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3章 宮宮外(廿六)文華召對(下)

類別:恐怖靈異 作者:雲無風 本章:第1993章 宮宮外(廿六)文華召對(下)

      第1993章 宮宮外(廿六)文華召對(下)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在這個時空當中的萬曆天子武功卓著,這些年來朱翊鈞越來越喜歡親自參與軍事方略的討論,今天的文華召對也不例外。這不,現在又開始討論起各路大軍調動之後,具體應該怎行動來了。

      既然是軍事問題,朱翊鈞毫無疑問仍是首重高務實的意見,其次則不是兵部尚書宋應昌或者管著兵部的周詠周閣老,而是董一元。

      高務實受皇帝重視不必解釋,董一元則是因為他在多年的軍事生涯中久鎮陝甘。例如,西北之亂後董一元就在魏學曾、鄭洛的先後指揮下從陝西一路打到青海、甘肅,而他當前的正式職務也是延綏總兵。

      因此,董一元對甘肅方麵的作戰顯然是很有發言權的,如今趁他正好在京,朱翊鈞當然也會問問他的意見。

      高務實剛才其實已經基本說完了戰略層麵的構想,接下來就是具體戰術,朱翊鈞便把這個問題拋給了董一元,想看看這位前線將領有沒有什好的想法。

      其實如果從大明朝的習慣來說,朱翊鈞這樣做是有點壞規矩的,因為文官政治下即便是討論軍務,往往也是由文官們商量好怎打,武將們隻需要執行,隻需要努力完成文官們交代的任務即可。現在朱翊鈞先問董一元,無疑就是搞錯了順序。

      不過現在的皇帝陛下威望可不一般——托高務實的福,這近三十年的“萬曆朝”在對外戰爭中未嚐一敗,今上萬曆天子被視為中興之主,幾乎可以說文成武德了。他既然要董一元先說一說,那除非高務實站出來反對,否則大家也就不好作梗。

      高務實自然不會反對,別說董一元本來就是他的人且即將退休,就算和他毫無關係,高務實也不會認為讓董一元先開口就能壓自己一頭。

      開什玩笑,當前大明朝廷之中誰能在軍事問題上壓他南寧候高務實一頭?他眼下的地位不說去比較開國時的徐達、常遇春等人吧,那至少也不會遜色於初代英國公張輔。

      雖說人家是國公爺,而他還隻是侯爺,但誰都知道這是他文臣身份和年紀太輕造成的,他高某人離“蓋棺定論”還早著呢。

      董一元顯然也沒想到皇帝會先問他,先是怔了一怔,然後便道:“回皇上,以微臣愚見,即便是青海、阿察禿兩地土默特蒙古騎兵調集順利,要抵達甘州附近也得花上小半個月,而河套騎兵(鄂爾多斯部)要抵達甘州,最快也是一個月之後了。

      這就是說,甘州至少要先撐住半個月,等兩部土默特騎兵抵達甘州外圍,吸引察哈爾蒙軍分兵,減輕城中防守壓力,振奮守軍士氣。繼而再撐住半個月,才有機會配合河套騎兵主力來個應外合,擊敗或擊退察哈爾蒙軍。”

      朱翊鈞皺眉道:“不是說蒙古騎兵日行百,怎會需要這長時間才能趕到甘州?鄂爾多斯那邊也還罷了,畢竟按照日新的意思,是要讓博碩克圖先從歸化趕回伊金霍洛才能率軍出征。

      可是,青海、阿察禿兩地的土默特騎兵為何需要半個月才能趕到甘州?朕看他們的駐牧地就在河西兩側,離得並不遠啊。”

