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4章 援朝抗倭(五十)背約

類別:恐怖靈異 作者:雲無風 本章:第1784章 援朝抗倭(五十)背約

      第1784章 援朝抗倭(五十)背約

      休戰談下來了,具體如何執行也需要雙方有所約定,故沈惟敬又補充道:“既然如此,那自即日起,朝日雙方需立起禁標,禁止彼此出入。具體來說,日軍不得出平壤十之外,朝鮮軍也不可踏入界內,凡在朝鮮領土之內,雙方皆不可再發生戰鬥。”

      小西行長聽後沒有異議,表示定將遵從,二人遂共同約定,舉杯同飲。沈惟敬隨後便離開平壤,帶著護衛騎丁返回義州。

      歸來後,沈惟敬麵見朝鮮王李,他也沒多餘的客套,直接便道:“本使已與倭寇約定,兩個月內倭軍不再北上,也不會在朝鮮領土中發生戰鬥,同樣朝鮮軍也不可主動出擊。我大明需要兩個月的時間來調集大軍趕赴朝鮮,所以請大王務必在這兩個月內堅持休戰。”

      李想不到沈惟敬如此了得,在日軍占盡先機的情況下竟能威懾得他們同意停戰兩個月之久,不禁欣喜異常。

      不過,伊鬥壽卻隨即問道:“既能達成休戰,想必定有條件,敢問天使,這條件卻是什?”

      沈惟敬倒不含糊,答道:“倭軍謊稱想要大明的冊封和朝貢勘合,並希望劃定貿易路線。對於此事,我已與倭寇說明必須回京奏明聖上,在兩個月後必有滿意答複,但若兩個月內倭軍違約,便視作宣戰,大明必將其全滅。

      諸位應當知曉,我所以如此,是為爭取時間,待天兵大軍一到,必定幫助殿下收複失地。此前不讓朝鮮大臣陪同,也是擔心會敗露計策。”朝鮮王李聽後連連讚歎沈惟敬謀略精深,膽色過人。

      鄭澈直覺事情不會如此簡單,忍不住問道:“那不知皇上如何看待朝鮮國難,是否真有大軍相援?”

      沈惟敬反問道:“為何出此疑問,早前為幫助殿下在朝鮮最後的國土站穩腳跟,我大明即便來不及征調大軍,也依然先期派來援軍,不計損失為朝鮮抵禦倭寇。至於兩個月後,不是已經說了天兵百萬將至?

      聖意以為,屆時天兵必先複王京,再定釜山,因為若讓倭寇遁走,則來年必定複侵。為今之計,隻有大軍雲集,以雷霆萬鈞、破竹之勢南下,才能使倭寇片甲不還!”

      這番話說得倒是氣勢恢宏,李聽得心潮澎湃,但伊鬥壽卻問道糧草如何籌備,沈惟敬答道:“此事易耳,我來之前高閣老曾有指點,曰西走海運,東走馬運,並不需貴國錢糧。若倭軍束手請降,我軍可以接受,但必令其退出朝鮮;若倭寇頑強抵抗,那便將其徹底剿滅。”

      李歡喜不已,讚口不絕。隨後沈惟敬便動身離開義州,李則親送出城,一路千恩萬謝,直到話別。

      次日,李正在花園散步,大內官見大王心情不錯,便連身慶賀,說龍顏平和已是許久不見,可見國事已漸有轉機,可喜可賀。

      李確實難得地高興,展顏笑道:“賴皇上威名、天使大才,眼下倭軍兩月不再北上,而明軍即將到達,勝利之曙光將再次照耀朝鮮,寡人非常高興。”

      李話音剛落,卻見伊鬥壽與鄭澈前來,懇請大王傳令各道官軍及義軍立即進攻日軍。李先是愕然怔住,然後堅決不答應,再三表示一定要履行約定。

      鄭澈勸道:“殿下,堅守與倭寇的約定有何意義?倭寇蹂躪山河百姓,十惡不赦,所謂兵不厭詐,既然倭軍已聽信休戰,我等更應趁此良機,立刻發動全麵奇襲,爭取自己的勝利才是正理。”

      伊鬥壽也勸道:“倭寇同意休戰必定是諸多因素導致,絕非單隻那沈惟敬一言之功,我軍此時趁機發動反擊必收奇效,而後再待明軍大軍趕至,必能使倭寇無人生還。”

      李怒道:“寡人是不願再看軍士和百姓白白流血才答應此事,等到明軍援軍一到,本就可以輕鬆擊敗倭寇,為何要急不可耐?

