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非我族類(一)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龍湖獨釣 本章:第三十三章 非我族類(一)

    霸府

    瀚水流過白狼山,蜿蜒北上,經過柳城與龍城後,在大棘城打個圈,轉而流向東方,注入渤海之中。

    在白狼山這一段,叫做白狼水。

    此地水草豐茂,最是適合放牧,當初三郡烏桓以白狼山為基地,稱雄遼東,如今早已經被雨打風吹去。獵擊飛騎在白狼水畔歇息著,眾騎士摘下馬鞍,將戰馬飲飽,順便蓄養著馬力。

    張伯辰摘下鎧甲,坐在大樹之下。穿越盧龍塞,至今已有一個多月。按照地域劃分,遼水以西均是遼西之地。然而由於段部與慕容部世代承襲遼西公與遼東公的爵位,所以又稱段部的轄境為遼西,慕容部的轄境為遼東。

    是以此地雖然地理上屬於遼西,仍然被稱為遼東。

    一個多月的經曆,讓張伯辰不得不感歎,遼東實在是地廣人稀。縱馬數百未必能見到一人。山中更是草深林密、野獸叢生。在石趙大軍的壓迫之下,遼東全境堅壁清野,為數不多的開荒之地,也被一把火燒個精光。

    在各地穿插過程中,張伯辰與麾下獵擊飛騎秉承“遇弱則擊,遇強則避”的原則,掠奪了不少糧食,總算沒有餓死在在荒郊野外。

    這般下去總不是辦法,所尋求的時機也一直沒有出現,石趙大軍的威壓卻越來越重。據斥候營帶來的消息,大趙皇帝石季龍率領的三萬“龍騰中郎”在三日前穿過盧龍塞進入遼東,遼西九郡四十八城,大半已經叛變。

    據右長史徐可的分析,整個遼東還在慕容皇手中的城池不會超過十座。

    形勢嚴峻如廝,眾人歇息之後,張伯辰也準備遠遠避開大趙主力。畢竟哪怕獵擊飛騎單兵再強,也隻有不到四百人,若要與石趙大軍交鋒,無異於以卵擊石。

    物質上的困難還好補充,最大的危機來自於精神上的折磨。

    禿發狐雍早前帶回消息,北平太守陽裕在徐無城投降趙國鎮軍將軍郭太與鎮東將軍麻秋,二人原本尾隨追殺段遼,得到陽裕的投誠,便趁勢在徐無城駐紮了下來。

    太原郭氏一門在趙國權勢非常,郭敬為襄陽監軍、郭殷官至尚書、郭敖乃尚書左仆射,而郭太身為鎮軍將軍,二十餘年來一直在大趙軍中效力,雖無驚之功,亦是兢兢業業,是不可多得的沙場宿將。

    鎮東將軍麻秋作為後起之秀,也是深受趙國王石季龍的信任。

    二人原本尾隨追殺段遼,為陽裕投誠所阻,卻是被支雄麾下書生陳翔搶占先機,於無終山下,截殺三千餘人,俘獲段遼母親與妻子,立下大的功勞。隻有段遼、段蘭以及慕容翰等寥寥數人逃離。

    張伯辰將遼西突騎改編為獵擊飛騎,乃是為了加強掌控。但是這些人的家眷畢竟都在令支城中,為了軍心安定,他並沒有將段遼逃離令支城的消息告知眾軍,隻有徐可、高烈、禿發狐雍等寥寥數人得知。

    但是大軍孤懸在外得不到有效補充,難免會讓士卒心中有想法。

    張伯辰揉了揉額頭,這實在是個傷腦筋的難題。

    進退維穀,的便是他目前的處境。

    投降趙國石季龍,便是將自己的命運放在別人的手上;在遼東用人之際投降慕容皝,雖然遭遇比前者稍好。卻無法讓麾下眾人信服。不得不,投降也是一門技術活。能在不斷投降的過程中壯大的,多數都是不可一世的梟雄。

    很明顯,他張伯辰不是。

    這點騎兵,進擊無法吃掉敵方主力,守城更是等同於送死。若是不投誠,唯一的下場便是躲進深山做土匪。就像後世張少帥他爹一般,一步一個腳印在這東北之地混出眉目。

    如今謠言紛傳,段遼具體下場如何,誰也拿不定主意。

    有人他已經死於亂軍之中,有的則他已經投靠石季龍。還有的斥候帶回來消息,是主公已經安全進入密雲山中休養生息,眾口交錯,莫衷一是。在這樣的處境之下,每一步都意味著生死存亡,讓他不得不慎重對待。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霸府》,方便以後閱讀霸府第三十三章 非我族類(一)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霸府第三十三章 非我族類(一)並對霸府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