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5章 劍指東瀛(卅二)高處

類別:恐怖靈異 作者:雲無風 本章:第1865章 劍指東瀛(卅二)高處

      第1865章 劍指東瀛(卅二)高處

      這番解釋說完,高務正算是明白了兄長的意思,但他仍有另一個問題不理解,疑惑道:“兄長深謀遠慮,小弟佩服至極。不過依小弟看來,如今這女真三大部明明也算不上什威脅,兄長專為其設計如此長久的……呃,長久的削弱之策,是否真有必要?”

      高務正這一說,另一庶弟高務若也提出了同樣的疑惑,道:“是啊,兄長,女真三大部——或者把烏拉部也算上,就總覽這女真四大部,最強的也就是葉赫,平時能拉出個兩萬來兵。

      其餘三部尋常光景下也就一萬餘人的兵力,這四大部加在一塊兒了不起也就六七萬、或者七八萬兵力。姑且就當它是八萬好了,八萬女真兵管什用啊?我大明光是遼東軍就有二十幾萬,要是女真人真敢有二心,遼東軍踏平四部也是易如反掌才對。”

      高務實問道:“遼東軍的確有二十多萬,但其中能打的有多少?如果我再將其中的宣大精銳調回本鎮,那遼東本地精銳所剩多少?遼東本地精銳之中,李成梁、李如鬆父子的嫡係有多少?”

      高務實這三位本家出身的秘書都不是一次兩次跟隨他出征了,對於九邊軍務還是有些了解的,尤其是情報秘書高杞,對此更是了如指掌。

      他一聽高務實問起這話,立刻回答道:“叔父問遼東能戰者幾何,小侄以為所謂能戰,當指可出兵堂堂之陣而與敵野戰者也。若是依此劃分,遼東軍能戰者約十三萬至十四萬左右,而倘如叔父所言將宣大精銳撤回本鎮,則遼東本地精銳既‘能戰者’約八萬至九萬左右。

      這八九萬軍中,原有李成梁、李如鬆父子嫡係約四萬,其也是遼東軍中最精銳的一批,不過經過數次戰損,目前雖又補齊四萬兵力,但戰鬥力或許有所下降。

      另外約四五萬人之中,李家軍旁係如祖承訓、查大受、楊元等人,各自約有五百至三四千左右家丁,總計約莫三萬餘。其餘則由以曹簠兄弟等人為首的遼東非李係將領所掌握,約有一萬五千人左右的家丁。”

      高杞說完,高務正笑道:“兄長你看,李、曹兩家合計八九萬家丁,這力量擺在遼東,就算女真四大部一起反了又如何,還不是一舉蕩平?”

      高務實一直把努爾哈赤當成一大隱患,此時聽了這番話也不禁醒悟:是啊,在我這多年的努力也不是白幹啊!

      於內而言,遼東的實力並未出現大幅度下降,而且還因為軍改和掃清蒙古的關係,武器裝備遠超原曆史上的水平,馬匹供應也很充足,甚至都已經在改良馬種了。

      於外而言,女真各部的實力相對更加均衡,努爾哈赤幾次想要渾水摸魚都被自己的敲打嚇了回去,雖然還是讓他在鴨綠江諸部中找補了一點,可自己卻把建州右衛給他弄自立了。

      整體上來說,現在的努爾哈赤比原曆史上這個時期可弱了至少一半。兩廂合計,此時遼東的實力完全是能碾壓努爾哈赤的。

      至於葉赫、哈達二部,這兩家至少從目前來看肯定不敢鬧起來——也沒必要啊!葉赫怎說都是和我聯姻的,在滿洲地方混得相當可以,他們腦子壞了要造反?

      至於哈達,經過一番內亂,如今的哈達部頂破天能有八千兵馬,這點人在遼東軍麵前也就夠塞下牙縫。況且哈達部若有二心,恐怕第一個要擔心反倒是葉赫,擔心葉赫趁機在大明的支持下吞並他們才對。

      所以無論怎看,除非努爾哈赤開掛,就靠著不到兩萬建州左衛的兵馬閃電橫掃並閃電整合全女真,否則隻要稍微慢一點,有一兩個月時間,遼東軍集結東進那就萬事皆休了。

      葉赫、哈達、建州右衛這三家就算再弱,那也不是努爾哈赤一兩個月就能擺平的吧?

      當然,原曆史上的努爾哈赤幹整合這個活兒的水平也還湊合,高務實想到這時,想起了曆史上葉赫部被滅以及之後的一些情況。

      當時明軍薩爾滸戰敗,遼東局麵一片糜爛。大明已經無力庇護苟延殘喘的葉赫部了。努爾哈赤挾薩爾滸大勝的餘威,揮師葉赫城。彼時布寨與納林布祿都已不在人世,金台石與布揚古分守東、西二城。皇太極親臨城下,勸兩位舅父獻城投降,但遭到拒絕。

      慘烈的攻城戰打響。後金軍挖掘地穴,造成城牆塌陷,攻入東城。金台吉舉火焚城,企圖趁亂逃走,結果被俘獲。布揚古見大勢已去,遣使向代善請降。

      由於他的妹妹是代善繼室,代善同意留下這位葉赫貝勒的性命,並與布揚古及其母盟誓。不過,這個誓言沒有得到恪守。

      布揚古在投降後,與金台吉雙雙被縊殺,而先前投奔他們的烏拉貝勒布占泰已經死去,海西四部的貝勒至此被一掃而空,唯有布揚古的幼弟布爾杭古幸免,被代善領回。

      相傳,金台吉被縊殺前曾發出一個詛咒:“吾子孫雖存一女子,亦必覆滿洲!”。

      葉赫那拉氏是女真舊姓,意為朝陽,他們與愛新覺羅糾葛不斷。元末時,雙方就曾為爭奪葉赫河一帶兵戎相見。

      傳說,愛新覺羅族長手指大地,倨傲地對葉赫族人說:“我們是大地上最尊貴的黃金!”——滿語“愛新”,意為黃金。葉赫那拉族長聞言大笑,手指著天上的太陽說道:“這是我們的姓氏!”

      當時,葉赫那拉輕取愛新覺羅。不過,時移事往,興衰無常。他們最終還是敗給了昔日手下敗將,不得不臣服於強勢崛起的努爾哈赤和他的子孫。

      金台吉被殺,其子德爾格爾和尼雅哈歸降。尼雅哈隸屬正黃旗,是一個箭的佐領,後娶努爾哈赤十三子阿濟格之女為妻。他們的兒子,就是康熙朝權傾一時的大臣明珠。明珠之子納蘭性德詩才絕倫,橫絕有清一代。無論東、西葉赫,都出自清佳砮和楊吉砮。

      葉赫王族的另一支是他們的叔父尼雅尼雅喀的後裔。並入八旗後,這一支也十分赫,不遜色於金台石一支。

      尼雅尼雅喀的孫子阿什達爾汗出自第二房、顧三泰出自第三房,均為八旗重臣。顧三泰的侄女為皇太極側妃,是莊親王碩塞的生母。尼雅尼雅喀次子阿爾卜的孫子蘇納與努爾哈赤第六女成婚,生下蘇克薩哈。蘇克薩哈隸屬正白旗,因揭發多爾袞而受順治帝器重,是康熙朝的顧命四大臣之一。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元輔》,方便以後閱讀大明元輔第1865章 劍指東瀛(卅二)高處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元輔第1865章 劍指東瀛(卅二)高處並對大明元輔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