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耶律琮的建議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羋黍離 本章:第229章 耶律琮的建議

    相較於檀州那邊的驚天動地,居庸關方向的情況,要顯得平靜得多,祥和得多。不似密雲方向,對於居庸關,漢軍以監視為主,策應檀州方麵攻勢。

    檀州乃必拔之地,而居庸關作為太行八陘,天下雄關,形勢險峻,比起密雲在地利方麵優越得不是一星半點。而居庸關後,遼軍已是重兵雲集,隨時可以支援,想要攻破,也沒那地容易,並且稍微不濟,則事不妙。

    是故,雖然漢軍同樣興師動眾,大舉自昌平出擊,看起來氣勢洶洶,但實則小心翼翼,十分持重。昌平距離居庸關很近,隻有二十來,雙方可謂互相在眼皮子底下。

    因此,都不需另設輜營,以應糧秣、軍械,悉數屯於昌平城內,由兵部郎中兼行營轉運副使韓徽駐守,並負責調度供給。韓徽這“橐駝兒”,入仕也有些年頭了,乃是朝中的後起之秀,一直在兵部供職,深受宰相魏仁溥的看重,耳提麵命般教導提攜。

    當然,這不隻因為他是韓通的兒子,主要還在於他本人確有資質,雖則形象有些,但見識不俗,辦事能力也在兵部的這些年中鍛煉出來了。此番,得以從征北伐,還被委以要害之職,隻要不犯錯,回朝之後,升職加勳,榮獲重用,便為自然之事。

    不似密雲那邊,漢軍直接叩城圍堵,搶占要衝,絕斷聯係,壓迫十足。安審琦這邊,率十萬之眾,穩如老狗,甚至不敢過於迫近居庸關城,僅僅搶占了南口,而後再無進展。

    與密雲情況相類的是,在居庸關南,漢軍同樣是大興土木,立堅壁,設固壘,明明是出擊之勢,卻做出一副防守姿態。同時,在昌平與南口之間,修建了一條長約十幾的甬道,平整道路,用以運輸糧秣輜需。

    這些動作,對於漢軍而言,可謂熟練,也不怕耗費民力。對於漢軍這種作態,居庸關的遼軍,也沒有完全坐視,派騎兵襲擾過,但就如此前的交鋒一般,有騷擾的效果,但其效甚微。

    甚至於,在漢軍強勢而果斷的應付下,幾次被纏上,一旦滯留抑或撤退不及,就有被步騎合圍的效果。因此,自漢軍大出昌平,自居庸關出擊的遼騎,被包殲了近兩千人。

    事實上,仗打這個份兒,不說漢軍,遼軍自己都發現了,似乎完全被壓製了。想要靠鐵騎縱橫打擊,完全不奏效用,在野戰方麵,漢軍完全不虛,正麵對戰,靠著步騎配合,漢軍完全能壓著遼軍打。

    而要發揮騎兵的機動能力,兵少則不頂用,漢廷中央花了十年時間武裝訓練的數萬騎兵,都調來參戰了。兵若眾,則進了關,就得顧忌能否順利退回去。漢軍步卒,或許追不上四條腿,但若配合騎兵、城堡、地形,再加龐大的軍隊、人物力,對於他們的壓製力可太強了。

    在漢軍強大的工程能力下,一座龐大而牢固的營壘在居庸關南外拔地而起,寨成之後,便再無更多的動靜,沒有一點前趨朝遼軍發起進攻的意向。

    除了打造攻堅重械,監視敵關外,再無異動。而作為主帥的安審琦,除了統馭將士之外,更多的就關注著檀州的戰況,同時帶人察看居庸關周遭的地形,大讚其山勢雄奇,風光秀麗......

    居庸關南的漢軍,仿佛是為了“郊遊”來了,隻是規模有些大,來者不善。攻又不攻,退有不退,這可讓守備的遼軍難受了。

    自漢軍北伐以來,居庸關地區,遼軍屯集了大量的兵馬,足有近五萬人,以騎兵為主,駐紮在關城及其後的原儒、媯地區。

    這一片地區,是自古以內,爭霸之所,關防要害,千年以來,屢次發生戰爭。遠的不提,就唐季以來,群雄割據爭霸,河東與盧龍之間的角力,就基本圍繞著這片區域,李克用屢次發兵進攻,意欲通過居庸關而取幽燕。

    也就是石敬瑭太過“大方”,將十六州給了契丹,將山川形勝,強關險礙,拱手與人,給後來者,造成偌大的麻煩。當然,地勢固為要衝,為敵所據,但決定戰爭勝負結果的,還是看硬實力。

    居庸關的遼軍主將,名叫耶律琮,契丹皇族出身,曾隨耶律德光滅晉,有功能,料敵強弱,進退合宜。自漢軍北伐以來,一線對漢作戰事宜,都是由蕭思溫與他主導,相互配合的。總體而言,還算得力。

    不過,在安審琦大軍占據南口的這段時間,他的心情很是煩躁。一是漢軍的表現讓他憋得慌,心存憂慮,二是來自遼帝殿帳的對敵策略,讓他煩悶。

    沒錯,關於打“防守反擊”,靠城關防禦,消耗漢軍兵鋒士氣的戰法,耶律琮是持反對意見的。當得知,是北院大王耶律屋質提出之時,更令他鬱悶了,不知道為什素來以睿智明斷聞名的耶律屋質,會出此昏策。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漢世祖》,方便以後閱讀漢世祖第229章 耶律琮的建議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漢世祖第229章 耶律琮的建議並對漢世祖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