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潁川陳氏(二)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龍湖獨釣 本章:第八章 潁川陳氏(二)

    霸府

    陳琯麵色凝重,方才為了保護家眷,他留下三十餘青壯一起斷後,如今隻剩下不到十個人。若非眼前年輕人及時出手相救,隻怕他們都要被留在此處。若果真如此,潁川陳氏便算是被斷了血脈了。他輕輕拍打著戰馬,焦急地向前追去,隻希望家眷們不會受到伏擊。

    陳濤似乎沒有受到追殺的影響,一路上饒有興趣地盯著張伯辰。樹林中射殺趙軍頭領的景象給他帶來的震撼有點大,讓他到現在還沒有完全消化。

    “張兄,這一手出神入化的箭術,若不用來殺敵,著實有些可惜。若是能夠安然無恙地到達江東,咱們前往參軍如何?中原淪陷在異族之手,我這心中總是不服氣。總有一日,老子會與眾家兒郎一起殺回中原。好男兒總要血戰疆場、馬革屍還,方不負來世上走一遭!”

    “張兄,我觀你神采內斂,相貌不凡,不是一般的寒門可比。你自稱來自幽州,卻不知道出自何門?據我所知,幽州隻有範陽張氏乃是一等門第,難道你竟是前朝張司空的後裔?”

    “張兄,張司空乃是前漢留侯張良後裔,想那留侯先輩五代為韓王之相,張家亦是出身潁川城父,隻是子孫繁衍,才有了範陽的分支。以此看來,張兄卻與我陳氏有桑梓之誼。”

    “張兄,據我所知,範陽張氏如今的家主乃是張輿,早在永嘉初便南渡江左,你怎會到現在才南遷?石季龍去年從幽州攻打遼西,恐怕幽州的形勢也是嚴峻,張兄能夠逃到這,真是要得。換做是我,隻怕早就被胡人攔了下來。”

    陳濤的話匣子一旦打開,頓時如大江之水滔滔不絕。然而在一旁的張伯辰卻不斷皺著眉頭。在他貧乏的曆史知識,範陽最著名的世家當然是範陽盧氏,當初在段遼手下擔任左長史的盧諶便是出自這個家族。

    他卻不知道,範陽竟然還有一個張氏,不但在西晉時代出來一個什司空,居然還是西漢留侯張良的後裔。這實在是有意思的很。他撇過頭,看向陳濤道:“張司空是誰?我不認識。”

    “什?你你出自範陽,但是你不認識張司空?”陳濤瞪大著眼睛,不由地勒住韁繩,看向張伯辰道:“張兄,我與你坦誠相見,你就沒必要故意隱瞞了吧?”

    張伯辰皺著眉頭,見到陳濤一臉慍怒,沉思片刻後,有些遲疑地道:“陳兄所的張司空,是否便是張華?”

    他之所以知道張華這個人,乃是因為在西晉短短幾十年的壽命中,張華是為數不多的一一位驚才絕豔的人物。這個人博學之深厚,才氣之縱橫,就如同曹子建之於三國,李太白之於盛唐,蘇東坡之於北宋。

    張伯辰還記得當初外出遊玩的時候,隨身攜帶一本《山海經》用來打發時間。《山海經》看完後,他又發掘出一本《博物誌》,兩本書中記載的都是神話誌怪傳。

    《博物誌》的作者便是張華。這個人不但博聞強識,而且書法也厲害,寫詩也牛逼。讓他對張華印象深刻的不僅是《博物誌》,還有高中時期語文課本中學習的《滕王閣序》中的一句話:

    物華寶,龍光射牛鬥之墟;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

    前半句便是出自張華身上的典故。當初吳國還未滅亡之時,鬥宿與牛宿之間經常會有紫氣出現。望氣者都認為這種象象征著吳國正是強大的時候,不可征伐,隻有張華不以為然。

    吳國平定後,紫氣更加明顯。張華聽豫章人雷煥精通讖緯象,就邀請雷煥與他一同前往。隻見牛鬥之間紫氣充盈,更有光華閃爍其中,便問他道:“這種象是吉是凶?”

    雷煥回答道:“這是寶劍的精氣上徹於,能見到紫氣的人,不會是一般的人物。”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霸府》,方便以後閱讀霸府第八章 潁川陳氏(二)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霸府第八章 潁川陳氏(二)並對霸府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