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7章 總百揆(圓一)聯保互助

類別:恐怖靈異 作者:雲無風 本章:第2167章 總百揆(圓一)聯保互助

    第2167章 總百揆(圓一)聯保互助

    冊封乃天子威權之體現,也是中華朝貢體係的一項重要表現形式。原則上講,接受冊封就意味著成為藩國,是這一權力體係下從屬於“中華帝國”的下級政權。以西方人的觀點來講,就是“受保護國”、“附庸國”之類。

    然而事實上,原曆史上的日本雖然也往往接受中國冊封,尤其是室町幕府時期,幕府將軍常常接受“日本國王”的冊封,但後世學界也有話說——受你中國冊封的是日本幕府征夷大將軍,又不是日本天皇本人,因此隻能說幕府將軍同時臣服了兩位君主:中國皇帝和日本天皇。

    那問題來了:日本天皇才是日本名義上的最高統治啊!故,即便幕府將軍接受中國冊封,也不能說明日本是中國的附庸國,這一點與朝貢體係下的其他任何一國都不相同。

    這個問題高務實是知道的,而且也有心解決。隻不過他一貫都是改良派,講究的是一步一個腳印,把一個大問題拆分成幾個小問題,然後再逐個解決,用溫水煮青蛙的方式慢慢完成,以避免狗急跳牆,給自己造成不必要的損失,甚至遭遇失敗。

    高務實的日本計劃說穿了就是讓日本先打一場內戰,京華在關鍵時刻出場,強力懾服實力受損的兩派,緊接著德川家康收高演為養子,並立為家督,推其成為德川幕府第二任征夷大將軍(注:立高演為德川家督時,家康本人任幕府將軍,如織田信長本能寺之變前已經將家督讓給織田信忠一樣。),此為計劃第一步。

    第二步,等高演成年,家康如未死則卸任將軍並隱居——如已死則高演提前繼任將軍,然後讓高演改革日本的權力體係,徹底虛化天皇和公卿朝廷,最後借大明天子的名義廢除天皇製度。當然,如果家康肯配合,這一步也可以再分幾步讓家康慢慢幹著……總之高務實不著急。

    第三步可以與第二步並行或者稍晚於第二步執行,即開始給日本國內的大名移鎮,將其中一部分大名移鎮至南疆、南洋甚至印度各地,完全打亂分部,不使其聚集,淹沒其本身就不算強的民族性,歸入歸化漢人一類,徹底漢化。當然,在這一過程中,日本國內的“漢化工程”也在持續推進。

    至此,高務實的日本計劃大致完成,剩餘工作就交給後人了——“漢化”這一招雖然強無敵,但它畢竟需要時間,絕不是一代人就能完成的,就算再怎快,總也得經過兩三代人吧?高務實不敢奢望自己能長命百歲,自問活不到那個時候……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在這些問題上,自己能當個文王就不錯了,武王和周公的工作還是交給兒孫去做吧。

    慶尚道軍隊異動的事到此說完,高務實本以為今日談話也就告一段落,正考慮是不是該主動告辭,卻不想朱翊鈞話鋒一轉,又道:“聽說,南洋皇莊的春耕已經啟動了第一期……我知道你近來很忙,但還是想問問你,是否對此有些關注?”

    “皇上的事,臣豈敢不關注?”高務實笑了笑,道:“臣答應的八萬頃皇莊,目前所需土地都已劃撥,且盡量遵循肥沃與集中並舉之原則,很是適合建立集中皇莊。這一點想必劉秉筆應該已有奏稟,臣就不多贅述了。

    這樣吧,咱們以半年為期,等再過半年看看,若是你仍然覺得必須多幾個人分擔職責,那咱們到時候再說,如何?”

    “皇上勿要著急,臣……做個假設吧:臨近有三府之地,二府受災絕收,而一府五穀豐登,試問皇上,接下來會發生何事?”

