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6章 霸權(中)

類別:恐怖靈異 作者:雲無風 本章:第1636章 霸權(中)

      第1636章 霸權(中)

      高務實笑了起來,頷首道:“無論我們怎說怎想,一個體係之中必定會有一個領導者,這個領導者要具備最強大的實力,然後為整個體係確定規則,並且提供維持這個體係平穩運行的各種基本要素。

      曾經有一些體係——例如歐盟,它從某個層麵上確定了一項製度,即一些大事需要全體成員國都同意才能形成決議並且執行,結果導致什?導致很多時候明明絕大多數的國家都知道這是一件好事,但就有一個兩個小國不同意,結果決議隻能擱置,錯過了最好的時機。

      事實上歐洲人幹這種蠢事不是咱們穿越的那個時代才有的,就如今——我是說大明萬曆二十年的如今,歐洲就有個大國叫做波蘭立陶宛聯邦,從領土麵積和人口來說,它才是現在的歐洲第一大國。

      在我們那個曆史上,這個聯邦王國一度非常強大,號稱天主之矛。然而因為一些原因,它後來采取了一種非常奇葩的製度,叫做選舉君主製。這個聯邦有一個議會,稱作瑟姆,相當於參議院和選舉的國王的聯合體。

      選舉君主製事實上可以看做一個走上極端的貴族民主製,我隻說幾條這個製度下最為奇葩的規定:瑟姆議會兩年一開,貴族擁有自由選舉權,即任何貴族可以根據自願參加瑟姆議會;國家內的貴族可以合法的對侵犯他們自由的國王發動叛亂,或者也可以說這就是合法起義;貴族之間可以自由結盟,包括軍事結盟,當然也就意味著他們合法擁兵……

      別把眼睛瞪這大,這還不算最厲害的。最厲害的東西叫做自由否決權,它規定議會的一切議案都必須得到全體議員讚成方能通過,任何一名議員都有權否決議會的任何議案——請注意,議員就是貴族們,而隻要一個貴族反對,議案就作廢了。

      換句話說,這個國家任何一項決策都需要全國上下每一個貴族支持或者至少不反對,才能夠獲批以及執行下去。結果當然毫無疑問,自由否決權成為操縱朝政的大貴族不顧民族利益,為了謀求私利而實行的一種政策,最終使國家機構陷於癱瘓狀態。與此同時,還便利了外來侵略勢力幹涉波蘭事務,加速了這個貴族共和國的衰落。

      前有波立,後有歐盟,歐洲人總是幻想一個不需要領導者的體係,但那真的會存在嗎?或許人類終究會有那樣無私的一天,也就是天下大同,但至少我認為在你我有生之年是看不到那一天到來的。

      而實際上,自由否決的波蘭立陶宛聯邦最終被沙俄、普魯士、奧地利瓜分,而歐盟內部也仍然要以德法兩國的意誌為主。因為如果不這樣做,歐盟就會變成菜市場,吵吵嚷嚷很起勁,但什事都做不了。

      那言歸正傳,在此時此刻的東亞,能夠建立一個體係並充當這個體係穩定基石的領導者是誰?唯有大明。因此,如果用最通俗的說法來表述,那大明就是東亞體係之中唯一合理的霸主。”

      劉馨了然地點了點頭:“所以,它要提供哪些具體的‘公共物品’來穩定這個體係?”

      “不不不,你太著急了,我剛才還隻是說大明是東亞唯一合理的霸主,但我並沒有說它已經是東亞的霸主了。”

      高務實連連擺手:“很顯然嘛,它雖然擁有最大的體量,最強的實力,但至少在此時此刻,東亞各國並未完全加入這個體係,所以它此刻還隻是一個準霸主。準霸主和霸主在行事上還是有區別的,最大的區別就是準霸主首先必須想辦法讓自己成為名副其實的霸主,因為隻有這樣,這個體係才是一個穩固的體係,不會在地緣政治層麵遇到挑戰,遭遇內部危機。”

      “所以現在的關鍵是?”劉馨問道。

      “穩住已經加入這個體係的其他成員,以體係之力窒息地區內部尚未加入體係的‘他者’,最終迫使它們也加入進來。其實從本質上來講,這個‘迫使’未必一定要動用武力,不過當前的實際情況擺在這,大明一定要以消滅‘大元’來昭示徹底的勝利,所以使用武力無可避免。”

      劉馨認真想了想,然後道:“你的理論聽起來很有道理,但我比較納悶一件事:如果大明依靠自身實力就能壓服你所謂‘地緣政治’中東亞內部其他勢力的話,又何必非要拉上盟友呢?大明自己征服下來,豈不是比拉著盟友一起征服下來更能彰顯這種霸權的強勢嗎?”

      高務實笑了笑,然後很嚴肅地問道:“我們倆穿越那會兒,你覺得我朝超過米帝的跡象是不是已經越來越明朗了?”

      “當然,毫無疑問。”劉馨點頭道。

      “可是你知道嗎?我朝在二十一世紀初的時候,主流學者都隻敢預計2050年左右超過日本,至於米帝什的幾乎沒人敢想——至少沒人敢說。那請問,是什原因導致這種趕超大大加速?”

      “呃……”劉馨怔了一怔,思索著道:“一方麵咱們的發展出乎意料的快,一方麵米帝自己……衰落了?”

      “沒錯。咱們的發展快不必多說了,但你想過沒有,米帝的相對衰落是因何導致的?”高務實諄諄善誘地問道。

      “我當年可沒有工夫去想這些大事,要不你說說?”

      高務實道:“有幾次‘碰巧’發生的事情轉移了米帝對我們的警惕,不過那還不是最根本的。最根本的是蘇聯解體之後米帝天下無敵,其連續數任國家元首都犯了同樣一個戰略思維上的大錯,即錯誤的以為它擁有無限的可支配資源,以至於無節製的使用它實際擁有的資源,最終把它的戰略優勢一點一點如手中流沙一般揮霍掉了。

      等它回過頭來再看我朝時就赫然發現,這個昔日大而不強、強而不富的異端文明已經無法遏製了。正因如此,它才會出現戰略焦慮,才會毫無章法地一通亂打,根本不管自己找的理由有多牽強。

      它甚至不惜放下一個霸權的真正責任,在它自己建立的體係之中揮刀亂砍,竟然由體係的維護者變成了破壞者——為什?因為它發現即便按照以往它自己定下的規則,它都無法在這個體係中繼續獲得最大的利益了。

      為什當時一些學者強調我朝不是蘇聯?當然不是,因為我朝早就加入到了它那個體係之內,而蘇聯當時卻是它這個體係外的另一個平行體係領導者。

      也就是說,它的霸權地位遭到了來自於體係內部的強力挑戰,而它卻發現自己這一次無法用整個體係的力量去抗衡——正如同你的大腦沒法命令你的心髒自己爆炸一樣。

      甚至……這就好比你身體的其他部分如果有思想的話,它們也不可能同意這顆心髒爆炸,因為大腦固然重要,但心髒要是爆炸,那大家也都得完蛋!因此對於其他‘器官’來說,它們隻能等著這個體係內兩個最關鍵的器官決出勝負,確定將來究竟由誰主導……”

      “哦,難怪之前有個G2的概念曾經非常風行,原來那是因為一些學者智囊發現這兩個器官少了哪一個都會完蛋,所以才有那樣的呼籲?”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元輔》,方便以後閱讀大明元輔第1636章 霸權(中)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元輔第1636章 霸權(中)並對大明元輔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