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1章 小侯爺(二)12K,三合一

類別:恐怖靈異 作者:雲無風 本章:第2171章 小侯爺(二)12K,三合一

    第2171章 小侯爺(二)12K,三合一

    “我們這些高家宗親算什?總不能咱們反而成了外人吧!”

    高樟這番質問,讓高孟男有些語塞。並不是高孟男也同意這樣的話,而是道理他雖然都懂,但要說服這些小輩們卻很難。

    高務實開創的這般局麵,曆史上找不出一個模子來——他一邊在朝廷做著事實上的宰相,一邊卻又掌控著本朝之外的數個“藩國”,這是前所未有之事啊!

    他又不是誌怪小說中那些有大神通者,能夠身外化身,既然在朝廷為相,那手的“藩國”自然就隻能交給親信之人代為掌握,此乃人之常情。隻是,曆史上即便有類似局麵,這“親信”之人也無非是自家兄弟,或是多年舊屬,哪有交給妻妾打理的道理?

    如果非要做比,那高樟將黃芷汀比作呂後,恐怕就還真有幾分相似了……不,不對,高樟剛才的話並非隻把黃芷汀比作呂後,他說的是“二位嬸娘”,說的是黃芷汀與劉馨聯手。

    一個黃芷汀不足以為呂後,必須是她與劉馨聯手,這樣才能與呂後相似。

    華夏大地數千年的曆史,掌握大權的女人出現了不止一個兩個,甚至還有武那樣一位女帝存在,可為什高樟提到的是呂後,而高孟男此時也產生了類似的警覺?

    為什是呂後?又為什要黃芷汀與劉馨聯合,才能是“呂後”?

    在幾千年的中國曆史中,多數後人腦子能夠留下的太後的名字,加起來恐怕也超不過十個,這還得算上電視劇的各種貢獻。比如說羋月宣太後和光緒的“親爸爸”老佛爺,當然還有前麵提到的武——人家登基前也是先做了太後的。

    能讓人記得住而且願意稱讚的太後,在中國曆史中並不算多,原因是能幹好這活的太後太少了,幹砸了的倒有的是,而且太後們往往隻要有一點兒幹的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就會出現“一胖毀所有”的效果。

    這個世界到底已經是父係氏族社會了,必然有很多地方對女性不寬容,就更別提女政治家了。反過來說,如果停留在母係氏族社會,男人的地位也顯然是低下的,做錯了事同樣不會被寬容。

    為什特別強調女“政治家”不好當?因為女人當政容易挨罵這事兒,不僅僅是因為世人眼光的不寬容,也是因為女性麵對政治這種東西,其實本就帶著很大的先天劣勢。

    政治這東西,比較考驗理性思維和平衡利益的能力,而眾所周知的是,女性天生偏感性,相較而言更容易“跟著感覺走”,而不是冷靜地分析利弊,冷酷地隻看利弊。

    即便不被斬盡殺絕,也一定會死死壓製。沒準結果就會跟大明國內的宗王們一樣,名義上看著是有不少田地,實際上由當地衙門代管,隻在最後把折算的錢財給你,至於實權什的就別想了,一點也不會漏給你們。

    黃芷汀本人也不差,身為桂南女王一般存在的超級大土司,雖然內部麻煩不少,但廣西狼兵天下聞名,等閑也無人敢輕易招惹。

    不過,麵對這一份絕大多數人幹不好的工作,劉邦的妻子呂雉卻做得相當不錯。整個漢初,由於劉邦本人的流氓化領導以及帝製磨合期的特殊環境,導致劉邦死後的政局並不穩定。雖然異姓王都被掃幹淨了,但還有一幫老功臣呢!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女人不是孩子,會哭並不意味著就有奶吃。男人對繈褓中的孩子有較高的容忍度,是因為男人知道話都不會說的孩子根本不懂事,跟孩子講道理是自己腦抽,但由於是自己的孩子,不給吃的不行,因為孩子自己還不會覓食。

