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1章 正國本(圩六)有國來投

類別:恐怖靈異 作者:雲無風 本章:第2091章 正國本(圩六)有國來投

      第2091章 正國本(圩六)有國來投

      “淵兒說,有個叫‘猛頓順罕’的地方派出使者求見了他。”劉馨很別扭的念著這個古怪的名詞,神色有些古怪,道:“那個‘猛頓順罕’的酋長說他們原本是‘天朝之藩籬’,後來因故離散,如今得知大明天威複振,希望舉族攜地而投。”

      高務實一時沒想起來什“猛頓順罕”,不過按照他對大明西南邊疆地區的了解,既然跟“猛”字有關,那一般來說就是當地少民組成的部落,製度類似雲南的土司。

      “猛”這個字本身來源於傣族的語言,這是一種比部落而言略先進,比國家而言又似乎有所不足的行政單位。一個“猛”,大的可能有一兩個府那大,小的可能就一個縣的規模。至於人口,那也沒個準,多則數十萬甚至近百萬,而少則隻有幾千或者萬把人。

      這個“猛”,在大明也經常被翻譯為“孟”,所以當年滇緬之戰時劉綎大軍所過之處的諸如孟養、孟艮、孟定之類,其實本來也是“猛”,隻是很早以前就獻地而投大明了。

      現在又多了這一個“猛頓順罕”來投,高務實也沒當回事,點頭道:“既然來投,那就讓他們投好了。不過,他們究竟是投誰?要是投大明,我轉頭讓雲南巡撫去聯係就是。”

      劉馨一聽這話就樂了,忽然嘻嘻笑了起來,直把高務實笑得莫名其妙,納悶道:“你笑什,莫非這地方和雲南不接壤?要是這樣,那就讓他們投南疆,掛靠在勃固王國名下。倘若和勃固也不接壤,幹脆就投了緬甸,這樣名義上也算是間接投了大明。”

      誰知他這一說,劉馨笑得越是止不住,看得高務實牙癢癢,道:“我倒要看你笑到什時候去?”

      劉馨連連擺手,好容易控製住了笑意,終於幹咳一聲,道:“我是在笑終於有高老師也搞不明白的曆史地方了!”

      高務實一頭霧水,遲疑道:“什意思?這地方到底在哪?”

      劉馨嘿嘿笑著,但卻跑過去拿了一副堪輿圖來,指著緬甸西北部一處有點像“7”字形狀的地區道:“喏,你看,這兒就是‘猛頓順罕’。”

      “阿薩姆王國?這地方怎會叫‘猛頓順罕’?”高務實大吃一驚,忽然又想起剛才劉馨所言,忙問道:“那使者說他們原本是大明的藩籬?大明什時候還收過他們當藩籬,我怎不知道有這一茬?”

      不怪高務實震驚不已,要知道他可是萬曆版《大明會典》的實際主筆,他當初在翰林院看過的資料不知凡幾,根本沒見過大明這邊有此記載,說曾經收過阿薩姆王國為藩籬——也就是朝貢國。

      但劉馨卻又似乎忍不住笑意了,嘿嘿嘿嘿直笑,好在這一次沒笑太久,便在高務實佯怒的目光下把雙手一舉,做了個投降的動作,道:“好啦好啦,我不笑啦。其實呢,這件事說起來也不能怪你,因為大明的確沒有收他們當過藩屬國,甚至三宣六慰都沒他們一份子……但是呢,他們這話卻也不能說錯——要不你猜猜是什?”

      這還猜個屁,道理已經說不通了啊!高務實大搖其頭:“我懶得猜。”

      劉馨把嘴一噘,輕哼一聲:“無趣。”但是頓了一頓,還是道:“算了,我就把淵兒附上的故事告訴你好了,反正本來就是你兒子送給你的信,我不過是個秘書嘛,哪敢讓老板不高興呢。”

      高務實翻了個白眼,無奈道:“又來這套?”

