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獻計代嫁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款款 本章:第二百一十六章 獻計代嫁

    黑黝黝的夜像一張網籠置著暮城,消息迅速地蔓延著傳向了關內諸地。一切都仿佛岌岌可危,人們在這片黑暗顫抖著。

    深夜,暮城縣令府燈火通明,梁王與群臣徹夜長談著政事。明前主動來到了議事廳。稟報後,明前走進正堂向梁王和眾人施禮。施禮完畢,她烏黑的眼睛掃視著梁王和群臣,客氣地道:“殿下,我聽了此事,特意來問候梁王。”

    梁王看著她神色緩和了,克製住內心的焦慮。他對她含笑:“不必擔心,一切事都會解決的,一定能妥善解決。”

    恐怕正好相反吧,沒有商量出任何解決辦法。明前已經知道了所有事。她漆黑的目光在梁王的臉上一轉。心暗歎。皇上在北疆出事,無論事情與梁王父子有沒有關係,都跑不了他們的責任與罪過。他們與皇上本就不睦,現在更加不清道不明了,直臨死路。更不用怎解決此事了。這件事一下子打破了梁王父子的多年籌謀。

    大堂還有錦衣衛指揮使崔憫、同知劉春和幾名千戶。甚至連李執山和劉少信劉司設都來了。此刻人們暫時放下了前嫌,與北疆朝廷共同商議。人們都緊鎖眉頭,未商議出個妥善辦法。現在形勢還真成了最險惡的局中局,困中困。成了最難解的局勢了。大家知道明前是來安慰眾人的,都麵帶苦笑不語。

    明前左右看著滿室人們,忽然朗聲:“大家勿急。我倒是有一計,想獻於梁王。我們可以將計就計,使一個‘引蛇出洞、圍吳救趙’之計。”

    一時間滿堂皆靜,所有人轉向看著範明前。

    明前坦然無懼,漆黑的眼神回望著眾人,眉宇透出了一絲神采。聲音柔和,卻直指人心:“諸位都知道,現在恐怕已到了最壞的局勢了。韃靼軍圍困住皇上,狹子以令諸候。他們可以殺掉皇上,也可以和談索償。進可以覆滅大明江山,退可以索取千萬銀兩歲貢,現在已經是重演‘靖康之恥’,大廈將傾了。所以當務之急,是在全下人沒反應過來前,改變這個局麵。”

    “那,梁王和崔大人要不要馬上出兵救皇上?這是個難題。”明前的眼光微微滾動,有些戲謔地從梁王朱原顯和崔憫臉上滾過去。使兩人暗自心驚。藩王和指揮使神色沉重,麵無表情。一個負手望向外麵黑夜,一個低頭看著自己雪白的雙袖,並沒有答話。許規和劉春等人倒是目不轉睛地盯著明前,眼光有些閃爍,心情有些跳躍。這少女真的有幾分敏銳的政治觸覺,更重要的她膽大包,敢打破這個沉默,出一個大實話。

    明前又向眾人莞爾一笑:“看我的傻話。救皇上與水火之間,是每個臣子必做之事。怎能不救呢?”

    “北疆藩王是國之親王,是皇上的親堂弟,朱氏子孫。雖然被皇上多有誤會,但此刻皇上遇險,又在北疆地界,虎敕關也距這最近,全大明的關注點已經集匯於此。如果不去救援,正好證明了有謀逆反判之心。不去救援是無法向大明朝朝廷、君臣和百姓們交待的。藩王需要的是‘道義’兩字,做人做事要符合道義,才是明君明主。明知主君有難而不救,他絕對不能犯這種低劣的錯誤。”

    “至於崔大人,更是皇帝一手破格提撥的心腹重臣,對崔大人父子有知遇之恩。主君蒙難之際,三道金牌聖旨催著救命,不去拚死地護衛皇上,簡直是不仁不義的造反之舉。於是,兩個人與情與理都要救皇上,女子也相信兩位大人是這種講道義仁義的人。”

    她出來了。言語懇切,話語平淡,悠悠然地出了人們的心理話。如輕拂去了一層蒙在人們心頭的紗霧。許規許大先生和劉春都有點佩服得看著她,此時此刻,也隻有她這位大姐敢出來大實話。

    梁王朱原顯和崔憫都麵色微變,側臉看她。但還是沉住氣沒出聲。

    明前侃侃而談:“但是現在,皇帝已經淪陷敵手,誰也不知三道聖旨是真是假。而且皇上與韃靼人和談,誰也不知道會談成什結局。這結局也許會以錢換平安,永世交好;也許會談判破局,國破家亡;也許還會使出陰謀鬼計,把心底的宿怨發泄在別人身上。他們也許會借著皇帝之手鏟除掉北疆王這個眼中釘肉中刺。所以,梁王不救援是不講道義有背叛心,冒然去救援也許會送死。一方麵是仁義,一方麵是險惡。梁王殿下就是考慮到了方方麵麵,才如此為難的。”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不識明珠不識君》,方便以後閱讀不識明珠不識君第二百一十六章 獻計代嫁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不識明珠不識君第二百一十六章 獻計代嫁並對不識明珠不識君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