    然而呂太公的家教相當到位,因為即便並沒有過上好日子,呂雉依然日日夜夜為家操勞,幫襯劉邦,無怨無悔。必須對呂太公表達敬佩,因為他教養出了一個相夫教子、賢惠持重、任勞任怨的好女兒。

    “佐上定諸侯”,這是對蕭何的評語;“常計謀平天下”、“出六奇計,定天下”這是對張良和陳平的評語。

    這還沒有考慮劉馨。劉馨帶來南疆的劉家軍並不多,就那三千人,從兵力上不算大問題。而且她雖然有個大名鼎鼎的名將哥哥,可劉綎是朝廷大將,不是南疆大將。他的兵馬雖然也有不少屬於家丁私軍性質,但朝廷法度不是廢紙,劉綎不可能隨隨便便就把劉家軍從大明拉到南疆來武力支持妹妹。

    多年的坎坷與風霜讓呂雉漸漸通達人性,在不斷的摔打與跌倒後,她明白了一個道理:永遠不要把自己的好掛在嘴邊。感恩的,會心中有數;不感恩的,說再多也沒用,反而會惹人厭煩。

    呂澤的實力與地位,在史書中殘留下一些片段:

    “以呂後兄初起以客從,入漢為侯。還定三秦,將兵先入碭。漢王之解彭城,往從之,複發兵佐高祖定天下,功侯。”《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雖然因為呂家後來被漢功臣集團給團滅,導致大量的史實也被銷毀掩蓋,但史書中依舊能找到些許蛛絲馬跡。即便是蛛絲馬跡,也足夠震撼、足夠嚇人。

    不要在乎上麵幾個斷句的位置,要關注的是幾個關鍵點。其一,“客從”。什叫“客從”呢?就是拿出了一定的股本,有著自己的一套班子加入創業,類似於股東,而且持有的是原始股。

    至此,可以用呂後為模板來對比一下黃芷汀和劉馨的成色了。

    不過此時還沒對比她們各自家族對京華集團的影響。呂後的背後是“諸呂”,但主要是兩個哥哥,呂澤與呂釋之。這兩個人對劉邦創業集團影響極其巨大。

    然而,劉馨的力量來源本來也不在兵馬之眾。她這個秘書長一做多年,高務實絕大部分的軍、政命令都是通過她的手來下達的,還有很多層次較低的事情,是由秘書處自行商議並下達命令的,這實際上就讓她擁有了如同宰相一般的權力,足以在南疆各界建立威望。

    即便將來高務實調整定南城防務,黃芷汀、黃應聘姐弟也依舊有五萬大軍在手,這可是黃家的基本盤,高務實除非也來一場杯酒釋兵權,否則事情很難有什變化。

    其三,也是最關鍵的一件事。《侯者年表》、《項羽本紀》、《高祖本紀》、《漢書·高帝紀》在關於呂澤的史料全部被抹除後,卻都留下了一件事——因為如果這件事不留下,整個劇情就銜接不上來了。

    政治這個玩意兒,任何時刻都不能由著性子來,你得仔細評估多方力量,了解各個利益集團的關注點,滿足上中下社會三個人群的基本訴求,然後找到利益分配的最佳——或者說最能湊合的模式等等。

    然而,在高孟男乃至其他高家宗親看來,賬可不是這樣算的。現在既然要把黃芷汀和劉馨當做可能的“呂後”來提防,那怎能隻算黃應聘手的兵力呢?

    這並非偏見或者歧視,隻是天性而已。就如同小男孩你不教他,他也會鍾愛刀槍大炮飛機坦克這類玩具,而小女孩你不教她,她也會鍾愛玩偶布娃娃和各種亮晶晶的玩具。

    要知道,呂澤“居下邑(今碭縣)”,這個劉邦能站住腳的地方,離劉邦老家豐邑(今豐縣)僅僅八十,也就是40公。說明什呢?說明呂家集團並不完全從屬劉邦,不然不可能對大老板的爹不上心,或者說他把自己的爹看得要遠比大老板的爹重要!這怎可能呢?

