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宗篇47 封禪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羋黍離 本章:世宗篇47 封禪

    建隆十五年(1032)秋,兗州府,泰山。

    作為帝國最具知名度的山嶽之一,常年受到官宦子弟、文人墨客的青睞,過去的幾十年間,無數才士,慕名而來,齊魯之地的學子們,也往往將之作為遊學采風的聖地。不隻是受齊魯文化的影響,更因為世祖皇帝當年那一番壯舉:封禪。

    從建隆十五年初開始,兗州官府就對泰山地界進行封山了,禁止采伐、出入通行,同時官府調用了大量人物力,對泰山的道路、建築進行翻新工程。

    動靜鬧得挺大,而一切的舉措,都隻源於一點,當今天子,也要封禪了!這件事,從建隆十二年,傳首乃蠻賊寇劉金之後,就已經開始醞釀,一直到十四年,南北再無大戰,關河一片寧定,方才正式進入朝廷的討論議程,到十五年,進入落實階段。

    關於封禪,在朝廷內部實則是有莫大爭議的,也由此引發了一場政治地震,以尚書令韓承均為首先的一批大臣,明確表示反對,上書諫阻。

    雖然臣僚們在遣詞造句上有諸多為尊者諱的考量,但其中表露的意思很明顯,以其功德不夠。畢竟,世祖皇帝當年何等功德,在封禪之事上都那般謹慎重視,拖到開寶十一年方才踏足泰山。

    太宗皇帝十四載宵衣旰食,勵精圖治,文成武德,世所敬仰,最終也謙虛地婉拒群臣所請,沒有踏出這一步。你劉文濟,才取得多大的功績,竟然要超越皇考,媲美世祖了?

    說到底,劉文濟雖然已經壓服群僚,實際掌握著帝國的最高權力,但在大漢許多權貴的心目中,他是遠無法與世祖、太宗相提並論的。

    大漢帝國能夠今日之盛世,那是群賢眾正鞠躬盡瘁的結果,南方彌亂,北方蕩寇,也是曹瑋、董從儼這等柱石將帥與數十萬將士之功績。

    劉文濟封禪的意圖,既突破了持此等想法權貴的心理「底線」,也從現實的政治利益上,擠壓著他們的空間。反對者們,與其說是在衛道,衛世祖,不若說是為了話語權而擼起袖子與皇帝幹,永遠擺脫不了「權力」二字。

    結果嘛,毫無疑問以皇帝的完勝而告終,韓承均這個帝國有史以來最「平庸」的首相,也因此丟了位置,被降格以侍中銜致仕。

    同時與韓承均被一起黜落,還有一大批勳貴及官僚,在對抗君權的關鍵性問題上,貴族集團與庶族集團之間,似乎也不是沒有合作的空間......

    事實上,到了建隆十四年,劉文濟已經在位17年了,進入這個階段的他,要真想在帝國領域內做成什事,隻要拋開顧慮,那就沒有真正能阻止他的人與勢力了。

    何況,封禪之事,也不是皇帝單打獨鬥,那也不是劉文濟的風格,他要做什事,從來是謀定而後動,並且總少不了一群「小弟」在前衝鋒陷陣。

    而在朝中,為劉文濟操持推動此事的,乃是丁謂、王增、曹利用三臣,這三人,一個女幹偽能幹,一個當了十多年宣慰使慣吹會舔,一個是從龍舊臣加宰相,每個人都有一幹黨羽,具備特殊政治影響力,造出足夠的聲勢來。

    有這一群「忠臣幹吏」為之操持,劉文濟可是省卻了諸多麻煩,最終也是在一種百官請命、萬眾擁戴的氛圍下,三辭其請,而後降詔封禪。

    在兗州知府趙訣及一眾僚屬的陪同下,帝國宰相丁謂親臨,巡視泰山工程與封禪大典準備事宜。丁謂此行,自是先一步抵達,替皇帝打前站,將典禮儀備再確認一遍。已經年近七旬的丁謂,如此親力親為,畢恭畢敬,目的自然不單純。

    皇帝封禪,對於已經多年居廟堂之高的丁謂來說,也是一場極其重要的政治投機。能夠讓丁謂拉下老臉,不顧非議,強行掀起輿論,推動皇帝封禪,根本原因,還在於尚書令這個帝國「首相」位置的誘惑

    世宗篇47 封禪.

    ,這是他致仕之前最後一次向人臣之極發起衝擊。

    或許是追隨「老板」的不同,丁謂在大漢政壇士林之間的名聲並不如「趙宋朝」時那般狼藉,甚至始終保持著一個能臣幹吏的形象。

    丁謂曆仕三朝,也就在康宗朝時因逢迎之行舉,為人鄙薄之外,在其他時期表現,都是標準的青年才俊,忠臣能吏,柱國名相......

    當然,丁謂也絕不是那種傳統的儒家士大夫,見風使舵、劍走偏鋒的事情同樣幹了不少。擅長揣摩人心的同時,心胸氣度卻十分狹小,報複心理極強,在湖北任職期間,下屬一名鄭姓官員因酒醉一時口嗨拿丁謂的相貌開玩笑,為丁謂所知後,被逼得丟官罷職、家財散盡、背井離鄉,最後遠走海外......

    當年,寇準為尚書令時,丁謂因「溜須」為其所笑,便生隱恨,在寇準罷相的過程中,也推波助瀾,甚至想著將寇準直接黜為庶人,隻不過被劉文濟拒絕了。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漢世祖》,方便以後閱讀漢世祖世宗篇47 封禪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漢世祖世宗篇47 封禪並對漢世祖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