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 調整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二子從周 本章: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 調整

    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調整

    不過無數的腦殘粉立刻跳出來給蘇油洗地:

    北廷前後兩道國書,與東廷那一道國書,曆史上記錄的,是抵達汴京,收入鴻臚寺的時間。

    而國家大事,之前肯定存在來往磋商。

    由此推斷,遼朝國書發出的時間,理應遠在丁亥日之前,而從河北發往汴京的電報,肯定也遠在丁亥日前。

    故而不能按照國書到達之日開始算,應該從國書發出之日,或者抵達雄州之日開始算。

    要這樣論,則大宋征伐幽雲,並非不合道義,也沒有瑕疵,最多算是“靈活處置”。

    司徒一輩子講究規矩,推崇製度,他那封信,正是他維護綱常,且對製度奉行不悖的明證!

    否則收複幽雲,大宋需要遼國的什勞什子“授權”?

    笑話,那本來就是後周柴榮,大宋太祖以下,曆代華夏君主畢生追求的目標!

    十二月,庚子,麟府首開戰場,折可適、折克行帥火山、保德、岢嵐、寧化四軍出六蕃嶺,克神武。

    壬戌,遼西北路招討司使,雲內州城守蕭古,發布討逆檄文,表示自己世為遼國忠臣,絕不附逆,堅決執行東北二廷命令,攜雲內州滿城軍民,以及招討司帳下諸部族部帳“歸正”,喜迎種諤、種誼大軍入駐。

    二種的大軍過了雲內州後,一路狂飆突進,連克東勝、河濱、振武、豐、德兩州,一月不到,兵鋒直抵長城外白道阪。

    甲子,折可適在石碣穀大敗耶律淳的朔州方麵軍,徹底敲開了桑幹河通道。

    與此同時,種誼在白道阪大敗大同方麵派來的援軍,突進長城。

    春,正月,辛未,二折沿著桑幹河源一路東下,連克兩大重鎮朔州、河陰,抵達龍首山下大同府的南大門應州。

    而二種則沿長城東進,抵達焦山。

    西軍南北兩路,對“西遼”的首都大同府的合圍之勢已成。

    在這個時代,大軍要配合得如此周密,隻有一種可能,那就是變數極小,速度極快,抵抗極弱。

    大同府方麵有皇太叔的七萬大軍,但是自宋軍出擊以來,幾乎毫無抵抗。

    種誼和折可適,兩家中年一代的“將種”,如今已然成了軍中骨幹。

    關鍵還文武兼姿。

    種誼鎮守九原,讓河套成為糧倉馬場,煤鐵基地。當地百姓衣食無憂,各路蕃部紛紛來投,曾孝寬就曾大讚種誼:“得八郎,足勝精兵二十萬。”

    折可適拓西安州建設寨堡,先開懷德、安興、定戎三處鹽池,歲得鹽七十萬石,再以鹽業之利支持軍事之用,“民間不知其役”,而軍事設施已經完工。

    朝廷任折可適為東上閣門使,洛州防禦使,涇原路副使,一路升到西安州知州,安撫使。

    在州七年政績頗豐,不但軍政兩興,還大大減輕當地老百姓負擔,深得老百姓擁戴,甚至畫像生祠之。

    兩路大軍自平夏之後,便一直養精蓄銳,此時二虎爭食,勢不可當。

    一人三馬的火力騎軍,非西遼太上皇二京鄉丁可抗。

    就在麟府九原發兵的時候,河北方麵,蘇油也開始行動,按照自己和趙煦事先說好,四路都轉運司不會固定治所的約定,抵達霸州坐鎮。

    部隊在文安窪集結,然後搭乘火輪船,以內河炮艇為水路前鋒,從界河出發,依循著桑幹河主流,分作兩隊,相互呼應著,朝析津府進發。

    而另一路則由龍海生的海軍護送至灤河口,還是一樣的套路,沿灤河朝北安州進發,準備包抄析津府的後路。

    三路大軍指揮都是名將,永定河方麵軍指揮是李純元,桑幹河方麵軍指揮是曹南,灤河方麵軍指揮是折可大。

    而三人手下的配置也堪稱豪華。

    李純元自領天雄軍,其下歸德軍田守忠、武寧軍範龍山、彰武軍種師道。

    曹南自領破虜軍,其下建雄軍韋昭、天平軍種師中、安**姚麟。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蘇廚》,方便以後閱讀蘇廚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 調整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蘇廚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 調整並對蘇廚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