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3章 貝孔騎士與赫米萊城聖皮埃爾修道院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重生的楊桃 本章:第1643章 貝孔騎士與赫米萊城聖皮埃爾修道院

    當舊安茹伯爵戰敗後,隨之而來的也是安茹當地秩序的大崩潰。

    來自圖爾的伯爵軍針對舊安茹當地貴族的家眷、財產巧取豪奪,連帶著為地方小貴族做事的佃農,這些本就可憐人的財產仍舊被征服者覬覦。

    一個又一個村莊被廢棄,人們拖家帶口聚在一起,往往一個村莊的民眾湊在一起,他們組成小型移民集團向著南方前進。

    危難時刻,修道院不僅僅能為他們提供心靈慰藉,務實得講,也隻有教士會挺身而出,為了“可憐的羔羊”隻身擋住圖爾伯國的追擊軍隊。

    本來,本篤修會的修道院樂於建在較為偏僻的地方。

    教士們普遍篤於苦修,他們不喜歡市井的嘈雜,唯有待在諸如森林附近、鄉下原野處圖清淨,便於研讀經書來悟道。

    奈何,北方難民大量南下,他們聚集在修道院處根本不願意離開。

    教士也不可能真的驅逐這些可憐人,反而必須肩扛大十字架、高舉羊皮紙福音書,以斥那些圖爾騎兵,威脅這些軍隊若再進一步都將遭遇絕罰。

    被這一番威脅,彼時的圖爾騎兵紛紛退卻。

    因為安茹當地各個修道院早就歸由圖爾總教區管轄,或者說盧瓦爾河中下遊絕大部分區域都劃歸為該總教區了。

    安茹南部的修道院,其院長同樣由圖爾大主教負責任命。凡有圖爾大主教身份的高級教士,意味著他有資格、有機會晉級羅馬教宗。

    由圖爾

    大主教任命的修道院長,也都是身份高貴的教士。

    普通的地方騎士,可不敢在如此院長的麵前做野蠻、苟且之事。

    於是數以千計的民眾幹脆定居下來。

    在安茹南部,有一座早已廢棄的羅馬小城名為卡米利努姆。小城毀滅自羅馬崩潰時期的汪達爾人大劫掠,災難之後,一座修道院率先在廢墟上崛起。

    聖皮埃爾修道院!

    曾經,它吸收了被汪達爾人襲擊的劫後餘生高盧民眾,四百年過去了,這座修道院依舊屹立。

    修道院附近本來僅有少量民居,因為法蘭克治下的阿基坦和紐斯特亞承平日久已經二百年,大規模戰爭已經消失在當地人的記憶。

    沒有戰爭,一切和平,人們何必待在修道院附近忍受無聊呢?本地的教士同樣也不希望,一推門就會麵對數以千計的村民,以及嘰嘰喳喳的市井生活。

    否則,聖皮埃爾修道院就不會刻意修造在偏遠之地。

    不過人們從未忘記修道院是建在卡米利努姆城廢墟上,大量建造修道院的石磚就取自昔日廢墟。

    事到如今,消失四百年的卡米利努姆完全以另一種麵貌複活了。

    四百年來,因法蘭克人不斷南下融合,又是移民又是通婚,高盧人的後裔漸漸增添了法蘭克血統,雖然更多的高盧人樂於嚷嚷自己身上有著一定羅馬血統。

    廣大民眾所說的語言開始變化,彈舌音越來越淡,鼻音、小舌音越來越重。

    卡米利努姆的稱謂,也已經變成了口口相傳的赫米萊。

    安茹的赫米萊,就是一座因為圖爾軍大規模入侵而意外誕生的新城。

    這座城沒有軍事領主,修道院長接管了一切。

    難道一座連軍隊都沒有、完全靠教士管理的城市,能在諸多軍事貴族單眼皮子底下安靜發展?

    因為這座新城恰好處在極為微妙的地界。

    它是安茹與波瓦蒂爾的南方交接地帶,也與安茹和南特的邊界不遠。

    早已故去的圖爾伯爵雨果三世有著很強的攻擊性,南特與波瓦蒂爾方麵畏懼這個家夥繼續趁著內戰爆發後繼續擴張。

    因為彼時的雨果三世,是皇太子兼共治皇帝洛泰爾的老丈人,於情於理他都是站在皇太子的立場。舊安茹伯爵反對洛泰爾囚禁皇帝“虔誠者”路易、反對其成為共治皇帝,圖爾伯爵抓住這一機會,代表自己的皇太子女婿攻擊此等不臣作亂的家夥。

