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節 研發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樹葉上的水珠 本章:第51節 研發

    公孫飛用油條,豆漿,饅頭,茶葉蛋,大米粥等等早餐,解決了商業區老板和夥計早飯問題,即便宜又省時間。

    並用大豆解決了食用油問題後,戰國民眾基本上可以享受炒菜所做出的美食了,必定受到戰國上上下下的喜愛。

    但可惜的是,在戰國時期蔬菜類別是很少的,沒有西紅柿,黃瓜,辣椒等等,遠遠少於21世紀的蔬菜。

    不過,公孫飛在興奮戰國平民能食用到美味炒菜之時,就意識到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大豆在戰國時期是平民的主口糧之一,蒸煮大豆後平民百姓是直接食用。

    一旦炒菜在戰國時期興起,那,必定對大豆需求大增,把大量的大豆壓榨成大豆油。

    這對戰國時期平民百姓,可不是一個好消息。

    大豆作為戰國時期的主糧,且價格便宜,一旦大豆用作榨油,勢必造成大豆大量地短缺,

    那,大豆的價格一定大幅度上漲,大豆價格劇烈波動後,平民百姓肯定無力購買,那就會餓肚子,

    因為,在戰國時期,沒有玉米和土豆,紅薯等粗糧,且一年一季基本上就是小麥和大豆,且小麥產量很低,遠遠不如水稻的產量。

    而水稻在南方楚國可以一年兩季,隻不過對環境要求很高,需要水。

    大豆拿去榨油,小麥產量又低,這樣會讓戰國平民的餓肚子,沒有大豆吃。

    公孫飛這樣的擔心,還是在風調雨順的條件下,

    如果出現幹旱的季節,大豆和小麥會大幅度減少,再加上大豆大量壓榨成植物油,供貴族和商賈炒菜食用,這無疑對平民雪上加霜。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此時的秦國還沒有開始興建水渠,也就是秦嶺以北,關中地區,都是旱地,一旦發生了旱災,基本顆粒無收。

    而此時關中平原還不是肥沃寶地,極受天氣的影響,天氣的好壞決定著收成。

    而此時關中平原還沒有修建鄭國渠,修建鄭國渠是要等到秦始皇年間,鄭國修建了渠長三百多,曆時十餘年始成,灌田四萬餘頃,才讓關中平原成為秦川百,肥沃之地。

    (關中平原是在華夏國陝西省中部,西起寶雞、東至潼關,南接秦嶺,北到陝北高原。東西長300 公,西窄東寬,號稱百秦川。關中平原是斷層陷落區,後經渭河及其支流涇河、洛河等衝積而成。)

    另外要知道,自秦國孝公商鞅變法後,秦法治災不賑災。這是老秦人都知道的法程規矩。但有幹旱年份,王室官府從來不會打開官倉發放五穀救濟饑民,也不會開放王室園林準許饑民狩獵采摘。

    但是,會提供種子農具幫助恢複生產,受災時期的生活由自己解決,並容許進山采集狩獵,去解決溫飽問題。

    這對秦國平民百姓,實在是太折磨了。

    …

    這是,公孫飛不願意看見的事情,作為一個21世紀穿越而來,不希望因為自己帶來的炒菜烹飪,最後讓老百姓沒有飯吃,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戰國第一贅婿》,方便以後閱讀戰國第一贅婿第51節 研發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戰國第一贅婿第51節 研發並對戰國第一贅婿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