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和約締成,平南準備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羋黍離 本章:第325章 和約締成,平南準備

    郎有情,妾有意,漢遼雙方實則都有暫求和平的意思,經過陶穀與蕭護思幾輪的磋商,很快達成共識,新一份的漢遼和約也就因此出台,也代表著新東亞秩序的正式建立。

    和議內容,與乾祐四年的和約還是有所區別的,不過大方向上是統一的。互不侵犯是基本條件,通商通市隻是附帶。

    同時,雙方頭一次宰割天下,劃分勢力範圍,基本按著雙方實際控製的地盤來,兼顧周邊的小勢力部族。大漢這邊,是直接把河西走廊上的歸義軍、回鶻、吐蕃、溫末等勢力,全部劃歸自己,蕭護思是強烈反對,最終以大漢不插手東北事務為條件達成共識,當然,不包括已經向朝廷稱臣的定安國。

    這些年,大漢的暗間,在遼國內部的附屬勢力中可做了不少挑動工作,東北方麵,尤是由渤海貴族、遺民組建的定安國,在得到朝廷的支持後,也鬧出了一些動靜,尤其在“渤海叛亂”中,分外活躍。

    有點特殊的,在於陰山以南的草場、土地、湖泊,始終難以達成共識,大漢強調是本朝固有領土,遼國則堅持是他們多年治地,最終選擇擱置,都不駐兵,作為漢遼雙方的緩衝地帶,由兩國百姓部民自由交流貿易。

    總體而言,這一份和約,要細致些,但卻更加不穩,雙方實則都不滿意,矛盾仍舊尖銳,隻是礙於情勢,都有意避免衝突,從而采取的權宜之計罷了。而時機一到,該撕毀也就撕毀了。

    另外,為表誠意,拉近關係,還有一條,則是雙方進行聯姻。遼國提出,雙方皇帝結為兒女親家,在兄弟之國的基礎上再發展為婚姻之國。

    劉承祐與耶律璟二人,年紀相仿,但是,比起劉承祐的兒女滿堂,耶律璟膝下,卻無所出。劉承祐呢,公主們都還小,待其長成再說,估計劉皇帝也不會願意把自己親生女兒嫁到契丹去,大抵會選個宗室女或宮娥封個公主送去。

    耶律璟則是沒什辦法,隻能從內四部貴族中挑選聯姻的公主了。但不管如何,婚約是定下了的。

    到乾祐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漢遼兩國在開封,正式締結和約。其後,漢帝以兵部侍郎王昭遠為正使、羽林將軍張瓊為副使,出使遼國,作為回禮。孟蜀降臣王昭遠,在大漢朝廷已然重新找到了自己的存在價值,哪怕仍舊有許多人鄙視他、小看他,隻要大漢皇帝願意給他機會,他還是願意為大漢進策效力的。

    隨著兩國和約的簽訂,使得戰後三年的北疆和平,有了一定的延續性,這份和約,雖然並不怎牢靠,但是,在東亞新秩序的建立上,還是有其積極意義的。

    對於雙方的百姓而言,也可真正喘幾口氣,兩國的經濟、文化交流,或許也將有進一步的發展。於雙方的首腦而言,和平的表象下,仍少不了提防、算計,但是可以維持在一個基本的和平環境下,各自進行自己的戰略,為下一次的衝突與戰爭做準備。

    說起來,如今的遼國,尤其是遼國上層,所受漢文化熏陶當真深厚,這種謀略、理性與堅韌,實屬難得。

    奉召覲見,陶穀腳步輕快,老臉上笑得跟朵花似的,這段時間,作為主持漢遼和約的大臣,很是刷了一波存在感,難免春風得意。

    不過,在見到劉皇帝時,立刻恢複了規矩沉穩的表現,躬身行禮:“陛下!”

    “締結和議的結果,朕很滿意,這段時間,陶卿辛苦了!”看著陶穀,劉承祐笑吟吟的,語氣溫和,對其工作成果予以肯定。

    聞言,陶穀麵上也露出欣喜表情,嘴當然是謙虛的:“這是臣應盡職責,不敢怠慢!”

    經過查實,在招待蕭護思之時,陶穀確實收受了一些好處,從而為其說了些話。不過,在商討和約的時候,倒沒有因此而有所通融,再無私下會麵,陶穀是完全站在朝廷的立場,與之爭辯,為大漢爭取利益。

    看他在大是大非的問題上,尚有底線,劉承祐也就暫時壓製住心頭的少許不滿。陶穀此人,總是這樣,既讓人惱,卻總能展示其能用。當然,對於一個幸臣而言,這未必是其生存之道,他也足夠聰明,知道什可以收,什不能收。

    “有功必賞,是朕一貫提倡的。此次嘛,金銀財物,想必你也不缺,就不給了!”充滿深意的目光投向陶穀,劉承祐擺了擺手,淡淡然地說道:“吳越那邊,給朕送來了一批細酒、海味、薑瓜,朕讓人準備了一部分,你帶回府享用吧!”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漢世祖》,方便以後閱讀漢世祖第325章 和約締成,平南準備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漢世祖第325章 和約締成,平南準備並對漢世祖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