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九章 德國工人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子月七 本章:第一四九章 德國工人

    杜塞爾多夫,位於德國魯爾重工業區的中心,有魯爾區的“辦公桌”之稱。

    二戰中,盟軍飛機持續轟炸杜塞爾多夫,使得杜塞爾多夫幾乎被夷為平地。1945年4月18日,美軍第97步兵師輕易占領杜塞爾多夫,沒有遭到德國有組織的抵抗。至今年2月,杜塞爾多夫成了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的首府。

    杜塞爾多夫的工業以鋼鐵、煤炭、化工、汽車、電機、玻璃、精密儀器、紡織、造紙等為主,後世德國著名的西馬克、曼內斯曼、費巴、漢高等大型公司的總部就設在這。

    黃延義一行人在英軍中校瓊斯的陪同下,乘坐一隊吉普車巡行在杜塞爾多夫的街道上。

    盡管杜塞爾多夫的市政設施經過了將近一年的修複,但沿街仍然能看到累累的彈坑,堆積如山的瓦礫,城市電纜還耷拉在電線杆上,部分街道的自來水管也被炸斷,翹出了地麵,這種景象說明鎮上還有許多地方沒有恢複供水和供電。

    沿街可以看到不少工人和婦女,大夏天的還裹著舊風衣,失魂般地遊走在廢墟周圍,他們企圖在廢墟發現有什遺留的可用物件,其實這些廢墟已經被扒拉了好幾遍。

    黃延義在巴黎和法國臨時政府簽定了石油許可協議後,於8月9日抵達比勒費爾德,和英國占領軍副司令布賴恩中將簽署了一份“勞務輸出”協議,然後於10乘飛機抵達了杜塞爾多夫。布賴恩中將委任瓊斯中校為“勞務輸出”計劃聯絡人,負責協助黃延義在英國占領區內招募工人。

    “勞務輸出”協議大致內容為,黃氏企業接受英國占領區內的德國工人(含工程師、醫生、教師等)上限為3萬人,每名德國工人可攜帶不超過4名家屬隨行出境,占領軍司令部從輸出的德國工人工資中抽取20%作為“勞務輸出”秩序管理費。這些工人由英國占領軍的船隻負責運送至砂勞越,運費由黃氏企業承擔。協議期限為5年。

    這份“勞務輸出協議”,黃延義和占領軍司令部雙方都比較滿意。

    吉普車隊開進了杜塞爾多夫鎮靠近萊茵河邊的西馬克公司,西馬克公司目前處於停產狀態,隻有數十名工人在清理廠區內的廢墟。

    西馬克公司成立於1871年,總部設在杜塞爾多夫,是一家大型冶金設備製造企業,主要從事鋼鐵、鋁等金屬冶煉和軋製設備的製造、以及技術研究。

    西馬克公司在二戰中受到了盟軍轟炸機的重點“照顧”,廠房等建築物均被炸成了廢墟。

    “戰後,我們派德國工人把這的廢墟大致清理了一遍,廢墟的冶金以及軋機製造設備都是笨重的金屬物件,在空襲中損壞得不算太嚴重,經過簡單修複後,大部分設

    備都能繼續使用。”瓊斯中校和西馬克公司的英軍看守隊長陪同黃延義走在廠區的道路上,看守隊長向黃延義仔細介紹著。

    瓊斯中校還有一項任務,就是代表占領軍向黃延義推銷占領區內的一些舊設備,占領軍司令部的要求不高,隻要這些舊設備賣出的價格比廢鋼高一點就行。

    戰爭結束後,盟軍開始拆除德國的工業設備,不過德國的這些普通鋼鐵冶煉、機械製造設備,驕傲的英國人基本看不上,如果把它們運回到英國去,還要搭上一筆不菲的運費,所以這些設備目前都堆放在露天,任憑風吹雨淋。

    “今年1月,盟軍控製委員會通過了一項有限恢複德國鋼鐵生產的條例,允許德國恢複部分鋼鐵冶煉,條例設定的最大鋼鐵產量為每年580萬噸,相當於戰前生產水平的25%。3月份,盟軍控製委員會又通過了一項限製德國汽車生產條例,德國的汽車總產量要限製在戰前的10%,而德國的鋼鐵企業大部分都位於我們英國的占領區內,所以在我們占領區內,汽車工人和鋼鐵工人的失業率最高,這兩類工人,目前最容易招募。”瓊斯介紹道。

    “鋼鐵工人倒是我需要的,至於汽車工人嘛,說實在的,我還沒有辦一家汽車製造廠的想法。”黃延義說道。

    “據我所知,亞洲沒有幾家生產汽車的工廠,如今日本也被限製了工業生產,正是亞洲汽車市場的空窗期,你何不嚐試著在砂勞越辦一家汽車廠呢?”

    “,說起來容易,辦起來難啊,一家汽車製造廠,其產業鏈延伸的太長,從車架、發動機、車片、橡膠輪胎,到汽車玻璃、油漆等等,可能需要幾十家工廠的產品,才能拚造出一輛完整的汽車來,總投資可能要上億美元,這項工程太過龐大,我認為還是謹慎些為好。”黃延義搖了搖頭。

    “我不讚同你的說法,辦一家汽車廠,為什要所有的部件都由自己生產呢?有些部件你可以委托其它廠家生產,你隻需要製定委托生產的產品規格和質量標準就可以了。”

    “你應該知道目前東南亞地區的工業水平,那基本沒有汽車零部件配套企業,在東南亞地區辦汽車廠,還真的需要自己生產所有的零部件。”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南洋石油大亨》,方便以後閱讀南洋石油大亨第一四九章 德國工人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南洋石油大亨第一四九章 德國工人並對南洋石油大亨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