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四二章 普賢菩薩講佛法 順治吞藥為出家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翩然一鶴 本章:第一零四二章 普賢菩薩講佛法 順治吞藥為出家

    您可以在百度搜索“孤臣 搜書網()”查找最新章節!

    順治遵照普賢菩薩的話,恭恭敬敬地席地而坐,坐在舍身崖的山頂上。

    普賢菩薩騎著六牙靈象,立在虛空說:“你從降世時起,就是個至情至性的人,這樣的性格好處是重感情,同情別人,推己及人,對眾生慈悲,這是成佛的慧根!但壞處是,善惡太分明,感情放不下,癡情反被癡情誤!你嘴說放下了董小宛,心卻還有一絲牽掛,唯有萬緣放下,才能成佛,我今天就點化你幾句。”

    順治恭恭敬敬地靜聽,連連點頭,傅達禮和了塵和尚也聽得入神。

    普賢菩薩說:“你的原身是第一位古佛、拘留孫佛的一滴慈悲眾生的眼淚,是純陽之物,機緣巧合,落入娑婆世界,被一隻修煉千年的雌蚌精吞在肚。雌蚌精熱得受不了,就用自己苦苦修煉的內丹去融化它,卻不想陰陽調和,誕生了你--靈珠子。雌蚌精也因此得益,她的純陰之體受了純陽之物的調和,功行圓滿,升天做了天女!後來雌蚌精天福享盡,墮落紅塵,投生為董小宛,因為若幹年前與你有這段淵源,所以你們一見如故,互相吸引,這就是你的前緣!”

    順治總算恍然大悟,笑道:“承蒙菩薩指點,男女之間,緣來則聚,緣盡則散,弟子是真的放下了。”

    普賢菩薩點點頭,又說:“你之前師從玉林琇,他教你的‘七支坐法’卻是佛門正宗,我再給你說一遍。

    ‘七支坐法’是毗盧遮那佛傳下來的法門,有七個要點:

    一、雙足跏趺(俗名雙盤),不能者或金剛坐(右腳放在左腿上),或如意坐(左腳放右腿上)。

    二、兩手結三昧印(右手掌仰放左手掌上,兩大拇指相拄)。

    三、背脊直立如串銅錢(身體不健康者,初任其自然,定久自直)。

    四、肩平(不可斜塌拖壓)。

    五、頭正顎收(後腦略向後收,下顎收壓左右兩大動脈)。

    六、舌抵上顎(使舌輕接於上齦唾腺中心點)。

    七、兩目半斂(即半開半閉狀,或開而易定則開,但不可全開,稍帶斂意,或閉而易定則閉,但不可昏睡)。

    參禪法門,不同禪定,亦不離禪定。夫參禪者,首當發心。且須知直趨無上菩提,應非小福德因緣可辦,由人天二乘而至大乘,五乘道所攝六度萬行,修積福德資糧諸善法,均須切實奉行。

    達摩初祖曰:“諸佛無上妙道,曠劫精勤,難行能行,非忍而忍,豈以小德小智,輕心慢心,欲冀真乘,徒勞勤苦。”發心真切,福德圓具,自然時節因緣易熟,擇法智慧分明,故曰:“學道須是鐵漢,著手心頭便判,直取無上菩提,一切是非莫管。”

    既具辦此心胸見識已,須覓真善知識,依止明眼過來人,急覓拄杖,直趨大道,不生退悔心,今生不了,期之來生,堅誌三生,無有不成者。古德有謂:“抱定一句話頭,堅挺不移,若不即得開悟,臨命終時,不墮惡道,天上人間,任意寄居。”

    青原惟信禪師上堂法語雲:“老僧三十年前,未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後來,親見知識,有個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個休歇處,依前見山隻是山,見水隻是水。大眾,這三般見解,是同是別?有人緇素得出,許汝親見老僧。”

    故曰:“參要真參,悟要實悟。”若大死一番,忽然大活,初見悟境現前,心目定動,覓此身心,了不可得!

    古德所謂:‘如在燈影中行’,乃實事境象。到得此時,夜睡無夢,而可證得醒夢一如之境。三祖所謂:“心如不異,萬法一如。眼如不寐,諸夢自除。”方乃親見實信,純為實語,非表詮法相。

    若到得此已,能隨處茅茨石室,長養聖胎,隻待道果成熟,然後向世出世間,兩邊行履,一切治生產業,與諸實相不相違背。”說得的即是行得的,悟行合一,不落邊際,大義當為之事,雖鑊湯炭火在前,應無分別而行。久久鍛煉,於念而無念之間,自在運用矣。

    複有臨濟四料簡,曹洞五君臣,值得注意。

    臨濟四料簡,是臨濟宗的宗旨,講“三玄三要”、“四料簡”,這是教育法,也包括了見地、修證、行願。臨濟說:“我一語中具三玄門,一玄門中具三要義。”例如“茶”一字中,具三玄門,一玄門中又有三要義,不是光講理論。