    他們可不是搞普通創業,實在不行的話大不了散夥,老子踹了老板不幹了——他們是在造反啊,沒有回頭路的好嗎!不把大老板的爹當回事,就等於沒把自己全家人的腦袋當回事啊。可人家就這幹了,而且事後證明沒有後果。那反推一下,自然就是因為呂家並不完全從屬於劉邦,劉邦沒辦法拿這事怪罪呂家。

    可以說,因為夫妻年齡差距問題,以及男性平均壽命本就一貫不如女性的原因,劉邦縱有千般無奈,最終還是隻能托孤給自己這位媳婦兒。

    時光如流水,而女人的好時光,早已經過去了。此時的呂後,也已經快四十歲了。她明白,自家男人的心,是再也拽不回來了,但她依舊展現了她一如既往的堅強:我還有一雙兒女,還有這份家業可以經營。

    蕭何那樣的相材,所做的事叫“佐”;張良和陳平那種挽狂瀾於既倒的獻策,叫“平(定)天下”。因此可以看出,呂澤至少是跟漢初三傑平級的能力與功勞,而且隻高不低!

    按理說,禁衛軍比錦衣衛和淨軍的戰鬥力可高到不知道哪兒去了,如果這樣作比,定南第一鎮應該也遠比王宮近衛軍厲害。

    從小,劉盈這孩子就沒怎得到過父愛,因為劉邦總是三天兩頭的不見人影。幾歲的時候,自己的父親就成通緝犯了。在一場兵荒馬亂中,他和姐姐看到了父親,興奮得大喊大叫,幸福地覺得自己終於得救了。然而在自己屁股還沒有坐穩時,他就和姐姐一起被踹下了車。

    前麵所列那幾句高度雷同的史料中,非常一致的用了幾個詞:“居下邑”、“從之”、“稍收士卒”、“軍碭”。這些詞都是什意思?

    “居下邑”(今碭山縣)和“從之”,說明劉邦一無所有後,跑去投奔了這位大舅哥。千萬注意,並非是劉邦去了自己下屬的大將那,而是跑去投奔!這位大舅哥在下邑是獨立武裝,不是——至少並非完全從屬於他!

    “稍收士卒”和“軍碭”,說明劉邦到了這,才算稍微立住了腳。這個位置離項羽的老巢彭城並不遠,而且是項羽一通摧枯拉朽後少見沒打動的地方。很顯然,劉邦要是沒有呂澤在這幫他扛住項羽的一波爆發,他根本逃不回滎陽,當場就要被打出GG!

    這就是天性,沒有好壞對錯,沒有高下貴賤,也不必舉幾個特例出來反駁。這說的是整個人類種族繁衍發展中表現出來的天然趨向性。

    除了劉盈是嫡子之外,他的沛縣籍貫和他母親的政治影響,幫助他漸漸夯實了自己的太子之位。從龍的這幫功臣宿將大多起於淮泗,很多還都與呂後久識。比如夏侯嬰,如果不是從小看著這倆孩子長起來的長輩,是很難有勇氣在那種緊要關頭,在迎著劉邦拔劍破口大罵的時候依舊鐵著心要護住這倆孩子的。

    單看兩萬五千人,這個規模似乎也不算太大,不過就是兩鎮兵嘛,多大事?南疆六大警備軍合計共有22鎮,總兵力高達二十八萬(279400),這還不包括戶籍歸化製執行中實際建立起來的“預備役”,不包括正在擴充中的南洋群島幾個警備軍軍鎮,也不包括南洋艦隊的水兵,更不包括京華在大明境內的武裝家丁。

    她告訴沛縣父老,是因為我家老頭兒腦袋上總頂著雲彩,所以我才能在那原始森林中找到他。其實劉邦的很多廣告宣傳,都是自家政委呂雉一手操作出來的傑作。

    老爹當初的預言實現了,雖然經曆了如此長的時間,而且自家男人打下了天底下最大的一份家業,這是她沒有想到的。但對於呂雉而言,或許這與以前也沒多大不同,她的工作仍然是幫劉邦操持這份家業。

