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0章 朝歸倭附(卅八)再攻

類別:恐怖靈異 作者:雲無風 本章:第1940章 朝歸倭附(卅八)再攻

      第1940章 朝歸倭附(卅八)再攻

      放權歸放權,正式開戰前的軍議還是少不了。尤其是針對前一次蔚山之戰的虎頭蛇尾,高務實按照以往的習慣,必然要進行一次經驗教訓的大總結,因此各路明軍主將在三日之後齊聚金海參加會議。

      本來上一次蔚山之戰,日軍得以防守成功的原因,此前一直被歸結為明、朝軍指揮體係上出現了問題,致使日軍援軍大舉到來之時能夠應外合,而聯軍方麵應變失誤,最終致使明軍敗退。

      不過在這次會議上,高務實為了之後朝鮮能順利內附,卻刻意淡化了這一點,反而強調攻城本身的難度。他表示,如若蔚山城本身不堅固,加之日軍作戰能力低下的話,那以明軍的戰鬥力基本不可能讓加藤清正撐到援軍趕來。

      為了強化這一印象,當然事實上日式山城的易守難攻確實也是個問題,因此高務實特意讓甲斐姬作為以善守聞名的“前日軍將領”參加了會議,並對日式城池——尤其是山城的構造加以說明。

      甲斐姬的確是見過世麵的,麵對一水的明軍高級將領毫不怯場,侃侃而談地介紹起明、朝、日三國城池的不同。

      按照她所言,日式城池曆來就與大明、朝鮮的城池不同。明、朝兩國的城池,大抵是護城河之後一道城牆,進入以後便是平民住宅區,在整座城池的中心有一座內城,而這樣通常是規模較大的城池了,小的城池通常是沒有內城的。

      而日式城池不同,由於其平民住宅區(城下町)與本城分離,因而整座城池實際上就是單純的軍事堡壘,不具有保護平民的作用。

      當然,在朝鮮修築的倭城幾乎是沒有城下町的,而是直接的一座城池,因而也就不用分析城下町的緩衝地帶的作用。

      甲斐姬以蔚山城為例對明軍將領進行介紹,說蔚山、島山雙子倭城修建模式幾乎一樣,都是自外向內共分為外丸→大手門→三之丸→二之丸→本丸五層。這五層的每一層之間都設有城牆,城牆上留有鐵炮射擊孔,每一層之間通過城門進行連接。

      這樣一來就意味著,即便是外丸被攻陷,如果大手門尚未被攻破的話,那三之丸則依然還在日軍的手上。

      也就是說,攻陷一座日式城池,需要自外向內逐層突破,直到最終攻克本丸,才能算是完完全全的攻克了一座日式城池。

      倘若打到一半被迫退出,則日軍很快就可以再次修複,下一次攻擊時便隻好把之前的攻擊再重複一遍。

      按照甲斐姬的觀點,沒有見過這種城池的明朝聯軍,或者說沒有多次攻打這種城池的聯軍,如果依然采取進攻明、朝兩國城池的方法進攻,受挫也是必然的。

      再加上日軍在防守戰中大量使用火繩槍,以及購買、繳獲的明、朝兩國火炮等火藥武器,故而明軍久攻不克,才會采取圍而不打的戰術,企圖餓死、困死、凍死守城的日軍。

      這一戰法本身並沒有錯,然而依靠堅守而為援軍的到來爭取到了極為寶貴的時間的加藤清正,卻也因此而僥幸撿回一條命。

      甲斐姬這一說,明軍將領們自然要詢問有何破解之道。甲斐姬便表示,一般來說就是一次性強攻破城——這個一次性不是說非得一天打完,而是必須堅持連續數日或者更久地不間斷進攻,不使日軍有重新奪回外城並修複的機會。

      如果不能一次性強攻破城,那就隻好圍城,圍多久便要看城中的物資儲備有多豐富,以及兵源、軍心是否難以維係。總之要打快,要打慢,但是切忌打得斷斷續續。

      不過此時高務實其實想到了一個破解之法,那就是如果有迫擊炮的話,就不必受限於日式山城難以展開火炮進攻的問題。可惜……這玩意雖然構造簡單,卻對炮管的要求很高。高務實估摸著京華現在恐怕也還搞不出無縫鋼管來,隻好把到了嘴邊的話又吞了回去。

      甲斐姬同時還給明軍帶來了日本國內的一些最新消息。除了豐臣秀吉之死這個最大的消息之外,還有其他一些。

      比如,蔚山之戰結束後到島山之戰結束前,宇喜多秀家等十三名日軍主要將領,以戰略位置突出,援軍救援困難為由,聯名向當時還在世的豐臣秀吉上書,希望放棄蔚山、東萊、梁山三地,全軍撤回釜山。

      不過這一提議卻遭到了小西行長、宗義智、加藤嘉明、立花宗茂等人的強烈反對,而最終這一提案也被秀吉否決,宇喜多秀家等十三人還受到了秀吉的斥責。

      根據甲斐姬掌握的消息,秀吉隨後要求日軍在防線上的各城池分別開始工事的完善和增強、火器配備的增加、兵糧儲蓄的增加,以整頓並強化整個防禦體係。

      為整頓各城的防禦體係,除在朝日軍必須堅守戰線之外,秀吉再次從國內調撥了大批物資,趁朝南冬季的有利天氣,按照“多批少量”的原則為朝南幾處要地補充物資,包括火藥、火槍、火炮等。

      秀吉還於臨死前發布了次年再度派遣大軍攻略朝鮮的計劃,但好在還沒來得及付諸實施,秀吉便於八月十八撒手人寰。此後,維持豐臣政權運作的五大老和五奉行決定從朝鮮撤軍,並秘密開始了撤退的準備。

      而且,由於秀吉的死訊被隱瞞,被派到朝鮮的日軍完全不知道秀吉已經不在人世的這個消息,隻有極個別豐臣嫡係將領獲悉。

      現在明軍已經通過線報而得知,故她建議明、朝聯軍可以開始對朝南尚未來得及撤走的日軍發動最後的總攻。

      事情到了這一步,那還猶豫什呢?明軍將領自然紛紛請戰,高務實便順勢發布了此前的那些命令。又是三日之後,也就是各軍將領都回到自己所部之後,明、朝聯軍兵分三路,向蔚山、東萊、梁山三個據點同時全力出擊。

      明、朝聯軍在第一次進攻島山雙子城失敗以後,很快在高務實的調度下得到了來自國內的增援補充,火器損失已經重新補齊,兵力同樣齊裝滿員,達到了十萬以上。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元輔》,方便以後閱讀大明元輔第1940章 朝歸倭附(卅八)再攻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元輔第1940章 朝歸倭附(卅八)再攻並對大明元輔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