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癸未年科舉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羋黍離 本章:第162章 癸未年科舉

    內侍奉茶畢,歡聲笑語暫休,劉皇帝表情也變得認真起來,把著指上的玉韘,慢悠悠地對劉承勳道:“聽聞,今科取士,原擬取劉淳為進士第五,被你發話壓下去了。”

    今科會考有些特殊,雍王世子劉淳也參與了,風議如潮,雖然少有明目張膽的指責,但閑言碎語總是難免。

    堂堂的雍王世子,何必紆尊降貴,同天下士子小吏相爭。如今科考是越來越難了,參考的人愈多,取士名額愈少,巨大的競爭壓力,除了讓大量士子去選農醫之類的偏科之外,也逼得一些有誌之士去考武舉。

    此時,聽劉皇帝提起此事,劉承勳搖了搖頭,解釋道:“我本就不同意劉淳參考,沽名釣譽,不論是否真才實學,都難免非議,徒惹麻煩。更何況,以進士第五錄取……”

    劉承勳並沒有避諱此事,回答很坦誠,也承認其事。

    “你的顧慮,我自然明白!隻不過,你對們的主監考官要多些信任,呂端、李沆都是朝中名士,呂端謹慎,李沆磊落,二者主持貢舉,還怕他們取士用私,引人非議,壞你家名聲嗎?”

    開寶二十年科舉,在考官隊伍的選用上,劉皇帝啟用了兩名“年輕人”,吏部尚書、同平章事呂端,以及中書舍人李沆。

    到二十一年開春之後,朝廷經盧多遜倒台後數月的動蕩之後,中樞又重新達成了新的權力平衡。

    趙普仍舊擔任首相,上輔君王,下統群臣,但權威明顯不如以往。原因很簡單,分他權的人,明顯增多了。

    趙匡義、王著這二人就不必說,宋琪又調回朝堂,擔任門下侍郎、同平章事,把持朝廷詔製的審駁權力;河東布政使王右則以戶部尚書、同平章事之職,位列政事堂。

    樞密院不必多說,向來自成體係,作為軍政紐帶的兵部,趙普同樣沒有太大的控製力,能擔任兵部尚書的,也從來是功臣勳貴,並不買趙普的賬。

    比如如今的兵部尚書是韓通,論資曆,比趙普不知高到哪去了。

    當然,對趙普影響最大的,還是由廣南東道布政使升任吏部尚書的呂端,這幾乎宣告著,趙普一直掌握在手中的人事大權,被剝奪了。當然,作為首相,仍舊可以過問,但絕不可能如往年那般如臂驅使。

    關於呂端的崛起,是有些出乎人意料的,因為他勝過了李昉、石熙載這些老臣宿舊。在過去,很多人對呂端多有非議,這個人脾氣太好,表現太平庸,居任上,從來四平八穩,沒有出眾的政績與建樹。

    就連當年考科舉,成績也不靠前,以往,很多人對呂端的步步升遷,隻當是已故宰相呂胤的關係。

    然而,細數呂端的履曆,卻隻能用豐富與紮實來形容,官宦出身,高中進士,當過縣官,做過州長,中樞部司有其履曆,開封府尹這樣的京畿主官也當了多年,至於道司大吏自然也是不缺的。

    從能力與資曆上來書,呂端拜相,是母庸置疑的。隻不過,這個人的治政太過平澹,為人又太過低調。

    別人能小覷呂端,劉皇帝卻不會忽視他,畢竟,呂胤曾經對他說過,呂端這個弟弟,他自愧不如。對於呂胤,劉皇帝是十分看重的,也相信他的判斷,更何況,呂端這個名字,他總有種耳熟之感,加上這多年的觀察,確認這會是一代名臣。

    一向被劉皇帝視為後備宰相的呂端,被提拔上來,也是水到渠成的事。雖然在政事堂的位次算是敬陪末座,但僅從吏部尚書拜相這一點來考慮,就沒人再敢小視他,不論何時,人事都是最重要的權力之一,否則吏部如何成為諸部司之首。

    而呂端上任的第一個重要差事,就是作為今科會考的主考,當然,隻是掛一個名,即便如此,劉皇帝的偏向意圖也不要太明顯。

    至於李沆,確實是個年輕人了,三十四歲參加了開寶**常舉,一舉奪魁,聞名天下。當然,由於劉皇帝的用人習慣,以及持續了三十多年的漢製科考,李沆也不免帶有近些年中第進士的共同特征。

    那就是,在參考之前,並不是一味的讀書習文,而在家鄉洺州有了近十年的吏政經驗,並且,深受上官看重,即便不參加科考,也有了脫吏入官的資格。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漢世祖》,方便以後閱讀漢世祖第162章 癸未年科舉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漢世祖第162章 癸未年科舉並對漢世祖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