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史話·百年基調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羋黍離 本章:半島史話·百年基調

    劉繼元、劉繼初二侯發動的叛亂,可以說從一開始,就注定了其失敗的結局,即便事前,也可以做個絕對的判斷,沒有任何成功的可能。

    從政治上講,於安南,二人是在背反祖宗王廷,大義上是怎都站不住腳的,很難獲得人心(作為核心統治階級的漢人之心)。

    於大漢,這是在挑戰世宗以來徹底定形的宗藩體製,還是在新皇登基之初,不管有什原因,這種行為就注定不會被朝廷認可,反而會招致打擊。

    即便退一萬步講,二侯以兵強勢大,真的擊敗了交趾朝廷,篡得安南王位,那也必然遭遇更為強大的反撲。且將帝國中樞直接下場的可能往後排,隻消發一道詔書,半島及南洋的那些劉姓封國們,就不可能無動於衷,至少與安南接壤的林邑就絕不會坐視。

    第三代林邑王劉繼戎恰如其名,就是個戰爭販子,在位十餘年間,已經發動了二十餘次戰爭,其中半數都是針對北方真臘的,已經逼得真臘西遷,基本完成對原本作為真臘統治核心的洞薩湖地區的吞並。

    而其他南洋封國,不管是為了大義正統也好,還是單純為利益,正常情況下,都會有所行動。要知道,南洋諸國,安南毫無疑問是最成熟、富庶的地區,周邊也從不缺窺探覬覦之心。

    同時,由於海貿的大發展,成熟的航線,頻繁的往來,也使南洋各國之間的聯係,日益緊密起來,在軍隊投放與交通後勤上,通過海運調動也更加高效、便捷。

    因此,文、萬二侯之反叛,從戰略大方向上,就注定了其失敗的結局,二人以怨憤起兵,是一點都不考慮政治後果,如何能有好下場。

    另一方麵,即便拋開所有外部因素的幹擾,就從安南國本身而言,以文、萬二州,便是加上被他們侵染的甘、蒙二州,合四州之力,比之交趾朝廷擁有的實力,實在是小巫見大巫。

    安南國能夠調用的能量,可以說數倍乃至十倍於二侯,因此,隻要抗住叛軍的一波流攻擊,等待他們的,就隻有功敗垂成。

    當大將鄭泉將叛軍主力死死地拖在義安城下時,事態後續的發展,也就不難想象了,隨著交趾朝廷組建的五萬平叛大軍,在主帥趙從真(趙匡胤曾孫、駙馬趙從贄之兄)的統帥下南進之後,形勢陡然轉,朝著不利於叛軍的方向滑落而去。

    雙方在驩州境內大戰數場,軍力、後援、糧草都處下風的叛軍,終是不支,在趙從真與鄭泉的聯合征討下,陷入潰敗,劉繼元、劉繼初二人率領殘部狼狽逃回老巢。

    安南王師,則在趙從真、鄭泉人的率領下,向西翻越高原,進討文、萬二州,意圖剿盡殘寇,為安南朝廷徹底清除那兩顆頑疾。

    而這個過程,前前後後,持續了三年之久。原因是多方麵的,既有二侯經營日久,占據地利,守備頑固,但這顯然是次要。

    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見大勝之後,交趾朝廷內部又鬥了起來,出現了一些扯後腿的人;二則是,經過二侯叛亂,再度引發了安南國內那些常年飽受壓迫、且對漢族仇恨不滿的土著下民的叛亂,禍連州縣,交趾在圍攻文、萬二州的同時,還得將大量精力放在對各地叛亂的剿除上。

    此前,劉繼元還專門遣使聯絡那些洞族、蠻部,許以重利,誘其舉叛謀亂,響應他的大軍......

    但不管過程顯得有多拖拉,在交趾鐵了心根治頑疾的情況下,文、萬二侯走向覆亡,也是遲早的事。劉繼初先扛不住壓力,於正統二年九月,即出降鄭泉,連同全族即僚屬,被解往交趾問罪,念其主動投降,劉繼丹隻下令處死了劉繼初本人,至於其家人後代,留了一命,廢為庶民,趕出安南。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漢世祖》,方便以後閱讀漢世祖半島史話·百年基調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漢世祖半島史話·百年基調並對漢世祖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