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3章 宮宮外(卌六)疑竇叢生

類別:恐怖靈異 作者:雲無風 本章:第2013章 宮宮外(卌六)疑竇叢生

      第2013章 宮宮外(卌六)疑竇叢生

      高務實與沈一貫雙目一交,都從對方眼中看出一種深深的懷疑。這下子,高務實也不禁有些自我懷疑起來,暗道:難道真不是沈一貫做的?難道沈一貫還懷疑這是我做的?可是……為什呢?

      沈一貫有可能暗害皇帝,這一點是高務實之前就已經有所預計的,而且他認為這個推論大致上不會有什錯誤。就算判斷真有偏差,也隻能是出在時間節點上,而不應該是出在這個計劃是否需存在上。

      當然,高務實也不得不承認,沈一貫如果真是特意在今天這樣一個時間節點上安排了針對皇帝的陰謀,那這個計劃本身確實有點失智,不太像是沈一貫該有的水平。

      為什呢?因為皇帝如果真的就在今天因故駕崩,這雖然對於他高務實而言肯定是個巨大的政治打擊,但實話實話……並不致命。

      原因很簡單:皇嫡子還好好的啊!

      想想看,如果今天皇帝駕崩,那皇嫡子哪怕還沒有被冊立為太子,但他的身份是明擺著毫無爭議的“第一順位繼承人”,即便今天才滿月,按照大明的規矩和傳統,他也一定能當上繈褓中的新君。

      天家孤兒寡母這種事放在別的朝代的確有很大的危險,但在大明卻不然,孤兒寡母又如何?隻要內閣不出亂子,孤兒寡母根本不會影響朝廷的正常運轉。

      那,內閣會不會出亂子呢?不客氣的說,隻要高務實不想內閣出亂子,這亂子就出不了!

      憑什?就憑在這種危急時刻,隻有他高務實能確保禁衛軍一定不敢抗命!

      縱觀中國曆朝曆代的曆史,無論是政變還是頂層權力出現其他形式的異常交接,但凡想要成功,最關鍵的是什?是必須以最快的速度控製朝廷中樞。

      如何才能以最快的速度控製朝廷中樞?當然是首先控製京師兵權!

      一旦現在真的出現皇帝突然駕崩這種完全意料之外的變故,朝中大臣又對幾位皇子誰應該繼位出現爭議時,理論上當然應該由兩宮太後做決策。

      然而,大明的太後可不是大漢的太後,大漢的太後那是有法理和傳統支撐的可以做這種決定,但大明的太後其實根本沒有這種法理支撐和傳統支撐啊。

      因此,事實上兩宮太後並沒有權力主動下達懿旨表示應該由誰繼位,而是必須等內閣擬票建議,然後太後才能選擇支持或者否決——當然,從曆史來看,大明的太後們似乎沒有否決過內閣的建議,尤其是集體建議。

      所以這一說就很明白了,事實上如果真出現這種情況,新君由誰繼位的決定權歸根結底在於內閣。這個也很好理解,比如當年世宗嘉靖帝之所以有機會以藩王身份繼承大統,那也是內閣選中的嘛。

      雖說嘉靖當時從血統而言的確是最符合繼位要求的,但這事怎說呢……如果內閣就是沒有推薦他,而是向太後另外推薦了一位其他藩王,難道就不能成?

      答案是也能成。因為內閣的推薦並不僅僅代表內閣那幾位閣臣的個人看法,它事實上是代表整個文官集團的態度,當這種態度再經過太後的背書,那就是“皇權與臣權達成一致”,誰也反對不了。

      除非軍權反對了。

      大明的軍權會反對嗎?土木堡之變以前或許還有這種可能,土木堡之變以後誰都知道根本不可能。

      但是,今時不同往日,如果禁衛軍真要反對,那它還真反對得了。因為現在京師附近就屬禁衛軍最強,它完全有能力全麵、徹底的控製京師局麵,從物理上確保沒人敢反對它,更沒人能反對它。

      可能有人會問:禁衛軍也就六萬人,京師周邊完全有足夠的兵力“勤王”啊!

      你瞧,遼東有兵十八萬,薊州有兵十八萬,昌平有兵六萬,宣府有兵十三萬,大同有兵十二萬,山西有兵七萬,保定有兵四萬,天津有兵三萬,光是京師這西、北、東三麵,這就有大軍近九十萬,就算禁衛軍再怎訓練有素、裝備精良,也肯定頂不住這樣的圍攻啊!

      不錯,兵力的確是這樣分布的,可是有兩個問題:其一,你說勤王就勤王,誰命令你來勤王的?邊軍不得入京的規矩都敢不遵?想想當年戚繼光進京是如何早請示晚匯報說明自己位置的?

      真是笑話,誰下令出兵的站出來看看!信不信這事連皇帝或者太後的旨意都不需要,隻要內閣一封公文下來,你麾下眾將就會先斬了你這廝的狗頭?

      其二,這一眾九邊諸鎮的確兵力強大,可是……您要不要先了解一下這些軍鎮的總兵都是誰的“門下走狗小的某某”?

      亦或者你覺得總兵們沒那個膽量隨便動兵,那你不妨再研究研究,看看如今的薊遼總督、宣大總督、遼東巡撫、大同巡撫、山西巡撫、宣府巡撫、順天巡撫、保定巡撫、天津巡撫等等職務現在都由誰在擔任,想想他們基本都出自哪一派係?

      實學派經營九邊軍務凡三十年,高務實更是親自率領他們打了好幾場以全勝告終的大戰。可以這樣說,如果真的京師出現變故,除非高務實明令他們進京勤王,否則沒人能調動他們去做這種違禁的大事——誰當皇帝關他們屁事?

      大明這個體係他們難道不懂?他們隻是刀,不是持刀之人,這種倒黴差事能不沾邊就要盡量不沾邊。對於他們而言,隻要等京師塵埃落定,新君繼位,他們再上表恭賀就行。幹嘛要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去摻和一件撈不到好處的事?難道是恩相高務實打算自己當皇帝……

      這些道理其實明擺著,高務實知道,沈一貫當然也知道。所以現在害死皇帝對於沈一貫絕非是好事,甚至可以說是大大的壞事。

      試想一下,皇帝突然駕崩,高務實有足夠的威望號令禁衛軍穩定京師局麵,那一旦他扶皇嫡子登基繼位,這位繈褓天子顯然不可能臨朝理政,隻能依靠太後監國攝政。

      這又有一點要注意:大家都知道李太後一貫對高務實是有所警惕的,然而一旦皇嫡子繼位,李太後就不是太後了,而是太皇太後,現在的皇後娘娘將成為皇太後。

      昔日,張太皇太後可以決定朱祁鎮繼位登基,有人可能便認為太皇太後比皇太後更能決定少年皇帝無法理政時的政務。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元輔》,方便以後閱讀大明元輔第2013章 宮宮外(卌六)疑竇叢生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元輔第2013章 宮宮外(卌六)疑竇叢生並對大明元輔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