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 滾穿敵陣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諸葛不要太亮 本章: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 滾穿敵陣

    “小子,你該知道怎打吧?”下達軍令的同時,戴衝心中暗道。

    如此段的距離,雙方接近,靠軍號傳遞軍情很難及時,一切要看軍官的臨場反應。

    “嗯,還不賴,有點東西。”下一刻,見到下方的弩箭變的稀疏起來,戴衝嘴角上揚。

    “殺,殺、衝上去!”敵軍軍官的大喝響起,曹軍士卒衝的更快了,在他們眼中,自己的判斷是正確的。對方弓弩的威力,果然一陣比一陣小,動作無法伸展。

    而在戴衝心,則恰恰相反,兩名隊長的戰術運用極為合理。通過弩箭的稀疏,盡量將敵軍引來兩邊林中,且讓敵軍的後續士卒能夠全部衝上山道,達到戰略目的。

    什目的?軍侯剛才說了呀,要爭取全殲這些曹軍,不留下一個活口。想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將敵軍引上來,隻有如此,六隊才能將口袋徹底收緊。

    弓兵誘敵,幾乎每一個有戰陣經驗的軍官都能做到。但有著係統的理論,讓他們清楚為何如此,這樣做能達到怎樣的戰術效果,卻是南山武院更為明確。

    在主將的軍令範圍內,選擇哪一種戰術才能造成最好的效果,更有力的打擊敵軍?所有的軍官在作戰之時,必須第一時間考慮,反應慢,便會造成戰術的執行不利。

    目下的局麵很清楚,兩邊的弩兵軍官有著同樣的判斷。付出不小的代價後,曹軍士卒開始接近林間了,雙方的短兵廝殺,將會很快展開。

    陷陣軍的秋月弩,是可以單手發射的,會影響精準度不假,可距離如果隻是幾步呢?弩弓的發射,隻要你麵對敵軍不慌,就可以萬全占據先機。

    司隸、豫州、冀州,之前的三場大戰,王牌陷陣都做了旁觀者。也就是說在擊敗公孫瓚之後,陷陣軍的老兵幾乎沒有損失,嚴格的訓練下,他們會慌?笑話!

    即使是夜戰,你不用看清敵軍,分散開來,借著月色,有那一個輪廓就可以射擊了。三五步的範圍,除非你有葉歡典韋那樣變態的反應,否則根本躲不掉。

    有的一箭斃命,有的是受傷,無論如何,曹軍士卒進入林中麵對敵軍,就不可能是滿狀態!此時,他們右手鋒利的戰刀,又可以發揮近戰的威力。

    曹軍士卒是英勇的,但此刻的作戰條件顯然對他們極為不利。在林中,樹木的限製,讓他們手中的長矛根本發揮不出威力,揮舞不了啊,敵軍的弩箭隨時能發射。

    很多人反應過來,丟下長矛用上腰間戰刀,此刻又發現,敵軍的戰刀比自己的長了半尺。往往是你還沒有看到敵軍,對方的戰刀已經先行一步劈到了你身上。

    一寸長,一寸強,何況是半尺?

    也許在典韋的玄鐵雙戟麵前,誰也不敢說這樣的話,否則惡來一定教你做人。

    但普通士卒,怎會有戰將的武藝?兵刃的長度在搏殺之中,尤其是近距離山地作戰,長的一方往往會占據優勢。更別提陷陣的戰刀,是經過器物閣精心研究的。

    混戰展開,曹軍的衝擊不會考慮陷陣的節奏。七輪射留一支弩箭的威力也在實戰中顯現出來,陷陣的弩兵們,至少會有一根弩箭作為防身之用,幾乎是箭無虛發。

    當然,近身肉搏,不可能沒有傷亡,在曹軍士卒舍生忘死的衝擊下,弩兵也有不少受傷或是陣亡的。不過陷陣的軍訓之是什?陷陣之誌,有死無生!

    拖住敵軍,不計傷亡,為同袍贏得最大的衝擊機會。陷陣兩邊弩兵的隊長,腦海中都不會閃過這樣的念頭,那種戰術意識已經近乎本能了,自然而然就會為之。

    “吹號,六隊給我收尾,全軍突擊!”戴衝的指令在此刻終於下達。

    “殺!殺!殺……”齊整有力的喊殺聲中,山上的兩隊士卒也開始發動了衝擊。他們利用山道的寬度,以四人為一列,錯落有致的相間,居高臨下衝向敵軍。

    高速的衝鋒,還能保持陣型的大致穩定,不是身經百戰的軍隊是做不到的。那不但要求你有極為嚴格的訓練,還要對同袍及各種陣型了如指掌,形成肌肉記憶。

    如同飛石落下,陷陣軍很快衝到了距離敵軍不足五丈之處,戰刀出鞘閃動寒光。

    “殺!”衝在最前的陳小何瘋狂大喊,接著衝力全力躍起,直接撲向敵軍。居高臨下加上衝擊帶起的力道,此刻的他,猶如一顆被轟天炮發射的石彈。

    戴衝沒讓他這做,隊長沒讓他這做,什長也沒有軍令。一切都是陳小何最自然的反應,因為這樣,可以最大的破壞敵軍的陣型,將他們徹底衝散。

    “殺、殺、殺……”飛在空中,陳小何的餘光看見了左右的同袍,他們想的和自己一樣。隻要能衝散敵軍前排士卒,哪怕要麵對鋒利的矛尖,哪怕必死無疑。

    曹軍的反應稱得上迅速了,幾把長矛豎在空中。可敵軍居然毫不猶豫,飛身撲下!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三國之鳳舞九天》,方便以後閱讀三國之鳳舞九天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 滾穿敵陣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三國之鳳舞九天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 滾穿敵陣並對三國之鳳舞九天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