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五章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歐水蘇 本章:第六百九十五章

    第六百九十五章

    沈康笑著指著上麵的圖像,道“這個東西名叫馬鈴薯,還有這一種,叫做玉米也叫玉蜀黍,都是產量極高又容易種植的糧食,如果可以引進到我大明廣泛推廣種植,應該可以為百姓造福。”

    根據史料記載,土豆是在萬曆年間才傳入中國,而玉米最早的記載,是在嘉靖三十四年成書的“鞏縣傳”之中。

    劉源疑惑的問“你竟然會番邦文字”

    沈康笑著道“略知一二,隻能看懂大概,其餘的隻能靠猜測一二分。”

    劉源點了點頭,並沒有去糾結沈康為什能夠看懂英文,隻是思索了一會兒,道“若是能夠重開海市,便可交易種子,先在一定規模內試行種植,如果真的有效,再在全國範圍推廣,這個過程怎也要年。”

    沈康笑著點點頭,道“然而這些辦法,隻能延緩百姓饑餓問題,卻不能徹底將大明的經濟救活。”

    劉源笑著捋捋胡須,道“你有何高見”

    沈康略微皺皺眉,躊躇著不知該如何開口。

    劉源笑了笑,舉起身前的茶杯,道“嘉靖十年時,桂萼曾經提出了“一條鞭法”,上一次你交給我的時文中曾經提起過,應該是抱持讚同觀點的吧”

    沈康笑了笑,回答道“先生真是見微知著,學生是既讚同也不讚同。”

    劉源放下茶杯,淡然的看向他,道“那便說說你的看法吧。”

    一條鞭法規定把各州縣的田賦、徭役以及其他雜征總為一條,合並征收銀兩,按畝折算繳納。這樣大大簡化了稅製,方便征收稅款。同時使地方官員難於作弊,進而增加財政收入。

    從曆史進程來看,“一條鞭法”上承唐代的兩稅法下啟清代的攤丁入畝,是中國曆史上具有深遠曆史影響的一次社會變革。既是明代社會矛盾激化的被動之舉,也是中國古代商品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的主動選擇。

    沈康點點頭,道“一條鞭法是江南地區百餘年各種賦役製度改革的結果,所以,不可控製的是,其自身便具有適合江南地區的特點,若是一成不變的推行至整個大明,必然會引發矛盾,直接受到影響的,最終還是落在百姓身上。”

    劉源略微點點頭,道“說下去。”

    沈康接著道“一條鞭法原以征銀入官、取用於官,但一條鞭法施行後,並沒有達到消除雜役之害的目的。反而成為了增加徭役稅收的名目,是以增加百姓負擔。其二便是火耗問題,因稅法規定納銀,而銀兩熔鑄過程就產生了所謂“火耗”。火耗成為地方聚斂的一個巧妙的手段,也成為納稅人沉重的負擔。最後一點,官方兩稅收的是白銀。民間在交稅的時候會將穀物等產出折算成銀子,所以要在繳納兩稅的時候集中向商人兌換,而商人借此將銀價抬高,便是造成了銀貴穀賤的下場。”

    沈康頓了頓,道“若是南北稅收分行兩政,便可避免南橘北枳的現象。學生認為,一條鞭法還需完善,待到完善以後,將大大提高民生,朝廷也能緩解財政問題。”

    劉源笑著道“你說的沒錯,得空先將這些寫作文章,待到以後,時機成熟之時再奉於君王前吧。”

    這日的沈康隻是認為劉源隨口說說而已,但萬萬沒想到,等到他真正踏入大明朝堂以後,竟然鮮少能如今時今日一般,安靜的去思考這些民生以及學術問題,而是終日纏繞在官場鬥爭當中。

    在這些鬥爭當中,他不敢行差踏錯一步,因為每走錯一步不但牽連自身,更要牽連無數有辜無辜的官員百姓。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寒士》,方便以後閱讀大明寒士第六百九十五章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寒士第六百九十五章並對大明寒士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