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4章 戰後波瀾(十九)日與朝

類別:恐怖靈異 作者:雲無風 本章:第1724章 戰後波瀾(十九)日與朝

      第1724章 戰後波瀾(十九)日與朝

      閱兵誓師之後,豐臣秀吉回到自己的臨時禦所,大喇喇地派人傳召德川家康,說要詢問關東一揆的詳情。

      德川家康當時正和眾大名在一起商議出兵細則,收到傳召之後麵色頗為難看,苦著臉與眾大名道別,一副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複還的模樣。眾大名雖然很多人與德川家康並非同道,但畢竟都是大名,見了他這神情也不免感同身受,紛紛安慰他。

      德川家康看來非常感動,逐個謝過之後,向他們揮手告別,竟然有些依依不舍的樣子,更是讓不少人唏噓不已。

      不過眾大名都沒有料到的是,等德川家康抵達豐臣秀吉的臨時禦所,神情立刻一變,整個人肅然清明起來,胖乎乎的臉上隻有沉著剛毅之色。

      他一進殿中,豐臣秀吉竟然一改方才人前倨傲的模樣,不僅馬上起身相應,請家康就坐,口中還笑道:“方才真是委屈德川公了,秀吉深覺不安。”

      德川家康麵色如常,微微躬身道:“人生在世,往往身不由己,人人頭頂都有命運、宿命和天命三柄利劍。如今三命已定,太閣為天下人,家康惟效忠而已。”

      豐臣秀吉似乎沒料到德川家康會如此正經作答,稍稍一怔,繼而問道:“德川公能忘記小牧長久手之遺憾?”

      德川家康毫不遲疑地道:“時日就是最好的藥,隨著時光流逝,新的經曆會掩蓋舊的痕跡,不必刻意去遺忘。”

      “哈哈哈哈!”豐臣秀吉仰天大笑,然後道:“德川公果然是天下智者,秀吉一向喜歡與智者相交……那,唐人的關東艦隊和三崎、玉繩二城之事便有勞德川兄了。”他這番話一開始稱呼家康為德川公,後來變成德川兄,顯然不是口誤,而家康也一定聽得出來。

      然而,家康卻回答道:“主公請放心,此事雖難,但家康定當全力以赴。”

      豐臣秀吉十分滿意家康的態度,親自將他扶好,頷首道:“小田原之戰時,唐人曾與我軍略有交手。那一次,唐軍以寡敵眾卻取得大勝,此事雖然怪秀勝輕敵冒進,但也可看出唐軍精悍……

      德川兄戎馬半生,自然遠非秀勝這等小兒輩可比,但此番既然是要對關東艦隊與三崎城唐軍動手,可也得當心著些,切莫出了差錯。”

      德川家康沉聲道:“家康明白。”

      豐臣秀吉本來以為德川家康至少會大致說一說他要怎應對,卻不料德川家康惜字如金,竟然提也沒提。此事事關重大,這樣的回答顯然不能讓秀吉滿意,因此他沉吟著問道:“德川兄欲以何策平定三浦?”

      三浦就是指三浦半島,也就是三崎城與玉繩城之所在。德川家康道:“玉繩城為成田氏長居城,氏長雖與京華之主有姻親之係,然終為我日本之臣,家康當以大義責之、大利誘之,使其即便不肯降服,也會固守不出,不能為三崎之援。

      而三崎城僻處半島,家康當以奇襲取之,唐人無備,或可奪矣。倘唐人有備,亦不足懼,半島之地,圍而困之即可。”

      豐臣秀吉皺眉道:“唐人關東艦隊甚是強大,三崎城又在海邊,德川兄如何圍而困之?”

      這話問得很是一針見血,但德川家康卻沉著地道:“唐人艦隊雖強,要來我關東也是遠涉重洋,一路所費何止巨萬?假使我以三萬精兵圍而不攻,當此即將入秋之際,則此軍可就食於當地,而唐軍所食需海運補給,誰能久持,不問可知。”

      豐臣秀吉思索了一下,似乎也認為有道理,但卻又問道:“可唐軍艦隊既強,即便不敵不支,亦可從容退走。若此,則如何是好?”

      “退走即可。”德川家康從容道:“他既遠來,一旦失了據點,在何處落腳擾我?”

      這下豐臣秀吉卻顯然有些不滿,拂袖道:“倘若退去島津家的清水城則如何?”

      德川家康大笑:“那可就要恭喜太閣殿下了——名護屋即在九州,島津家若敢收容敵軍,他那六十萬石豈能不易手太閣耶?”

      名護屋就在九州島北端,離朝鮮最近之處,那是此次征討大明的大軍出發地,一旦南邊的島津氏“收容敵軍”,自然可以立刻調集大軍南下平叛。德川家康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豐臣秀吉總算露出笑容,自矜地拂須道:“不錯,我大軍在其北,島津氏如頭懸利劍,豈敢如此行事?德川兄看得明白呀。”

      “萬事皆在太閣指掌之間,不過借臣之口道出罷了。”德川家康的話語極其謙遜,躬身道:“臣惟效命而已。”

      這是他今天第二次提效命,豐臣秀吉極其滿意,決定給個甜棗——但隻能先給一半,道:“此事若成,德川兄大功可平伐朝,本太閣自當上奏天皇,請敕德川兄為左府,以銘於史冊。”

      德川家康居然也不推辭,隻是俯首而拜道:“多謝太閣殿下。”

      大事既定,豐臣秀吉也就放下心來,想到自己此來還帶著不少美姬,不免心中癢癢,輕咳一聲道:“那好,此中之事就全權拜托德川兄了。”

      德川家康一看他這話沒有下文,知道已有送客之意,當下起身告辭。豐臣秀吉假意挽留兩句,也就由他去了。

      同一時刻,朝鮮的王宮之中卻是另一番景致。這朝鮮王宮原是仿照大明國的紫禁城修建的,但其中的各種殿宇規格、規模卻隻敢相當於大明朝藩王府邸。然而,由於朝鮮又是與大明關係最為密切的一個藩國,在大明各大藩國中漢化最深,對明廷執禮最恭。故此,經大明成祖皇帝特別下詔批準:允許朝鮮國君在自己的金鑾殿上配有一座雕飾五爪金龍的王椅,隻是體積要比大明紫禁城中的龍椅小上許多。

      對成祖這一恩典,朝鮮曆代國君自是感激不盡。他們平時便供著那龍椅不敢入座,隻有每逢盛會大典之時才會登上金鑾殿的龍椅,召集百僚、宣詔發令,以示本國作為“小中華”的赫赫威儀。

      而這一日,朝鮮王宮的金鑾殿上卻沒了往日的靜穆凝重,反而歌姬如雲、酒筵鋪陳,一派熱鬧非凡的喜慶氣象。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元輔》,方便以後閱讀大明元輔第1724章 戰後波瀾(十九)日與朝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元輔第1724章 戰後波瀾(十九)日與朝並對大明元輔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