早時期回鶻都城的基礎上創建的蒙古帝國首都、元朝嶺北行省首府,是13世紀中葉世界的中心,地緣位置極為重要,有所謂“天策桓桓控上遊,邊庭都付晉藩籌。河山表帶連中夏,風雪洪蒙戍北樓”,“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衛京師”之稱。

      蒙古窩闊台汗七年(1235年)建都於此,其址即後世蒙古國中部鄂爾渾河上遊,具體位於後世蒙古國中部後杭愛省杭愛山南麓,額爾渾河上遊右岸的額爾德尼召近旁,距烏蘭巴托市西南365公。

      哈拉和林所在地區也是蒙古高原的中心地帶,這森林繁密,盛夏時遍野開花。忽必烈在開平自立為汗並打敗阿不哥後,政治中心南遷漢地,此地不再是首都。元亡後,北元又以此為政治中心,雖然和林仍在不斷的內戰中逐漸荒廢,但如今是外喀爾喀部的汗庭所在。

      正是由於地理位置和曆史原因之故,控製和林則基本上意味著控製了蒙古外喀爾喀部。

      但是問題在於,以和林為中心的外喀爾喀部至少在名義上一直都是尊奉左翼蒙古為大汗的——此前西北之亂所以爆發,就是因為布日哈圖繞道走外喀爾喀親赴西北與其聯係所致,後來他回返察哈爾,同樣也是取道外喀爾喀。

      既然如此,圖們汗好端端地為什要帶兵去和林?

      申時行解釋了這一點,他說道:“據說是因為阿巴岱賽音汗拒絕執行《圖們汗法典》中的部分條款之故,錦衣衛方麵從已經偵知的情報分析,認為其中最為關鍵的一條,大概是阿巴岱賽音汗拒絕取消牲殉,因此引來了圖們汗的秘密征討。”

      高務實“哦”了一聲,心飛快地審視這條消息。其實他知道申時行的話肯定還沒說完,不過僅此一條已經引起了高務實的關注。

      說起來,圖們汗在蒙古曆史中還真是一個值得一提的人物。這位蒙古大汗可不是一個簡單的人物,20歲上任伊始,就謀劃著在全蒙古實行新政,借以鞏固自己的地位,緩和蒙古社會內部的矛盾。

      原曆史上他在位35年,蒙古社會內部沒有大的戰爭、沒有殺戮和流血。圖門汗心琢磨著要想同強大的明王朝抗衡,必須要實現蒙古內部的團結一致,而要達成這一目的,就必須協調好蒙古內部諸部落的關係,照顧各方的利益。

      當時年輕的圖門汗琢磨一段時間,找到了一條路子,實行了大刀闊斧的變革,實施圖門汗新政。

      圖門汗新政主要的措施大概有如下幾條:

      首先是製定法典,即《圖門汗法典》,規範、協調蒙古各部落之間、部落內部的關係;

      其次是分配權力,即對蒙古汗廷的權力進行了再分配,對察哈爾萬戶的阿木岱洪台吉、喀爾喀萬戶的衛征巴蘇海台吉、鄂爾多斯萬戶的庫圖克台徹辰洪台吉(即漢文史料和本書中的切盡黃台吉)等蒙古左右翼各萬戶的首領,擔任汗廷的重要職務,遇有重大事件,召開會議,問計於各部首領,這樣就加強了汗權;

      再次是緩和關係,重要的是同蒙古右翼土默特萬戶的俺答汗緩和矛盾,避免出現蒙古社會分裂的局麵;

      最後是改稅增收,據史料記載,圖門汗改變了納貢兼攤派的賦稅徭役製度,並向歸附的朱爾奇特(即女真人)、厄克特和達吉忽爾等三部征收賦稅,增加了汗廷的財政收入。

      按照後世蒙古國史學界與紅朝蒙古史專家們的看法,圖門汗在位三十餘年,稱得上經天緯地,治理有方,所以當時的蒙古社會呈現出國泰民安的景象。

      老實說,經天緯地什的有些過於吹捧,但就總體而言,這位大汗的表現至少在蒙古的統治者確實還不錯。

      在眼下這個“曆史”,由於高務實的幹涉,圖們汗意圖緩和與土默特關係的努力已經失敗了,蒙古內部的和平目前雖然保持著,但雙方在此前已經有過一次大戰,將來恐怕還免不了會再出現一次。

      故而,從“外交”——也或許應該說“內交”——的角度而言,圖們汗改革已然失敗了一半。既然如此,那剩下的另一半顯然會更加令他重視。

      剩下的是什?基本上來說,大多都可以說是內政。內政中最重要的就兩點,一是《圖們汗法典》,而是改革財法、增加稅收。

      財法問題後續再說,此處先說一下《圖們汗法典》。在後世,《圖們汗法典》主體已經失傳,學者們更多的是依靠《阿勒坦汗法典》中的蛛絲馬跡來回溯《圖們汗法典》。

      阿勒坦汗就是俺答汗的蒙語稱謂,他的法典就叫《阿勒坦汗法典》。在後世能查到的蒙古史料中,多將《阿勒坦汗法典》稱之為“小法”,而將《圖們汗法典》稱之為大法。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元輔》,方便以後閱讀大明元輔第1605章 申元輔的“第二戰場”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元輔第1605章 申元輔的“第二戰場”並對大明元輔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