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幸南京(十四)拜謁孝陵

類別:恐怖靈異 作者:雲無風 本章:第291章 幸南京(十四)拜謁孝陵

    翌日,天色未明,南京城內外已是人聲鼎沸,鼓樂齊鳴。鑒於此番皇帝拜謁孝陵,不僅是對表達他作為後世子孫對太祖皇帝的追思,更是對大明國富兵強的重要展示,因此,該有的盛大儀式自不會少。

    經過兩三日前的春雨洗禮,今日的南京已然轉晴,卻殘留了雨水的清新。在清晨的微風中,南京城的街道上,一隊隊士兵身著鮮亮的鎧甲,手持長矛和旗幟,排列成整齊的方陣,從城門一直延伸到孝陵。

    這些士兵並非護駕南下的禁衛軍,而是從南京各衛所中精挑細選出來的專業儀仗。他們打仗或許未必了得,但因為此刻個個盔明甲亮,昂首挺胸,目光堅定,至少看起來賣相甚佳,似乎也足夠彰顯大明軍隊的威武與雄壯了。

    禁衛軍當然也有,不過隻有開路的一隊五百餘人騎兵是能讓尋常人也見到的,其餘部分則分別接過了南京各處要害城防、江防。按照高務實的說法,禁衛軍作為朝廷直屬的野戰軍,本職就是打仗用的,儀仗上用不著他們。

    至於開路的五百騎兵,那是高務實的保險手段。換句話說,就算這支規模數以萬計的儀仗兵忽然集體吃錯藥,全都莫名其妙的反了,那不頂用。這五百騎兵足夠把皇上安全送回南京城,置於禁衛軍的護衛之下。

    隨著太陽緩緩升起,朱翊鈞在高務實的陪同下,由皇宮出發前往孝陵。皇帝車駕由十六匹駿馬牽引,車身雕刻著龍紋,金碧輝煌,象征著至高無上的皇權。車駕前方,是一隊隊手持金瓜、斧鉞的儀仗隊,他們步伐整齊,神情肅穆,彰顯著皇家的威嚴。

    沿途的百姓紛紛跪拜在道路兩旁,山呼萬歲,聲震雲霄。朱翊鈞端坐在車駕之中,麵帶微笑,向兩旁的百姓揮手致意。他知道,這是他展示自己文治武功、穩固皇權的絕佳機會。

    萬曆朝毫無疑問的頭號重臣,太傅太子太師中極殿大學士兼戶部尚書靖國公高務實也在禦車之上,就站在皇帝左手位置。這個位置,意味著文臣之中的“班首重臣”。在皇帝右手位置站著的,則是魏國公徐弘基,代表武臣勳貴之中的班首重臣。

    其實魏國公在靖難之役後從來不算武臣班首,不過今日不必尋常,因此皇帝欽定了讓魏國公站在這個位置。

    這位魏國公並不是高務實早年捧起來的那位(見本書第一卷),但正常來講他也要承高務實當年的情。

    當時還是隆慶末年,高拱剛剛起複回京,正巧南京魏國公的承襲出了點小問題,時任魏國公徐鵬舉有廢長立幼的心思,因此玩了點小手段。高務實因為種種原因,選擇使人揭破了此事,最終徐鵬舉被罰,驚懼交加之下很快病死,徐邦瑞成功襲爵。

    徐邦瑞於隆慶六年四月丙寅襲魏國公爵位,萬曆二年任南京中軍都督府僉書,按照慣例慢慢升官,做到南京守備勳臣,但在萬曆十七年就病死了。

    然後是徐維誌,即徐邦瑞之子(一作徐繼誌),他於萬曆十七年九月丙寅襲魏國公爵位,萬曆十九年正月己酉協守南京兼領後府,也就是通常所謂的南京守備勳臣或者“外守備”。可惜這位身體也不太好,僅僅四年之後,於萬曆二十一年八月癸未病死。

    這樣就到了今日這位魏國公了:徐弘基。他是徐維誌之子,於萬曆二十三年七月己亥襲魏國公爵位,任後軍都督府僉書——注意,不是南京守備勳臣。甚至因為襲爵時剛剛成年,實在過於年輕,所以至今也沒做到南京守備勳臣。

    在原曆史上,他是在萬曆三十五年開始協守南京領後府的,在萬曆三十七年四月還兼提督操江。一直到天啟元年,他才以疾辭任,又加太子太保。崇禎十四年複守南京,加太傅,後卒,諡莊武。