    誰又能想到,十年過去了,曾經作為皇太子擁躉的圖爾,已經完全成了反對皇帝的急先鋒。

    或者說,從圖爾貴族上上下下合夥兒吞並安茹的舉措來看,這群有著部分羅馬元老院血統的地方貴族,本身就帶著極強的野心,隻是過去年月偽裝得很好。

    當教士們都在抨擊雨果三世做的太過,這位老伯爵不得不收手。

    有教士幹脆嚼舌頭,所謂老伯爵唯一的男性繼承人突然感染肺結核,就是大天使對其惡行的

    懲罰。

    雨果三世在臨終之前做了一些補救,可惜,安茹地方小貴族們隱入民間,雨果意欲恢複這些戰敗者的舊身份,卻發現實在找不到人了。不能把安茹地區封給自己的親信而坐實一個侵略惡名,畢竟沾滿鮮血的手要洗幹淨,拋開繼續飄散的血腥味不談,至少也要看著表麵幹淨。

    最好的辦法就是占領後的安茹由圖爾伯爵家族直接管理,至於一些區域已經事實上變成由修道院直接管理,雨果三世予以默認。

    於是,南部的以聖皮埃爾修道院為核心突然出現的赫米萊城,就這樣平靜發展長達十年!

    它成了一個巨大的非軍事的緩衝區,附近的南特伯國與波瓦蒂爾伯國自然樂見於如此現狀,卻也都不敢掉以輕心。

    於是,波瓦蒂爾伯爵故意占領了本屬於安茹的邊境小城維耶爾,將其改造為一座小型軍事要塞,又在這安置一些從安茹逃難來的難民墾荒過日子。

    伯爵伯納德就是擔心被圖爾控製的安茹再出什問題,這樣若有問題,來自阿基坦的軍隊能立刻以維耶爾城為基地,對安茹的整個南部區域進行武裝幹涉。

    三位伯爵都是默許的態度,使得赫米萊城形成了酷似更南方利摩日城的情況。

    利摩日規模更大,它的教會自治權是查理曼就恩賜的。

    該城幹脆是一個禦用的信仰中心,也是皇家行宮所在。

    彼時,當被囚禁的“禿頭”查理獲釋,

    他就是在利摩日通過一場儀式,被眾阿基坦貴族推舉為新的阿基坦國王。

    隻要伯爵伯納德願意,他的波瓦蒂爾-奧維涅軍,可以如過家家一般占領利摩日,隻是這樣做毫無意義,還會背上“侮辱教士”的惡名。

    赫米萊城有什?它能安穩得發展到如今僅僅因為三方大貴族的默許。

    一批新的村莊在其附近興起,教士們雖然不喜歡過分熱鬧的市井生活,如今也必須忍耐。

    它毫無軍隊保護,當地人口也已經變得稠密。

    這樣一個大定居點,在所有貴族看來都是唾手可得的大肥羊。

    它就像是逃脫羊群的綿羊,在山林草原自由生活了多年,渾身羊毛之厚,早已把它擠壓得如同一坨巨大的會自由走動的羊毛球。

    如今這個“羊毛球”注定要便宜全新的安茹伯爵,對此波瓦蒂爾伯爵伯納德就隻能瞪著眼睛看。

    甚至現在已經不是伯納德要後悔沒有先下手為強了,早年間他若下手吞並,必然遭到圖爾軍的報複。當前的問題是,自己早年竊取的維耶爾城本來就是安茹的,新的安茹伯爵雷格拉夫是否在未來在這件事上做文章呢?那個金發男孩如若討要……

    現在的伯納德自送別了軍旅嚴整的麥西亞軍,就開始抓緊時間為春季的戰爭全力準備。

    越是這種節骨眼,波瓦蒂爾軍越不能對安茹有任何刺激性操作。

    伯納德也完全想不到,曾經給自己打工的那些

    安茹流亡的小貴族們,如今恢複權力的他們,要在自己麵前載歌載舞了!

    誰不知道赫米萊城的情況?

    安茹城的當地人的確不知道。

    可是,貝孔和他的朋友們給波瓦蒂爾伯爵打工近十年,有關邊境要塞維耶爾城的事他們都知道,也獲悉三不管的赫米萊城發展得越來越好。

    赫米萊的情況到底如何?貝孔等人隻聽說當地匯集了大量民眾,因為連收稅的貴族都不存在,當地人隻向教會繳納理所當然的十一稅,日子估計過得一點也不艱苦。

    那座城的核心是聖皮埃爾修道院,這個地方貝孔可不陌生。

    因為他出生之際就是在這個修道院接受洗禮,身邊的夥計們很多也有這樣的經曆。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留克的崛起》,方便以後閱讀留克的崛起第1643章 貝孔騎士與赫米萊城聖皮埃爾修道院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留克的崛起第1643章 貝孔騎士與赫米萊城聖皮埃爾修道院並對留克的崛起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