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2章 正國本(卌七)重視

類別:恐怖靈異 作者:雲無風 本章:第2082章 正國本(卌七)重視

      第2082章 正國本(卌七)重視

      王安此前的表現高務實是看在眼的,也對其下場有過判斷,甚至還故意做了些事來加快這一進程。不過實話實說,高務實確實也沒料到他死得如此之快,而且毫無先兆。

      按照高務實原先的預判,王安有較大概率會是在他與沈一貫私下串聯的事情曝光之後,加上沈一貫牽涉進“藥膳案”無法洗脫嫌疑的情況下出事。

      而且,高務實甚至並未判斷王安會死——非要說死,應該也隻是他的政治生命會死,其最終結局更有可能是“司香孝陵衛”或者“南京種菜”。

      但王安還是死了,死得很突兀,而更值得懷疑的則是他的死法:自縊。

      他畢竟是司禮監秉筆、東廠提督,以內外相對的觀點來看,他的地位好比是內閣次輔。說實話,這種級別的高官即便是黨爭失敗,想死都不容易,除非是鐵證如山的涉嫌謀逆,一般來說都不可能丟命。

      這種現實情況王安自己不可能不知道,所以他怎會如此想不開,竟然如此突兀地就選擇自縊身亡呢?

      理論上來說隻有一種可能,那就是他真的涉嫌謀逆,而且真相即將大白於天下。由於罪無可赦且逃無可逃,不得已隻好選擇自縊,至少還能保存最後一絲體麵,不至於被推出午門淩遲處死,落個千刀萬剮死無全屍的悲慘下場。

      這樣的話問題就來了,他王安雖然做了不少小動作,論罪當然是有罪的,可是說到底也並沒有謀逆啊!有罪和罪無可赦,在大明朝這樣的人治社會,那可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

      打個比方,好比是高務實某天在街上打死了人,你說有罪嗎?肯定有罪啊,但這絕非罪無可赦。

      高務實可以說是對方不避朝廷輔臣儀仗,自己隻是下令略施懲戒,隻是下人出手重了點,所以這是個意外。乃至於還能更不要臉一些,幹脆說對方對他出言汙穢,是侮辱朝廷命官,是蔑視尊卑法度!

      這樣的事鬧到皇帝那,極有可能最後皇帝會表示:“高愛卿所言極是,朝廷法度不容玷汙”,那這人就殺了白殺,無辜慘死的倒黴蛋到了閻王爺那都隻能自認倒黴,枉死城喊冤去。

      這就叫人治社會。身份不同,適用你的法律就不同。什公平公正,那是什玩意兒?

      人家生下來是皇子,長大了是皇帝;你生下來是流民,長大了是乞丐。你在人家眼頂多是個統計結果中的一個“等”字,你還指望人家給你公平公正?夢都不是這做的。

      所以王安這一死,死得就太詭異了,他根本沒有必死的理由。退一萬步說,以王安現在身處東廠提督這個關鍵要職作為籌碼,如果願意改變立場,他高務實也未必不肯接受啊,何至於突然之間一死了之?

      高務實微微眯起眼睛,腦子高速運轉起來——到底是哪出了問題?

      不僅高務實在盤算,眼下這的在場高官算是來了小半個朝廷,大家也都免不了驚愕詫異,心中懷疑,然後與身邊要好的同袍探討幾句這件事背後的各種可能性。

      甚至連開會時隻在一開場表達過某些態度的吏部尚書陳於陛,這時也有些坐不住了,側身附耳過來對高務實道:“日新,就在昨日,東廠與錦衣衛正式開始調查藥膳案,你說這頭會不會……另外,王安可是陳掌印推薦的。”

      陳於陛原本不是實學派中之人,他是嘉靖、隆慶朝時作為高拱同僚、閣僚的陳以勤之子,本來也是自成一派小勢力的。

      後來滇緬之戰時,陳黨要員、雲南巡撫劉世曾因為戰事不順而陷入政治被動,是高務實出手拉了他一把,這才保住了陳黨不散架。

      從此之後,陳於陛看清了大勢,老老實實加入實學派一方,但仍然有一定的獨立地位。作為實學派的“非核心力量”,陳於陛本人也被高務實推上吏部尚書這個特殊的高位——之所以推他,一部分原因就是他不是實學派核心,呆在這樣一個敏感位置上所受到的非議更少一些。

      當然,既然是“非核心”,那他就有很多機密得到的不那及時。比如從他此刻的話中就能得知,他甚至還不清楚陳矩與王安之間的關係已經出現了變化。

      不過高務實當下也不好與他細說,隻能微微點頭,道:“此中頗有疑點,會後我再與玉壘兄詳談。”陳於陛也知道現在不是細談的時候,點頭道:“願聞日新高見。”

      於是,高務實重重咳了一聲,眾人立刻安靜下來,看看高閣老有何要說。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元輔》,方便以後閱讀大明元輔第2082章 正國本(卌七)重視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元輔第2082章 正國本(卌七)重視並對大明元輔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