      爾等須知,一旦反擊失敗,倭寇便會從平壤立刻打到義州,屆時王室、眾卿、將士、百姓都將不免於倭寇毒手,一切都將結束!若是眾卿不想如此,就休要再提此事!”說罷,李怒哼一聲,拂袖而去。伊鬥壽、鄭澈二人相視長歎,不知該如何是好。

      處在分朝的光海君讀完王令之後,搖頭感慨道:“近來水軍、義軍捷報頻傳,正當步步緊逼、再立戰功,在這等逐漸逆轉戰局之際,怎能輕易休戰,反與倭寇喘息之機?”

      左讚成鄭琢歎道:“殿下過於依賴明軍之援救,卻對朝鮮自身之力棄如敝履,真叫我等臣子無可奈何。”

      光海君怒不可遏,堅決表示不會服從,甚至將王令重擲於地。此時柳成龍求見,請光海君屏退左右,移步相談。光海君請他到不遠處的書房單獨相見,之後便向柳成龍詢問有何話不能在殿內說出。

      柳成龍答道:“殿下耳朵過於靈敏,似乎對分朝之事了如指掌。此前我準備與明使同去平壤,便是被殿下及時阻攔,事後才得知殿下對分朝的言行一清二楚。”

      光海君大吃一驚,知道柳成龍的意思是分朝之中存在父王密探,不由得背後發涼,柳成龍則奉勸世子今後必需小心行事。

      緩過一陣後怕,光海君仍對停止休戰一事耿耿於懷,道:“正當舉國奮戰之際卻要休戰,天下軍民將如何看待?何況倭寇也有可能趁我軍鬆懈而發起進攻,屆時大好局麵或將一朝顛覆。”

      柳成龍小心翼翼地四下打量一番,壓低聲音道:“既然如此,那就繼續作戰好了,若邸下擔心殿下怪罪,隻需要說明這些作戰是在休戰約定之前便已策劃完成,且作戰執行之後才收到王令即可。請邸下務必堅定信念,帶領朝鮮平複戰亂。總之,分朝的宗旨便是鼓勵義軍不斷暗中襲擾,而官軍伺機而動,以取大勝之功。”

      光海君聞之頗覺有理,欣喜答應並且果然照辦。

      另一方,日軍總大將宇喜多秀家收到消息,說慶尚島兵馬節度使樸晉依靠震天雷等火器火炮,炮擊了慶州日軍。宇喜多秀家氣憤不已,親自前往平壤。

      主持平壤防務的小西行長不知總大將為何突然來此,宇喜多秀家冷著臉將慶州事件說出,小西行長也極為吃驚,而宇喜多秀家則拍案怒道:“小西行長,你隨意定下兩個月的休戰日期,現在又被朝鮮踐踏約定,實乃我軍奇恥大辱!你聽著,我軍將全麵反擊,而你也需為此付出代價!”

      小西行長辯解道:“休戰約定才訂立不久,慶尚道的朝鮮軍恐怕尚未收到消息,當然,這也可以證明慶尚道的我軍已是多鬆懈……不過這還不是重點。

      如今我軍後方不穩,雖然水軍打贏了釜山保衛戰,但海路補給仍然時常受到襲擊,各軍中軍械彈藥、過冬衣物、草藥糧食均有不足,而朝鮮本地提供有限,且風土病依舊在軍中蔓延!

      宇喜多殿下,我們的目標是明國,在進攻他們之前,我們需要這兩個月的休戰期來囤積軍需,穩定後方,養精蓄銳,以便屆時有力作戰!”

      小西行長商人出身,尋常很少大聲說話,但剛才最後一句“宇喜多殿下”卻說得極重,以至於習慣了他為人的宇喜多秀家也忍不住仔細思考起他的話來,然後竟然覺得頗為有理。

      宇喜多秀家倒不是個隻顧麵子便任意胡來之輩,既然發覺小西行長所言在理,便轉而同意休戰,並準備立刻向豐臣秀吉匯報。

      意外的是,日軍總大將宇喜多秀家前往平壤的消息也被柳成龍所知,柳成龍連夜報告光海君,光海君則立刻召鄭琢共同商議。

      柳成龍力陳道:“現已打探屬實,日軍總大將宇喜多秀家正在平壤,而且此獠所帶護衛極少,可以襲擊!”

      鄭琢也勸道:“我看正是因為在休戰期間,此獠才會這般防備鬆懈,若是能擒得倭軍總大將,定能一舉扭轉戰局!”

      然而光海君擔憂此舉動靜太大,很可能大王會因此而憤怒,故而有些猶豫難決。柳成龍急切勸道:“此事對整場戰事都將起到重要作用,若是殿下問罪,臣甘願陪死!邸下,請您一定要堅定信念。”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元輔》,方便以後閱讀大明元輔第1784章 援朝抗倭(五十)背約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元輔第1784章 援朝抗倭(五十)背約並對大明元輔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