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四十章 將軍息怒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諸葛不要太亮 本章:第一千九百四十章 將軍息怒

    徐庶聞言搖搖頭,一陣清風吹來,撩起了他的發帶。

    剛正麵?蕭榮口中,據說全是將軍的精辟之言。

    以柔克剛?對高順而言,也許有點道理,高將軍不苟言笑,冷著臉很嚇人的。

    “徐參軍、徐參軍、將軍有請。”身後傳來喊聲,徐庶當即轉身而行。

    到了帥帳,高順正坐與案前,看著軍情,聽著腳步聲,他頭也不抬的道:“元直,你這位同門師弟,頗有郭軍師當年之風,有點意思。”

    “哦?將軍有士元的消息?”徐庶說著走了過去,一張絹帛恰好遞在麵前。

    看了片刻,他方才頷首道:“將軍說的不差,的確是士元一貫所為。卻也是義嚴綱二位將軍有肚量……”徐庶滿麵欣然,說著,卻覺有些不妥。

    “元直,不用多想,說到此處,你還要多放開。郭軍師當年不過十六,但討董之時,什不敢說?將軍常言,屬下越敢說話,才是主帥的氣量。”高順續道。

    “是。”徐庶點點頭,在對麵落座:“將軍,第一第二軍已然準備周全。”

    高順微微頷首,又遞給對方一份絹帛:“元直,郭軍師將冀州西涼兩地之詳情,盡數與順,元直不妨一猜,軍師如此是何意?”說話間,抬手倒了杯茶。

    “軍師之意,當是三地雖遠隔千,卻是互為聯動,由冀州涼州之處著眼,亦可觀曹軍之勢。”徐庶回答著,雙眼則在絹帛之上巡遊。

    “元直說的是,以順觀之,冀州之處,有先登白馬,文遠將軍在側背,袁本初想要弄出什文章,卻是極難。但西涼之地,卻有些錯綜複雜之勢,較難分解。”

    “將軍在此時,為長公子加冠立字,亦有深意。”高順正色道。

    “將軍,主公此舉,乃名正言順,幾位公子皆已成年,到了立世子的時候了。”徐庶頷首:“觀此軍訊,長公子師從賈軍師,眼下確是文武雙全。”

    “嗯,以長公子人才,也唯有賈軍師,做得了他的師父。”高順點點頭,又道:“元直,你看西涼之局,將會如何?順此時隻想一點,會牽製我軍多少人馬?”

    “將軍明見,馬將軍亡故,與韓文約而言乃是天賜良機,我軍在西涼隻有甘寧將軍的蛟龍軍,不過隻要保住房縣,又有匈奴大軍在側,似也可抗衡之。”徐庶斟酌著道。

    “匈奴……”高順搖搖頭:“金善兵陳武威,但以主公之心,怕也隻是威懾之意。且還有西都此處未定,典韋將軍公心最盛,兵家之事,他絕不會坐視。”

    “將軍,還有毅公子在,他率軍而出,亦是強援。”徐庶又道。

    高順擺擺手,想了想還是問:“元直,你看我軍司隸之間的防禦體係,是否還有瑕疵?倘若西都當真有變,其兵不出涼州,而是函穀,能否先聲奪人?”

    “兵出函穀?”徐庶兩道濃眉一挑,立刻陷入沉思之中。

    高順見了,也不打攪,拿起案上另一份軍情,詳看起來。

    約莫有盞茶功夫之後,徐庶方道:“將軍陷陣善攻,當日有言,洛陽之防,便是陷陣全力以赴,也難短時破之,且典韋將軍坐鎮東都,諸軍強悍……”

    “將軍的意思是,敵軍或會借涼州之勢,調東都之軍,再猝然襲之?”徐庶說著雙眼一亮:“目下兩大王牌一東一西,將軍方才言及,典將軍還會……”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三國之鳳舞九天》,方便以後閱讀三國之鳳舞九天第一千九百四十章 將軍息怒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三國之鳳舞九天第一千九百四十章 將軍息怒並對三國之鳳舞九天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