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4章 劍指東瀛(一)

類別:恐怖靈異 作者:雲無風 本章:第1834章 劍指東瀛(一)

      第1834章 劍指東瀛(一)

      文華殿大學士、戶部尚書、平倭經略、南寧候高務實時隔數年再度掛帥出征,雖然是親率援朝水師出發,但身邊豈能沒有一支“親兵”撐起場麵?

      水師方麵的“親兵”由北洋海貿同盟大包大攬,京華及靖難勳貴諸家各出約一半,包括二級戰列艦一艘,三級戰列艦兩艘,一級巡洋艦四艘,二級巡洋艦六艘,武裝運輸艦四十六艘,共計六十艘,其中專業戰艦十四艘。從船員人數來說,則是約一萬三千人。

      專業戰艦也就是戰列艦和巡洋艦,全部由京華北洋艦隊提供,占北洋艦隊專業戰艦總數的近四成實力。高務實的旗艦正是那艘二級戰列艦,名曰“東昌”號,此名出自於高務實遼南之戰的揭幕戰:東昌堡之戰。

      二級戰列艦是京華最新也最大的專業戰艦,建成的一共隻有三艘,其中兩艘在南洋艦隊。

      此級戰艦擁有4000料的巨大噸位,雖然它和三級戰列艦乃至於一級巡洋艦一樣都是兩層甲板炮戰艦,但火炮搭載得更多,單艦搭載各類火炮88門,全艦定員580人,不包括可能搭載的陸軍或陸戰隊人員,單艦造價隨著噸位提升也同樣水漲船高,足足花了35萬兩白銀。

      三十五萬兩銀子的單價是什概念?簡單來說就是這筆錢如果交給陳璘,他能造十幾艘作為明軍水師主力的大福船。

      一艘“東昌”號與十幾艘大福船的戰鬥力誰強誰弱?這個問題並不好回答。

      如果東昌號是在被包圍的情況下作困獸之鬥,那大福船一方大概率能贏,而且結果多半是俘獲東昌號;

      如果東昌號發揮其優勢——又快又硬炮又猛,采取放風箏的遠程炮擊戰,則可能大福船一方從頭到尾都隻能處於挨打中,結果必輸無疑,但不大可能被全殲。隻不過這個打法本身挺費錢就是了,很考驗其搭載的武備(火藥、炮彈等)是否充足,而且對於東昌號船員的體能要求也極高。

      總的來說,一般大家還是認為從性價比角度而言,造一艘東昌號不如造十幾艘大福船,或者六七艘武裝運輸艦——沒說錯,武裝運輸艦的造價居然也是軍用大福船的將近兩倍。其實這也從側麵反應了此時明軍水師的戰艦並不巨大,武備搭載也有限,其建軍思路是數量製勝。

      高務實本人其實也覺得從性價比的角度而言,“量大管飽”的大福船或者哪怕武裝運輸艦都比造專業軍艦劃算,戰鬥力方麵也因為大明玩得起“船海戰術”而不弱,但他還是堅持要打造專業軍艦。

      一個國家考慮問題,尤其是一個大國考慮問題,絕不能僅僅停留在短期戰術層麵,而必須立足於戰略,立足於長遠。

      現在大明可以靠船多取勝,大福船等明軍主要船型相對來說也比日本的安宅船、小早船、關船之流要強一些,但大明可能麵對的敵人難道隻有區區一個日本?

      不說別的,就說當初北洋遠征艦隊麵對的那支西班牙大珍寶船隊,如果換了大明水師去打,該動用多龐大一支艦隊才吃得下?這還沒說此時的大明水師要動員如此巨大規模的船隊去呂宋外海作戰,其本身就可能存在嚴重的問題。

      在高務實看來,海軍之所以會在往後越來越發展成為吞金巨獸,那是有其內生原因的,越是專業化則越是高效,越是高效便越能稱之為藍水海軍,而高務實一直所希望的,就是中國將來必須要有藍水海軍的傳統。

      毫無疑問,作為北洋艦隊唯一一艘已經列裝的二級戰列艦,東昌號原本就是北洋艦隊的旗艦,現在則成為大明援朝艦隊的旗艦。

      以上隻是高務實的“親兵”,並不包括陳璘這幾年來臨時打造而成的那支援朝水師。順便提一句,高務實不太喜歡“援朝水師”這個說法,已經行文萊州陳璘處,命令當兩股力量合並時改稱“平倭艦隊”。

      水師或者說海軍的親兵之外,陸軍方麵當然也得有親兵,但以高務實現在的特殊身份和地位,他非常不願動用自己的家丁,更別提去調動南疆的警備軍,因此想來想去,他便在出發之前下令通過長江水路和海運將劉綎所部從四川調來——此時需要倒敘一下播州之亂的平定過程。

      劉綎接手平定播州之亂時,開局的情況並不好。前有兩次大敗就不多說了,當他剛剛按照高務實的意思布下天羅地網,隻待其本部作為主力直搗黃龍之時,卻突然傳出貴州一路莫名其妙大敗了一場。

      事情是這樣的,當年二月,貴州巡撫江東之召都指揮使楊國柱、李廷棟升帳議事。江東之道:“楊應龍猖獗已久,今貴州亦奉旨意,要出兵震懾播州反賊。楊都司,依你之見,我們當如何進軍才可擒殺楊應龍獻給聖上?”

      楊國柱聞言一愣,連忙進言道:“回稟撫軍,標下以為擒殺楊應龍實屬萬難,我軍兵力不過三千,不如便按劉提督之謀劃,先出奇製勝,殲敵一部,占據一處險要封鎖播州南方通路即可。

      標下建議出兵飛練堡,若得此地,可保楚、黔道路通暢。當然,敗敵於飛練堡後,也可進而追剿殘敵二十,以壯我聲勢,此後扼守險要,以待劉提督大軍進剿即可。”

      李廷棟連忙請令:“末將讚同都司之計,如此我軍既能向朝廷報捷,也可免於孤軍深入被敵殲滅的危險。此戰末將願為先鋒,攻占飛練堡,還請撫軍決斷。”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元輔》,方便以後閱讀大明元輔第1834章 劍指東瀛(一)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元輔第1834章 劍指東瀛(一)並對大明元輔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