    因為雍齒突然叛變,劉邦最開始在豐邑各種吃癟時卻輕鬆拿下碭地,還收編了體量當時超過自己一倍的碭郡子弟兵(收五六千人),這其中的湊巧史書無載,但顯然頗有玄機。

    前麵跟他哥哥一樣“客從,擊三秦”,但中間這一句非常有意思,“奉衛呂宣王、太上皇”。呂宣王是他爹,太上皇是劉邦他爹。這呂宣王不僅排在了太上皇前麵,而且真打起來之後,太上皇和兒媳婦呂雉都被項羽抓走了,凡倒呂宣王無病無災安享天年。

    夏侯嬰叔叔將他們救了回來,但自己的老爹又再次將他們踹下了車。劉盈拍著滿身的泥土,從老爹凶狠的眼神和不停地咒罵中,他聽清楚了,原來是怕他和姐姐拖累了老爹逃跑。

    這二位如果內鬥也還罷了,但她們居然是聯盟,那就意味著最大的權利蛋糕要被她們拿走,如此高家宗親們還能分到什呢?

    隻要“京師”不在手,大義名分往往就沒你什事,成事的概率就被腰斬,甚至腳踝斬了。而至少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南疆的中樞定南城顯然是黃芷汀、劉馨二人牢牢控製在手的,如果高務實有什意外,第一時間掌握主動權的必然是她們。

    劉邦曾經在大庭廣眾之下試探過換太子的問題,可結果就像捅了馬蜂窩。他才一開口,就讓人懟得無言以對,朝中的元老們全都旗幟鮮明的站在劉盈一邊。

    再來看一下他弟弟呂釋之的功勞簿:“以呂後兄初起以客從,擊三秦。漢王入漢,而釋之還豐沛,奉衛呂宣王、太上皇。天下已平,封釋之為建成侯。”

    劉馨看起來沒有共過患難,但眾所周知她認識高務實比黃芷汀還早得多,某種程度上占了一個青梅竹馬的特殊情分——至少在外人眼中是這樣。

    但畢竟高務實去廣西名義上是被貶外放,黃芷汀那時就跟了高務實,也算是共過患難了。何況在收複安南時,她還為高務實真真切切擋過刀,這份情誼放在任何時代都不可小覷。當然,他倆徒步穿行十萬大山,共落潭底、潛行暗河等事,外人並不清楚,否則還要繼續高看一眼。

    不要認為皇上就可以想怎樣便怎樣,有這種想法並且付諸實踐的皇帝是必定幹不長的,要造反被殺,要意外身故……反正總有一條適合你。掌握最大的權利往往也意味著麵臨最大的反噬,你堅持要為所欲為,那沒兩天刀就架脖子上了,代表人物就是被霍光廢掉的傻缺劉賀。這廝從上位到被廢,前前後後不過27天。

    比如高務實的種種改革,說穿了就是以後者為主、前者為輔。先打通新航道,開辟新的利益增長點,然後借著這些到手的利益去誘導舊航道上的利益集團,讓他們稍微退出一些舊航道上的份額,集中資源去跟隨新航道。此時,高務實再將舊航道上讓出來的份額分配給底層民眾,緩和社會矛盾。

    先說第一個,接班人的性格問題。他劉邦自己豪氣幹雲,興之所至可以斬大蛇,也可以把讀書人帽子扔地上撒尿,還可以回老家淚流滿麵的唱:“大風起兮雲飛揚!”可這個兒子卻太不像個性情中人了,簡直不像老子的種!