      劉馨不理他,表情有點百無聊賴的樣子,道:“這件事淵兒幹得不錯,至少他在這短的時間居然認真調研了一番,不管這些說法是不是都對,但看起來總是似模似樣。

      說是數百年前……我估摸應該是宋朝吧,生活在伊洛瓦底江流域、怒江流域的傣族因為人口增長而資源有限,開始向周邊尋求宜居的土地移民。此時,南麵的緬人已經興起,東麵也有大理強權,因此他們隻能向西麵尋找新的領土。

      忽必烈出生的那一年,猛雅、猛卡(後世雲南保山昌寧)一帶的傣族頭人蘇卡法,帶著象征傣族王權的‘梭陀’和大概9000名男男女女,以及兩頭大象、三百多匹馬,經猛卯(後世雲南瑞麗)、戶拱(後世緬甸北部)等地,花了十三年時間從胡貢河穀越過帕凱山脈,進入到布拉馬普特拉河穀地區。

      南宋紹定元年、金正大五年,蘇卡法在布拉馬普特拉河穀地區的迪潘建立城邦,開墾稻田,修建水利,與布拉馬普特拉河穀的原住民摩蘭人、那加人、勃拉人交好,並鼓勵傣族與當地民族通婚,擴充人口,逐漸壯大起來。

      又過了二十三年,蘇卡法將他的猛遷至雅魯藏布江北岸的查萊碉,建立‘猛頓順罕’——這個名字在咱們那時候也譯作‘阿洪王國’或‘阿薩姆王國’。”

      高務實恍然大悟:“原來是這回事啊,那他們說自己是大明藩籬,這件事又是什情況?”

      劉馨問道:“這‘猛頓順罕’你不熟,那‘猛卯弄’你應該知道吧?”

      “這我當然知道,就是麓川啊。”高務實擺手道:“昔日洪武年間,麓川思倫發歸順我大,授麓川宣慰使。思倫發所管轄之地都在金沙江以南,在元朝為平緬宣慰司,但已經占領緬甸為己有。

      洪武年間,我大軍進攻雲南,改平緬為麓川平緬軍民宣慰司,才首次使用‘麓川’一詞。洪武二十九年,平緬入貢,更立平緬宣慰司,與麓川軍民宣慰司分離。

      不久,洪武三十年,麓川平緬土酋刀幹猛叛亂,逐其宣慰使思倫發。太祖震怒,命沐春為征南將軍,何福、徐凱為副將軍,率兵攻擊刀幹猛,並送思倫發回雲南。

      次年五月,沐春派何福率兵五千,越高良公山,直搗南甸破之,遂回兵襲景罕寨。敵憑高據險堅守,久攻不下。因而沐春親率五百騎馳援,力克之。刀幹猛請降不許。十二月,何福執斬刀幹猛,遂平麓川之亂。此後思倫發失去官職,改為孟養宣慰使,以刁氏代其原職。

      正統初年,宣慰使刁賓玉因實力衰弱,不能平息諸夷族,思倫發次子思任發開始侵占。當時,緬甸危機,思任發侵占其地,遂欲盡恢複其父所失的過去土地,於是擁眾於麓川謀反。

      那時他率軍侵占孟定、灣甸,大肆殺掠,雲南總兵、黔國公沐晟上報,朝廷先是不為所動,欲觀其後續動向。誰知此後他再侵犯南甸州土官刁貢罕土地,於是朝廷命沐晟遣官齎金牌信符,諭令其歸還所侵地,思任發拒不奉詔。

      正統三年十二月,思任發進攻掠奪騰衝、南甸、孟養等地,刁賓玉投奔永昌,死後無嗣。思任發屠殺騰衝,並占領潞江,自稱曰‘法’。事情上報後,英廟派遣刑部主事楊寧前往諭令,思任發仍不服。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元輔》,方便以後閱讀大明元輔第2091章 正國本(圩六)有國來投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元輔第2091章 正國本(圩六)有國來投並對大明元輔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