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天賦異稟(下)
慕容孝是個絕頂聰明之人,這一點,就連他那兩個不怎待見他的異母兄弟也是認的。
而他自己,自然也很清楚這點。
或許在「智慧」層麵,慕容孝並沒有達到識人如炬算無遺策的程度,但單論「智商」,他很可能是本書目前為止出場過的所有人物中最高的。
什叫過目不忘?哪個叫一學就會?
對慕容孝來說,這都不叫事兒,這是應該的。
所以有時候他也試著說服自己:老天爺對我其實是公平的,雖然我的身體孱弱,但我的頭腦卻遠超這世間的絕大多數人。
然,這顯然也隻是自我安慰罷了——能夠二者兼得,誰又願意隻取其一呢?
何況他這也不是「有一方麵特別強,另一方麵略差」,而是「有一方麵特別強,另一方麵連生活自理都做不到」。
反過來說,你讓他身體壯得跟武鬆一樣,但智力一直停留在八歲孩童的水平,他也不會願意的。
因此,過去的那些年,慕容孝從未停止過尋找「治好」自己身體的方法。
他在慕容世家那曆史悠久存量龐大的書庫中,學習了一切他覺得有可能幫助到自己的知識。
像四書五經這種同時代知識分子也都會的,對他來說屬於童年讀物,開胃菜那種。
當然了,八股這方麵,他並沒有去深入研究,因為八歲那年他就明白自己這身體考科舉是沒戲的,所以沒必要在那上麵浪費時間。
然後數學這一塊嘛,阿孝就屬於是「興趣使然」了,《九章算術》學完,他就去翻什《測圓海鏡》啊《同文算指》啊,接著就從數學出發,向著天文學工學這些方麵繼續拓展。
醫學就不用說了,必學的,而醫學又涉及很多生物學的知識,像什人體結構啊各種藥材的藥理毒理啥的……看著都有用啊,那就都學了吧。
而最後,就是「武學」了。
這咱得提一嘴:僅論數量的話,慕容世家書庫的武學典籍,至少是少林寺藏經閣的數倍。
畢竟藏經閣的秘籍無論是上乘絕技還是基礎功法全都是禪宗武學,類別上就有限製;再者,人家那地方存量最多的其實也不是秘籍而是佛經。
而慕容家書庫存放武功的那個區域,真就全是武功,門類也沒有任何限製;您也甭管是用的什手段得到的,反正他們祖上世世代代不知不覺就往存了這許多。
盡管這些武學典籍中能稱「上乘」的很少能稱「絕世」的壓根兒就沒有,不過勝在一個「量大管飽」啊,那些普普通通雜七雜八的武學,你要學多少有多少。
那對慕容孝這種「學習機器」來說,不看白不看咯。
然而,他真就隻能「看」而已,最多就是在腦中想像一下招式啥的,別的……哪怕隻是運一口氣,都不行。
因為他的身體,連練功最基礎的「吐納」都無法完成。
就像阿孝自己說的,他不是「瘸子」,隻是他強行站起來的話,兩條腿的骨頭就會因為無法承擔自己的體重而骨折。
同理,如果他強行去完成一次強度達到「內功練習」水平的吐納,他的肺便會受傷。
這個……自然也是他親身實驗出來的。
就說「氣沉丹田,神凝紫府」這八個字吧,很多內功的第一行都是這句,慕容孝當初就試過一次,直接給自己幹得差點窒息了,隨後還引發了長達數月的肺部無菌性炎症。
那年頭的醫療水平,肺炎死亡率懂的都懂,也就是他身在大戶人家,否則就這波給他人都乾沒了。
這也是為什,慕容孝並不能像金庸先生筆下的裘千尺一樣練一些類似「棗核釘」這樣的功夫,說白了他連打基礎的能力都沒有。
但是。
這無疑還要有個但是。
實操不行,不代表他就不能繼續研究理論了。
縱然不能去練那些武功,可慕容孝最後依然是堅持把書庫的武功都給看了。
>>章節報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