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7章 輔弼(廿四)兩難

類別:恐怖靈異 作者:雲無風 本章:第2227章 輔弼(廿四)兩難

    費爾幹納這塊寶地要如何處置?別說戚繼光好奇,在座諸位將領誰不好奇呢?

    看如今元輔的安排,伊犁第一軍被安排駐守伊犁河穀,尋常情況下肯定不會輕易離開。蒙古兩部也比較類似,鄂爾多斯部被安排在七河地區,土默特西哨將被安排在瓦剌地區,這兩部的位置一個基本和伊犁河穀平行,一個更遠在伊犁河穀以北。

    然而,費爾幹納盆地卻在伊犁河穀西南約一千六百處(直線距離八百公,但基本不可能走直線)。這也就是說,他們兩部大概也是照管不到費爾幹納盆地的。

    說實話,對於如何安排費爾幹納盆地的未來,高務實自己都很猶豫。他目前可以肯定的是,費爾幹納盆地第一要拿下來,因為這過於重要。

    遠在哥倫布近乎瘋狂地駕駛帆船闖過浩瀚的大西洋發現美洲大陸之前,人們認知的世界基本局限於歐亞大陸(除北非之外)。歐亞大陸,地球上最大的一片大陸,其承載的曆史與文明基本構成了人類曆史的主體。

    歐亞大陸即世界,這應該在新大陸被發現前大部分人的認識。如若說歐亞大陸便是整個世界,那彼時的“世界中心”又在歐亞大陸的何處呢?至少在地理層麵,中亞地區必定是世界中心所在的區域。

    對於已經被京華畫出地圖的中亞,費爾幹納盆地的一座城市基本可以被看做世界中心——它叫安集延。

    貿易造就的商路能夠帶動沿途地區的發展。曾是斯泰基人故地的安集延能夠發展壯大顯然離不開絲綢之路的開通。

    安集延建城極早,在中國先秦時代便有了一個市鎮的規模,然而終究因為沒有大規模的貿易,使其僅僅是費爾幹納盆地內一個居民聚集區。這一狀況隨著漢武帝時期張騫通西域開絲綢之路而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

    絲綢之路,漢軍斷匈奴右臂,以強大武力硬生生開辟出來的一條商路。它連接東西方,是漢商品與文化西輸的通道。絲綢之路雖名為路,實則並無固定的線路。西出漢朝玉門關後,商人基本會沿著天南南北兩路向西行進,並在中亞地區存在一定的交匯後再次分道揚鑣,向西南、西兩個方向前進。而在中亞地區的交匯處,便是安集延地區。

    貿易為安集延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自漢代開拓,絲綢之路繁榮延續近千年,直至唐朝爆發安史之亂,絲綢之路為吐蕃所占阻斷而衰弱。可以說,絲綢之路的通暢是安集延繁榮的基礎。

    那,吐蕃阻斷絲綢之路後安集延是否就此沒落了呢?並沒有。千年貿易的洗禮讓這座城市商業氣息濃鬱,雖因絲綢之路中斷而喪失了世界中心的聲望,但作為昔日世界貿易樞紐的它,還是能夠快速找到自己的位置,逐漸找到了其新的位置—地區貿易中心。

    的確,不論是強悍的吐蕃還是吐蕃崩潰後林立的小國,它們都需要貿易來滿足本國生產無法滿足的需求,而這便是安集延存在的價值。

    曆史究竟是英雄造時勢,還是時勢造英雄?隻能說相輔相成。安集延作為地區貿易中心,顯然也是一個容易出英雄的地方。太遙遠的曆史不必一一回顧,安集延最近一次出現的英雄人物,其實本書之前就曾經提到過。

    是的,此人便是成吉思汗後裔、印度莫臥兒帝國的奠基人巴布爾。巴布爾,全名紮希爾丁·**·巴布爾,此名中既包含突厥民族習慣用名“紮希爾丁”,又包含Y教常用名“**”,從此名即可看出巴布爾是一名信奉Y教的突厥化蒙古人。

    事實的確如此,巴布爾的祖上便是威震中西亞的跛子,帖木兒大帝。帖木兒縱橫中西亞,擊敗過勢不可擋的奧斯曼土耳其人,甚至一度意圖東征新建國不久的大明。然而天不假年,其死在東征的路途之上,由此令人遐想的東西兩大帝國的碰撞意外終止。

    隨著帖木兒的死亡,其開創的帖木兒帝國在子孫的瓜分下分崩離析。待巴布爾出生之時,昔日帖木兒帝國的榮耀猶如昨日黃花,根本給予不了他任何幫助。昔日帖木兒帝國的威名也無法為巴布爾的創業提供絲毫幫助,此時的他唯有依靠母係家族的根據地——安集延起家!

    作為中亞地區的貿易中心,通過貿易稅收使得巴布爾積累了大量創業資本。有了資本的巴布爾野心開始膨脹。然而彼時的中亞有給他展現的舞台嗎?並沒有!

    受沙俄壓迫而大量南下的烏茲別克部落憑借著強悍的武力,迅速獲得了對中亞地區的掌控權。麵對大大小小的烏茲別克部落武裝,巴布爾雖有心,但老虎(巴布爾有老虎之稱)再強也架不住群狼圍攻。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元輔》,方便以後閱讀大明元輔第2227章 輔弼(廿四)兩難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元輔第2227章 輔弼(廿四)兩難並對大明元輔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