      董一元解釋道:“皇上有所不知,蒙古騎兵戰時自然可以日行百,可是他們平時並不都在一處,而是分散在廣袤的草原各處,由各個大大小小的部落組成。

      這就意味著如果事前他們並沒有要出兵作戰的計劃,那從接到朝廷命令開始,到首領們命各部牧民集中於汗帳、帥帳,再到清點兵馬出征,這其中就要花去大半時間。

      以臣對青海與阿察禿地區駐牧範圍的了解來說,光是這個過程至少就要花掉十天以上,故他們兩支騎兵出現在甘州附近,怎著也是小半個月之後了。”

      原來是這樣。朱翊鈞明白了,看來以前的理解有誤,蒙古人雖然打起仗來隨時能進、隨時能退,但開打之前照樣也是要進行準備的,至少調集人馬就很費時間——當然,這比大明還是快得多,至少他們幾乎不必考慮“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高務實比董一元更清楚朱翊鈞這位“武功鼎盛”的皇帝底細究竟如何,見董一元雖然解釋了蒙古騎兵的征調,卻似乎默認了皇帝陛下了解蒙古騎兵的作戰模式,隻好輕咳一聲,主動接過話頭。

      高務實道:“皇上,董總戎還有一些細節沒說明白。他方才說的半個月左右,乃是兩路土默特騎兵抵達甘州外圍的時間,其實即便到了那一步,也並不代表他們能立刻發動進攻。”

      朱翊鈞詫異道:“這又是為何?他們又不需要等待輜重,既然到了戰場,為何不能立刻開戰?”

      “因為蒙古騎兵作戰曆來是十分重視偵察的。”高務實道:“通常而言,蒙古騎兵在作戰之時,最注意做好前期偵察工作,幾乎不打無準備之仗。

      例如作戰之前,他們會盡量收集有關敵人的道路、河流、防禦工事、軍隊組成即補養是否充足等方麵的情報,並在戰爭中加以利用。

      蒙古軍隊行軍之時,一般在大軍的前麵要派前鋒,前鋒的前麵還要有哨騎,隻要是幾百人以上的小部分,就一定要在周圍派出哨騎偵察。

      這偵察又分兩種,一種是武裝哨探,通常在周圍有敵軍時進行,哨騎往往登高望遠,或者劫掠敵人,逼近敵人的營哨去獲得情報。

      另一種是平時行軍的哨探,以發現居民為主,一旦發現居民或旅客,都要捕獲詢問四周的地勢、兵力分布、有什要塞、有什塢堡、哪可以補給等等。

      這種哨探在行軍時的分布,有時可以遠至大軍的前麵兩百公之遠。一旦發現情報,根據情報的重要程度層層上報直到統軍大帥。

      也正是因此,三百年前鼎盛時期的蒙古軍隊幾乎從來沒有被伏擊過。而在作戰中,蒙古軍隊往往比當地軍隊更熟悉戰場周圍的環境,並能夠利用當地的環境來幫助作戰。

      而如今,各部蒙古在這些方麵的能力雖然都有不同程度的退化,但既然他們知道自己麵對的敵人是布日哈圖這個察哈爾最後的名將,想必一定是不敢掉以輕心的。

      故此,臣對此二部進軍速度之預計比董總戎還要悲觀一些……臣以為他們恐怕要二十天左右,才能真正起到援助甘州的作用。”

      高務實這一說,就輪到朱翊鈞擔心起來了,眉頭大皺道:“徐三畏把甘州情形說得危險至極,也不知道是真是假,甘州眼下究竟能不能擋住布日哈圖二十日猛攻?”

      董一元張了張嘴,忽然想起自己的身份,又把嘴閉上,朝高務實望去。不料高務實卻對他笑了笑,道:“董總戎,你是陝甘宿將,有話但說無妨。”

      董一元連道“失禮”,然後才小心翼翼地朝朱翊鈞躬身道:“皇上,微臣以為甘州能否守住有一件事很是關鍵,那就是布日哈圖手中是否又有大量火藥。”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元輔》,方便以後閱讀大明元輔第1993章 宮宮外(廿六)文華召對(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元輔第1993章 宮宮外(廿六)文華召對(下)並對大明元輔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