    黃芷汀和呂後相比,早年吃過的苦肯定沒有呂後多。畢竟當時高務實是頂著高文正公嫡傳、六首狀元、皇帝發小等牛逼身份去廣西並與她結識的,而且身居廣西巡按要職,拿捏著一省官員風紀大權,各大土司等閑都不敢得罪他。

    由於劉亭長經常滿世界浪蕩,又不幹活,掙的那倆錢還不夠他自己敗的,所以呂後隻能一手事生產,一手帶兒女,親自帶著孩子們下地幹活。

    此時的劉邦經常出去平叛,後方主要就靠呂雉和蕭何。呂雉在不斷地政務處理中慢慢積累著經驗,慢慢積蓄著力量。

    又比如劉邦的鐵杆親信,封了四千六百戶的靳歙,起於宛朐的上一戰中的關鍵爆破手陳豨,這些重量級人物也都跟呂澤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

    作為一個政治家,就要像機器貓一樣,總能在關鍵時刻變出來一些東西來滿足各方麵的利益——無論你用什方法來實現。古往今來,政治家往往隻有兩種選擇:要在存量中搞重新分配,要搞開辟新航道,發現新的利益增長點,用這些增長去滿足必須滿足的利益群體。

    目前高務實可沒有和高家宗親們提過將來的定南城防務要有什變化,他們隻能按照眼前的情況來分析。那,這八千王宮近衛軍就好比漢初長安城的南軍,駐紮在大城的定南警備軍第一鎮則好比長安北軍。

    “呂後兄周呂侯,將兵居下邑,漢王從之。稍收士卒,軍碭。”《漢書·高帝紀》。

    周昌更是直接,急得嘴都磕巴了,滿臉通紅,青筋暴露地蹦出兩個字:不可!

    劉邦認為,自己的這個嫡子實在是太沒出息,子不類父,怎看怎礙眼!但劉邦在看著太子就皺眉時,卻忽略了自己就是兒子性格柔弱的始作俑者。

    不過他也有一點優勢,那就是他手頭有高務實批準擁有的兩鎮狼兵,兩鎮合計有兩萬五千人。

    他不用猶豫的地方在於,劉盈的這個舅家肯定能幫他坐穩江山,而且呂雉這個太後的政務能力肯定是加分項。但他又猶豫,呂家這一家子從媳婦到舅子們太**厲害了,萬一呂家把這外甥給一腳踢開呢?可別我費心巴拉掃平天下,結果成了給你家做嫁衣裳了。

    母子這一別,就是三年多。劉盈在青少年階段缺乏父愛,屢經大變,唯一的依靠是母親,但母親也被迫離他遠去。自己這位老爹,是個連自己孩子都不管不顧的混蛋玩意兒。

    可是問題在於,呂家的這兄妹幾個太厲害了,以至於成為了困擾劉邦人生最後幾年的頭疼事。人生豈能盡如意,呂後從劉邦創業的那一天就將自己定位成了老板娘、賢內助、大政委,而以呂後哥哥呂澤為首的呂家集團,則是劉邦定鼎天下中一個無法忽視的大分量因素。

    當然,與劉邦當時麵臨的情況類似,高淵就好比是劉盈,他本身不必擔心什,因為當娘的哪怕權力再大、實力再強,最終這些也都得留給他。

    劉邦一輩子最大的優勢就是識人用人,呂後無論從能力還是立場,還是能讓他放心的。

    啊,你特早幹嘛去了?風光時你把她忘到九霄雲外,等到大事不妙你想起她來了?隻能說以劉邦這品行,放在二十一世紀保準能被噴上熱搜第一。

    為什?因為高務實在,南疆無人敢有不軌之心,但高務實若是不在,而黃芷汀又事實上成了“太後”的話,情況就大不一樣了。那些土司們完全有理由站在她的一邊,幫助她打壓她的政敵——大家都是鄉黨嘛,咱們不支持夫人還能支持誰?這樣一來,至少十幾萬狼兵搞不好就站在了高氏宗親的對立麵。

    這樣一算起來,萬一真有那一天,黃芷汀與劉馨聯手,她們的實力比呂後隻強不弱!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元輔》,方便以後閱讀大明元輔第2171章 小侯爺(二)12K,三合一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元輔第2171章 小侯爺(二)12K,三合一並對大明元輔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