    高務實這樣一說,朱翊鈞似乎有些意外,試探著問:“真要增補閣員?我看你雖然有些心頭上火,但思慮周全,處事得宜,也不像是處理不了如今局麵的樣子呀。”

    按照高務實的說法,在那之前還有很多事要做,比如還要先搞個什“公司法”,確立什“現代企業製度”雲雲。朱翊鈞聽得很繞,感覺一時半會兒還沒戲,也就沒有繼續追問了。

    高務實最顯魄力的地方在於,不僅和他關係較好的人可以參股他的海貿業務,即便關係不好的,他也在商言商,絕不把商業問題政治化——比如鄭貴妃即便此次被高務實領導的文官集團打得滿頭包,可是她持有的京華海貿分紅卻一分沒少她的。

    關你屁事啊,你打不打仗還能影響小冰河期不成?

    高務實有些無奈,但這話還是得順著“天人感應說”的思路回答,因為本質上“天人感應說”的其中一個目的,就是用來限製皇權無限擴張的。

    皇子們也是一樣。無論朱常洛還是朱常洵,乃至其餘皇子,但凡入股了京華海貿的,每年該分多少銀子那是一分不少,而且無論是要現銀還是要明聯儲的銀票,亦或者繼續投入京華提高入股比例,高務實從來不打折扣,商業信譽可謂拉滿。

    “嗯,這事兒劉平說過。當地叛逆雖然已被平定,但畢竟長久以來缺少教化,一些蠻夷總想著或偷竊、或搶掠運抵當地開墾皇莊的各項物資,是你派出家丁清掃周邊賊寇,才讓皇莊開辟得以順利進行……做得好,朕心甚慰。”

    朱翊鈞先是聽得頻頻點頭,但聽到高務實最後這一段卻著實吃了一驚,驚疑不定地打量了高務實一眼,道:“日新,你近來……好重的殺氣。”頓了一頓,又解釋一般地補充道:“是不是最近煩心事太多了?我看上次那幾名應對災情不力的家夥,你當時也是想要殺雞儆猴來的……”

    皇上,臣以為還是應該增補閣員,否則這般下去,要不了多久,臣恐怕真要重判幾個不可……況且這還是小事,萬一因為這些原因導致臣處事過激,那就真是禍事了。”

    “啊?”朱翊鈞詫異道:“不是導致絕收?”

    “無論何種災情,最糟糕的就是導致不均……”

    “這就對了!”朱翊鈞見高務實接受,頓時笑了起來,道:“說回南洋風災,你說……這風災可有什辦法解決?”

    朱翊鈞這些年——尤其是近些天,聽“災害”、“災禍”等幾個詞已經聽麻了,現在聽說南洋皇莊也遭災,不禁有些頭大,歎息道:“這究竟是怎了,難道真是朕這些年興兵太多,以至傷了天和,因此上天降下如此多的災禍來警示朕?”

    這是有默契的:當年七下西洋是皇家獨占,後來群臣反對蜂起,現在皇家親自下場已無可能,那讓高務實這位自己的股肱之臣來做大明海商實際上的“總瓢把子”就成了皇帝眼中的最佳選擇。

    與之相應的,高務實當然也要在一些問題上投桃報李,低價運輸不過是其中一個並不起眼的小項目罷了。事實上,天家在京華的海貿活動中也是持股分紅的,而且並不集中在皇帝本人手——皇帝的確是持股的大頭,但用的是內承運司的名義,而其他天家成員也或多或少持有一定的幹股。

    高務實本想堅持增補閣員,但見朱翊鈞一臉誠摯,隻好歎了口氣,點頭道:“既然皇上堅持,那臣……遵旨。”

    朱翊鈞怔了一怔,思索著道:“受災二府之饑民恐將就食於無災之府……”說到此處,皇帝臉色一變,沉聲道:“然後這一府也要亂了。”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元輔》,方便以後閱讀大明元輔第2167章 總百揆(圓一)聯保互助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元輔第2167章 總百揆(圓一)聯保互助並對大明元輔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