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兩江平定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羋黍離 本章:第358章 兩江平定

    城東,上萬的漢軍軍民,已經做好了攻城的準備,不論是填坑的、推車的、放箭的還是衝城的,都隻欠一道進攻的命令。緊張的氣氛早已營造,殺氣已然凝聚,隻待釋放,然而當金陵城頭豎起白幟,金陵城門緩緩打開,基本宣告結束。

    “這個李煜,就不能早點降嗎?非要等我們一切準備妥當,再奉降表,這是刻意折騰將士們?”攻城前線,深處軍陣之中,派人了解情況後,趙延進是如此對身邊人說道,雖然有所抱怨,但愉悅的心情是難以掩蓋的。

    趙延進讀書不少,同時也是經曆了前代亂世,見識過戰爭慘劇的,心知完城完人而勝的難得,如果能夠避免一場血腥的廝殺,減少傷亡,那就是好事。

    對於普通的將士而言也一樣,打仗,畢竟是要死人的。十多萬人,或許死亡沒那容易降臨在自己頭上,但總有人要死,萬一就是自己呢?因為,如果隻是參與這樣一場戰爭,再從朝廷那得到一份賞賜,也是可以接受的。

    而今天下向安,不隻是官僚貴族、地主商人、黎民百姓,大部分將士也一樣,如果不是時勢所迫,麵臨生存的壓力,又有多少人願意終日在刀口上舔血,過那朝不保夕的日子呢?

    對於李景達所奉降表,太子劉暘與主帥李穀也給了十分積極的反應,李穀下令三軍暫止進攻,並派人將李景達迎入營中,接洽歸降事宜。

    李景達此來,是代表李煜乃至李氏家族談洽談條件的,到這種局麵,沒有也不敢提出什過分條件,隻是希望能效仿高氏一族,得到他們的待遇,同時保留財產,保護家廟不受侵害。

    可以說,這是這段時間以來李煜做的最聰明的選擇了,也不算過分,不過,劉暘與李穀代表朝廷,也隻給了兩條基本保證,其一是他們一家的安全,二則是保留一定財產,至於其他更多的待遇,他們做不了主,那得等回朝,由皇帝決定。

    這樣的答複,不能讓人滿意,但足顯真誠,不是隨意許諾,思慮之下,李景達作為如今李氏宗長,代李煜答應了。投降的事宜基本確定,隻待落實,李景達還需回城,向李煜複命,並帶回漢軍的要求。

    李穀的要求,也隻有一條,將金陵城完整地交到漢軍手中,從速,從快,當日漢軍就得入城。仍舊強硬,沒有任何回圜的餘地。

    當出降事宜開了個頭之後,接下來的處置,就沒有任何難度了,李穀派出石守信,作為接收金陵城的第一負責人。第一件事,就是撤下攻城的軍隊軍器。並不怕李煜耍什拖延伎倆,一在於相信李煜沒這個膽量,二在於如果膽敢欺騙乃至愚弄大軍,必定將引起群憤,遭受巨大沉重報複,那樣的後果不是李煜能夠承擔、敢於承擔的。

    事實上,李煜在出降前後的表現,一舉一動,都將詳詳細細地上報劉皇帝,毫無疑問的,這與他將來所享有的待遇掛鉤。

    當金陵投降的消息,傳遍全軍後,三軍歡愉,萬勝之聲,沸騰了好一會兒。那是勝利者的歡呼,也代表著南唐,這個“十國”之中第一國的喪鍾正式敲響。

    仍舊在繼續修訂中的《三代史》中,同期也分十世家,為了取整。楊吳、南唐、吳越、閩、粵、南平、馬楚、前後蜀,再加一個替代原本“北漢”的岐國。

    在收納岐國的問題上,還出過一個小插曲,有人提出把劉守光稱帝建立的燕國列在十家,當時有過一場爭論,最終還是因為“桀燕”存在時間過短,並且名聲太差,而讓岐國勝出。

    也代表著,李唐滅亡之後,華夏這半個多世紀的曆史時代,有了個定義:三代十國。並且,隨著乾祐十五年即將結束,隨著南方諸國逐漸掃平,這個時代也將徹底被終結。

    金陵投降,是一個具備重大意義的曆史事件。不論南唐這個國家,有多少毛病,它的君臣在政治上有多無能,在江南這片地區,其建立是有積極意義的,至少在北方動亂不斷的數十年間,在養民生息、發展經濟上,是有巨大功勞的。

    這也是劉皇帝為何那般看重江南,那般護的原因,生怕因為戰爭使其破壞過重。建設總是艱難的,風風雨雨幾十年,在北方飽受戰爭摧殘的時代背景下,南方能夠有這一片經過悉心培育的沃土,也是十分不易的。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漢世祖》,方便以後閱讀漢世祖第358章 兩江平定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漢世祖第358章 兩江平定並對漢世祖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