    這位魏國公雖然看似混得不錯,但說這些大家想必也無感,那不如這樣說:他就是後來那位打開南京城門,向韃清投降的魏國公徐文爵……之父。

    雖然原曆史上大明的完蛋是因為內部各種操蛋事太多引起的並發症,南京失陷之前江北全丟,史可法都殉國了,這時按理說強揪著一個並無多少實權的魏國公徐文爵罵,好像也沒多大意義。

    但是,高務實依舊十分鄙薄此人,大明養你們徐家在南京當了兩百多年的土皇帝,南京失陷時你作為徐家話事人,即便拿不出任何挽救危亡的手段,至少也應該有一死報君恩的堅定,結果就這?養你還不如養條狗,狗都比你有誌氣。

    因為這個關係,雖然原曆史上的徐弘基好像沒什大問題,但高務實成見在先,覺得此公教子如此,自己想必也強不到哪去,隻是生逢其時,沒碰上生死考驗罷了。

    書歸正傳。皇帝車駕緩緩駛入孝陵,陵園內早已是莊嚴肅穆。陵園的入口處,是一座巨大的石牌坊,上麵刻著“孝陵”兩個大字,蒼勁有力。牌坊之後,是一條長長的神道,兩側排列著石人石獸,形態各異,栩栩如生。

    到了這,聖駕駐蹕,皇帝在高務實、徐弘基的攙扶下下了車來,與陪駕眾臣按照次序魚貫而入。相應的一些繁瑣禮儀,此處按下不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等君臣就位,儀式正式開始。禮部尚書於慎行再次充當司儀,高聲宣讀祭禮流程。他雖然年邁,但因為皇陵修建之時就考慮到了收音問題,此刻卻也顯得聲音洪亮,一句句話都回蕩在廣場上空。

    首先是奏樂獻舞,各類相應曲目聲震四野,響徹雲霄。樂師們演奏得鏗鏘有力,展現了大明朝的繁榮昌盛。

    隨後,朱翊鈞在高務實與徐弘基的引導下,緩緩走向祭台。他手持祭文,麵向太祖陵寢,心中默念著……大概是對太祖的敬仰與感激之類的話。當他正式宣讀祭文時,全場靜默,隻聽得見他的聲音在廣場上空回蕩。

    “朕以涼薄,得承大統,禦極以來,夙夜勤謹,唯恐祖宗英明受損,百姓生計維艱。今親至孝陵,秉虔誠之心,恭祭我大明太祖高皇帝之靈。

    太祖皇帝開創肇始,奠萬世之基,功高蓋世,德被四海。朕承太祖之遺訓,禦極天下已三十載,夙興夜寐,矢誌不渝,文治武功,皆有所成。”

    “朕聞安邦以文,因之開海通商,故萬國來朝,物產豐饒;勸課農桑,故百姓安樂,五穀豐登;扶植工商,故百業興旺,國庫充盈;改革驛路,故萬道順暢,信息通達。此皆太祖皇帝之遺澤,亦朕辛勤恭謹之所報也。”

    “又聞定國在武,因之收複安南,南疆重歸版圖;北定蒙古,草原得以安寧;痛擊倭寇,海疆再無烽煙;光複西域,胡虜不敢正視;接納朝鮮,天朝之所威光!此皆太祖蓋世武功之所承,亦朕繼往開來之所報也。”

    “朕知今日功成,皆賴祖宗庇佑,群臣輔佐,百姓擁戴。故於今日清明,率百官拜謁孝陵,緬太祖皇帝之功德,告列祖列宗之英靈,彰大明之國威,勵後世之兒孫。

    願朕子孫,勿忘祖宗創業之艱難;願朕臣工,勿忘讀書習武之本念;願朕百姓,勿忘巍巍華夏之正朔!念茲在茲,殷之切之,其言其心,俱在此中。”

    祭文宣讀完畢,朱翊鈞將祭文放在祭壇上的火盆中焚燒,象征著將他的祭言傳遞給太祖皇帝的在天之靈。隨後,他再次跪拜,全場的文武百官和士兵也跟著跪拜,場麵莊嚴肅穆,令人動容。接著,是獻牲、焚香、敬酒等儀式,每一步都嚴格按照禮製進行,無一不體現出這場拜謁孝陵儀式的重大政治意涵。

    與孔廟事件不同,此次拜謁儀式結束後,朱翊鈞沒有“多生事端”,而是在高務實、徐弘基的陪同下,依禮緩緩離開了孝陵。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元輔》,方便以後閱讀大明元輔第291章 幸南京(十四)拜謁孝陵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元輔第291章 幸南京(十四)拜謁孝陵並對大明元輔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