    “四料簡”,料是材料,簡是選擇。四料簡有賓主,有方法。但古人不講這個方法,而要靠自己去悟;如果講明了方法,呆板的一傳,大家就執著了。眾生本來的執著已解脫不了,再加上方法的執著,非下地獄不可。

    四料簡中,什是賓?什是主?比如一香板打下去,啪一聲,香板下麵什都沒有--念頭一板子空了,沒有了,如果能永遠保持這樣就不錯。用香板的方法,一語道破,那就是“吹湯見米”,知者一笑,這是騙人的玩意兒。但也不騙人,把我們的意識妄想,用一個外力截斷,使我們經驗到達平常沒有經驗過的清淨。如果以為這就是明心見性,那就大錯特錯了。但由這點影子也可以悟進去,這時要用般若,香板那一拍頭,透脫一悟,那叫禪。這就是臨濟的四料簡——有時“奪人不奪境”,功夫到了清淨的境界。有時“奪境不奪人”,功夫進步了一點,希望你再進一步,那個境界不是的,把它拿掉,你還是你,叫我們自己去參究。有時“人境兩俱奪”,把你搞得哪一頭都不是。但是,這個方法不能用,正如禪宗古德所說的,如果真提持禪宗,旁邊半個人都不跟了,法堂前草深三尺,沒有一個人來。

    我在峨眉山曾用人境俱奪,接引過一個出家人,一腳把他踢昏了,躺在那不動,醒來後,叩了三個頭,高興地跳起來走,從此居山頂,住茅篷去了。

    也有時候“人境俱不奪”。臨濟禪師並不隻講教育法,做功夫也在這頭。有時候功夫做得好,心什雜念也沒有,清清明明,空空洞洞,那個是“奪人不奪境”。你還是你,坐在那兒,不過心空空洞洞,這是第六意識的境界。奪人,人不動;不奪境,有一個境界。當然這境界還是會變,為什?因為它是賓,不是主,客人不會常住的,怎不變?這就是禪宗的秘密。但我們初步,必須讓賓作主,讓這個境界保留越久越好,隻是不易做到。

    “奪境不奪人”,這就難了。有人修行,本來清清明明的,這兩天卻靜不下去了。我說學禪為什不自己去參究呢?此時,奪境,境沒有了;不奪人,人依然在這兒。是賓?是主?是賓中主?還是主中賓?主中主?或是賓中賓?

    有時用調息,有時看光,法寶多得很,祖師們在書中都教了,不懂可以看那本天書,其實也是佛經!要循序以進。

    修氣脈、修定,就是讓賓做主。四大不調,身體不好,氣脈是賓,讓身體搖搖。如果強作克製,對健康並不好;等身體調好了,賓就可以不用了,由主來做主。

    念頭也是如此,有時降伏不了,就念念佛,再沒有辦法,就唱歌吧!調心就是如此,此心難調伏的。有時功夫剛剛好一點。接下來情緒便壞得很,這時隻有讓賓做主了,主人家暫時搬位。

    有些人學佛做功夫,充滿了矛盾,氣脈來了,怕執著,所以想把它空掉;氣脈沒有了,又想打通任督二脈。光明發現了,怕著魔;沒有光明嘛,又想:怎一片無明呢?等到空的時候,又想:我恐怕又落頑空了吧:放心,你盡管頑空,我幾十年來還沒有看到過能頑空的人。頑空者,頑石不靈,什都不知道。

    就這樣,處處矛盾,沒有辦法。氣脈來,幹脆搞你的氣脈,賓做主,沒有錯。氣脈來時,每個部位都是痛苦的。痛就痛嘛!這是你的,是客人的,不是我的,這時我不做主,讓賓做主。你越看它,這個身體就像小孩一樣,“孩子看到娘,無事哭三場”,越管它,它就痛得厲害。你不管它。它就乖了,真做得到,一下就成了。可是人就是不行,氣脈一來,總愛去引導它,都在色陰區宇頭轉,道理都講得很好,事情一來就統統迷糊了。

    再說說曹洞宗五位君臣。自性本空,既然本空,為什叫作有為空呢?性空緣起,因為空才能緣生萬有。如果空不能緣生萬有,就是“頑空”了,但有為萬法,緣生性空(強名叫它真如)。

    “緣生”,一切萬有起來的時候,就是因緣所生,如夢幻,佛經上說如夢如幻,並不是說絕對沒有,有啊!不過這個有是偶然的、暫時的存在、是假有,一切“生”在過了這個“有”的階段就空了。緣生故如幻,我們一看到如夢如幻,就馬上把念頭放到空頭去了,如夢如幻是假有、妙有。小乘認為是假有;菩薩認為是妙有,“有”也是很妙的。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孤臣》,方便以後閱讀孤臣第一零四二章 普賢菩薩講佛法 順治吞藥為出家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孤臣第一零四二章 普賢菩薩講佛法 順治吞藥為出家並對孤臣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