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回 結盟(九)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孤雲 本章:第四百零一回 結盟(九)

    謀士的建議令頓國王與眾大臣無言以對,在他們的內心深處,始終將川王國視為假想敵,所有的謀略與決策都與川王國最後決戰相關,包括獲得整支艦隊之後的海軍建設,都是為最後登陸川王國做準備,突然間與死敵結盟,不說川王國願不願意,最起碼自己就想不通。

    想不通沒關係,關鍵是自己沒能力提出解決困境的辦法,從現有的形勢看,與川王國結盟又是最好的、而且是唯一能夠解決困境的辦法,以他們的智商與眼界,確實難以想出更好的解決方案。

    這樣的問題如果放在華夏根本就不是個事,在華夏的曆史長河中,合縱連橫幾乎貫穿了各王朝的起落更迭,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分化瓦解才是王道。

    世界上沒有一個聯盟是不可以瓦解的,做不到隻不過是沒有抓住要害,又或者給出的籌碼不足以化解,籌碼夠了,叫爹都行。

    秦國本是邊陲小國,被中原六國所看輕,秦孝公開始窮則思變,困而求破,他在國內推行兩大舉措,一是大力吸引人才,衛鞅以一席霸道之論就得到重用,二是大力推行變法,重農抑商,重刑厚賞,重戰尚武。經過多年的努力,秦國的經濟實力可以比肩齊楚這樣的強國,戰鬥力可以碾壓六國中的任何一國。

    六國感受到了秦國不斷顯露的野心和進攻的壓力,這樣的形勢與現狀下,催生了著名的合縱連橫。

    合縱連橫”是戰國時期縱橫家蘇秦、張儀等人提出的外交、軍事策略。所謂“合縱”便是自南向北的楚、魏、韓、齊、趙、燕六國結成聯盟,共同對抗秦國;“連橫”則恰好相反,是以秦國為盟主,自西向東與各諸侯國結盟。合縱的主要提倡者是蘇秦,此策略在最初階段大獲成功,一家獨大的秦國15年都不敢出函穀關對東方六國展開軍事行動。然而合縱之策最終還是被張儀的連橫策略打破,此後再也沒有哪個國家能挑戰秦國的霸主地位。

    蘇秦和張儀都是鬼穀子的優秀學生,學成後下山施展才學,蘇秦分析天下大勢,看準了六國畏懼秦國的憂患,周遊列國進行遊說,推出合縱策略,得到六國國君的采納,從而獲得掛六國的相印的地位。

    他知道自己的職位和權勢因秦國的威脅而得到,如果秦國不再東擴,他就不會得到如此重用,於是他設計汙辱張儀,暗中又資助張儀,激發他去秦國,使秦國保持對六國的進攻態勢。

    張儀一方麵出於激憤,另一方麵也為了展示自己才學,向秦王推銷連橫戰術,所謂連橫就是秦國與每一個國家協商結成友好國家,比如用六百地的承諾讓楚國和齊國斷交,比如用秦趙同宗的理由,表達對趙國的親近,比如把公主嫁給燕國國君,消除兩國的敵意。通過這一番神操作,輕易地就破解了合縱同盟。

    也許有人會說,合縱敗給連橫是因為蘇秦的才能不如張儀,事實上結合當時的大背景來分析,合縱輸給連橫是必然的結果。

    合縱是以六國之力共同對抗秦國,其總體實力自然高出秦國一大截。可是這卻牽扯到了一個大問題,那就是該聽誰的話。第一次合縱時,楚國實力最強,因此楚王便成為了盟主(“山東之國奉四時之獻,以承大王之明詔,委社稷,奉宗廟,練士厲兵,在大王之所用之”)。

    在明麵上,六國聯盟同仇敵愾,合力抗秦。可真到出兵的時候卻又各懷鬼胎,都想消耗別家力量,壯大自家實力,楚王這個盟主也做不到一呼百應,結果自然難成大事。

    後來齊國也發起了合縱聯盟,由齊湣王出任盟主。這次結盟在初期一度對秦國造成很大威脅,秦昭襄王甚至被迫自去帝號。

    可是在初戰告捷後,各國沒有乘勝追擊,而是幹起了順手牽羊的買賣。齊、楚、魏三國聯兵攻打在戰國中排名老八的宋國,並最終將其滅國瓜分。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魂歸明初》,方便以後閱讀魂歸明初第四百零一回 結盟(九)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魂歸明初第四百零一回 結盟(九)並對魂歸明初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