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9章 援朝抗倭(卅五)紛亂全羅

類別:恐怖靈異 作者:雲無風 本章:第1769章 援朝抗倭(卅五)紛亂全羅

      第1769章 援朝抗倭(卅五)紛亂全羅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大明朝廷方麵的總趨勢仍在高務實的控製之下,暫且可以先按下不表,而此時的朝鮮方麵,無論朝鮮還是日軍都麵臨各自的問題,倒是值得一書。

      從日本大舉入侵朝鮮以來至今,朝鮮八道之中已經僅剩全羅道從未陷落,不過根據日軍戰前的部署和後續的調整,如今其第六番隊一萬五千人已經在老將小早川隆景的率領下占據全羅道最北部的錦山駐紮。

      錦山連接忠清與全羅兩道,地處險要,曆來便是朝鮮的戰略要地。自日軍占據錦山之後,全羅道的朝鮮官軍和義軍便知局麵堪憂,已經開始自發集結,準備應對必將到來的大戰。

      為保全州不失、大局不壞,全羅道光州使權栗奉旨任都節製使,領兵駐守全州大門梨峙,以遏製日軍兵鋒。全羅道防禦使郭嶸則於梨峙匯合,奉命奪回錦山;全羅道義軍首領高敬命也率眾前來相助。

      權栗聽聞高敬命前來,急忙出帳迎接。而高敬命見權栗親自出迎,不免有些受寵若驚,連忙道:“早已被罷官免職之人,何勞節製使親自迎接?萬萬當不得,萬萬當不得。”

      權栗卻隻當沒聽見,上前緊握高敬命雙手,誠懇謝道:“正因府事原已免官,此刻能前來才更讓晚輩感激不盡。朝廷雖先棄府事於不顧,但國難之際,府事依然挺身而出,組織義兵抗擊倭寇。

      尤其府事大人德高望重,振臂一呼,全羅道便群起響應,乃至於義軍四起,使倭寇難以猖獗。另外,晚輩聽聞譚陽會盟之後,府事已成為義軍領袖?當真是可喜可賀。”

      高敬命歎了口氣,道:“權栗將軍過譽了,老夫能力不及故被免職,如今些許作為也不過盡忠盡義罷了。將軍,老夫今領義軍七千特來相助,老夫身後二人皆我犬子……英厚、從厚,還不來見過將軍!”

      權栗知道高敬命隻有二子,聽了這話趕忙勸道:“府事,您年事已高,如今戰事凶險,若全家上陣,萬一香火有險,實在……”

      高敬命打斷道:“將軍多慮了,倘若國家滅亡,續存血脈有何意義?我父子三人已決意與國家同生死、共患難,還望將軍成全。”權栗肅然起敬,感佩異常,連忙請三人入帳議事。

      大營之中,權栗率先說道:“全羅道為國家穀倉之地,素為朝廷所倚重,而為倭寇所覬覦。現如今全羅道沿海有左右水使李舜臣、李億祺二位牢牢掌控,東部多山地險要,倭寇難以輕進,且全羅道義軍烽起,軍民一心,如此便使倭寇隻得占據錦山,再圖蠶食全羅。”

      高敬命點點頭表示了解,然後提議道:“倭寇若想從錦山進犯全羅道,必將先攻打梨峙和熊峙再進占全州。既如此,我等則需分兵把守梨峙及熊峙兩處要地。”

      全羅道防禦使郭嶸則立刻補充道:“我軍不可隻專注於防守,我意待倭寇分兵進攻梨峙及熊峙時,應集中一支精兵由本將率領偷襲錦山,斷其歸路,襲占敵寇本營,此為擒王斷歸之策,倭寇必倉忙回救。若勝,則錦山收複,可趁勢全殲敵寇;若不能勝,也可保全梨峙、熊峙安危,挫敗敵軍。”

      權栗思索片刻,認為此計可行,遂點頭表示認可,而高敬命自然不甘人後,也表示願與郭嶸同往。

      十月初九,駐紮於錦山的小早川隆景令立花宗茂、小早川秀包二將各領一部,分別進攻熊峙及梨峙二處。權栗本部及義軍共守梨峙,朝鮮軍民奮勇無比,皆死命相搏,日軍奮勇攻擊一番,見不能克,隻好暫行退卻。

      另一處熊峙則戰況不佳,麵對日軍強攻隻能龜縮防守,局麵危在旦夕。高敬命聽聞,便與郭嶸加快進兵步伐,於申時抵達錦山。

      高敬命與郭嶸兵分兩路,郭嶸本部攻錦山西側,高敬命本部攻錦山南側。小早川隆景令築紫廣門、高橋統增分兵抵禦,而其本人則下令全軍堅守險要,梯次配置,隻以鐵炮還擊,不得貿然出戰。兩軍於錦山斷續激戰至深夜,錦山仍未被高敬命、郭嶸攻克。

      經過激戰,小早川隆景發覺郭嶸所部士氣低迷,遠不如高敬命所部有死戰之心。他曆來是日本有數的智將之一,因此當夜便找來高橋統增,對其道:“高橋君,朝鮮義兵無畏性命,與其對拚消耗絕非上策,而今兩軍兵力相差無幾,你認為我軍當如何布陣?”

      高橋統增倒是光棍一場,直接道:“想必小早川殿下已有破敵之策,還請盡管吩咐。”

      小早川隆景不由得一笑,但還是點了點頭,道:“那好,高橋君,我便直言了。朝鮮兵分兩路,但西路朝鮮官軍雖聲勢奪人,但據我詳細觀之,其軍心卻不及南路之萬一。

      故欲解錦山之圍,我必集中軍力,先行攻克西路再轉南路。我想拜托你明日死守南門,在我回援之前務必堅守,但我隻能給你部分兵力,因此這一戰將十分凶險,高橋君……你能否做到?”

      高橋統增傲然抬起下巴,答道:“武士之道,盡忠盡義,兄長、嶽丈皆對我寄予厚望,在下絕不辱沒家名,能跟隨您征戰朝鮮更是莫大榮幸,請小早川殿下放心將此重任交於在下手中。殿下,高橋不死,南門不破!”

      小早川隆景大聲讚譽,於是便於次日調整部署,集中全力先破其軟肋,再將孤軍合圍。又下令築紫廣門,將大半鐵炮手集中於郭嶸方向尋求突破。

      郭嶸領兵再次向錦山發起進攻,卻遭日軍集中起來的鐵炮迎頭痛擊,短短時間之內便已死傷慘重。兩輪衝鋒之下,郭嶸所部居然傷亡近半,這在朝鮮官軍之中極其罕見——因為通常根本打不到這個程度便早已崩潰。

      但即便如此,郭嶸也知道他的部隊再也維持不住了,其見勢不妙,心生恐懼,未及知會高敬命便率眾奔逃。

      小早川隆景在高處看得清楚,但卻立刻喝令不許追擊,全軍調轉反攻高敬命。此時高敬命正在激戰,義軍聽聞郭嶸逃竄,頓時軍心大亂,眼見日軍傾巢而出,左右夾攻,難以抵擋,紛紛勸高敬命及時南撤。

      然而高敬命決意不從,立言道:敗軍之將唯有戰死贖罪!於是經過一番激戰,高敬命及次子高從厚,部將柳澎老、安瑛等一眾核心部屬全部戰死,殘部四散而逃。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元輔》,方便以後閱讀大明元輔第1769章 援朝抗倭(卅五)紛亂全羅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元輔第1769章 援朝抗倭(卅五)紛亂全羅並對大明元輔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