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共叔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九折肱 本章:第一百一十三章 共叔

    第一百一十三章共叔

    鄭國曆史上最有名的三個人,一個是初霸鄭莊公,一個是莊薑,就是莊公的老媽,另一個就是夏姬了。有個成語槳鄭衛之音”,被稱為靡靡之音,這是個保守的法,當然,鄭衛之地民風樸實開放也是實情。

    再加上鄭國開啟了“禮樂征伐自諸侯出”的先例,這讓奉行周禮的一些人大為撻伐,因為鄭國在許多儒家知識分子中的口碑很差,也使得夏姬越來越變得玄之又玄,始終不能擺脫妖冶蕩亂國的大棒。

    鄭莊公與他的弟弟共叔段之間引發的鄭國內的政治動蕩,以鄭莊公勝出結束。這段故事廣為人知,更是在後世演變出許多的傳。在這次重大事件中,鄭莊公的為人後世的各種評價中,大體歸為兩類,主要就是鄭莊公與共叔段誰的責任更大,誰有錯的問題,千百年沒有定論,各人站在各自的政治道德的基礎上表達他的看法。當然,作為鬥爭的勝利者,鄭莊公不得不承受來自後世的紛紛爭議,同情者有之,貶斥者有之,支持者有之,撻伐者也有之。

    譬如春秋的微言大義,所謂的“鄭伯克段於鄢”,這短短的六個字中,隱藏著對鄭莊公的不滿和批評,非常的隱晦曲折,也被稱為“春秋筆法”。解釋春秋的公羊傳和穀梁傳更是旗幟鮮明的對鄭莊公徹底否定,以為鄭莊公“處心積慮”養成共叔之惡,有違親親之道。到了班固做漢書,直接將鄭莊公列為“下愚”之人,班固將古之名人分為三等,上智中人與下愚,毫不客氣的呼鄭莊公為下愚人,對鄭莊公進行誅心之論。

    上麵的觀念都是站在儒家思想的角度來看待鄭莊公,絲毫不顧及鄭莊公作為一個饒成長曆程,不做對鄭莊公的心理探討,一味的拿儒家道德理念的大棒打下去,譴責鄭莊公不循禮教。

    也有一種觀念比較寬容,認為鄭莊公麵對共叔段的叛亂固然有違兄弟之親,但是對於鄭莊公後來與莊薑相見,采取了讚同的態度,意指鄭莊公“孝心不泯”,從鄭莊公的悔過上進行了一定程度的肯定。但是在儒家占據絕對的思想控製的曆史時期,鄭莊公一直作為反麵的形象存在,貶損更多幾乎無一是處,差不多仍然是直斥鄭莊公“姑待之”實為共叔段禍亂之“階”,就是共叔段作亂是鄭莊公一手造成的。在儒家作為主流的曆史時期,這種論調更多。

    又有一種新鮮的看法,認為共叔段固然有錯,但是鄭莊公沒有必要趕盡殺絕而後快,鄭莊公狠人也,同時也指出莊薑的不是,認為莊薑偏愛是事件的根源,滲透出家庭教育中女饒重要性。鄭莊公寤生,然後武薑厭惡,後愛共叔段,間接地釀成後來的禍亂,指出家庭教育中愛惡之心導致骨肉相仇。這個法還是非常有價值的。

    當太叔之居京城,取廩延以為己邑,雖複生,不能全兄弟之好。故書日“鄭伯克段於鄢”,而不曰“鄭伯殺其弟段”。以為當斯時,雖聖人亦殺之而已矣,以兄弟之親,至交兵而戰,因親親之道絕已久矣。雖緩追逸賊,而其存者幾何,故曰於斯時也,雖聖人亦殺之而已矣。蘇軾

    蘇東坡有篇文章論鄭伯克段於鄢,他認為鄭莊公殺共叔段是可以理解的,無須從道德上進行批判,那種態勢下,鄭莊公很難作為一個完美的人,共叔段已有叛心,自絕親親之道,難道要求鄭莊公坐以待斃,以維護所謂的儒家禮教嗎?如果這場動蕩中失敗而死的是鄭莊公,那些儒生們又該如何判斷呢?大概如對鄭莊公一樣的對共叔段進行筆伐吧。

    整個春秋時期,上到周王室,下到各諸侯,父子相殺兄弟相仇,屢見不鮮,為什鄭莊公爭議最大,史家之罵名滾滾來?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鄭莊公是第一個打破周室禮製的人,而且公然與周王作對,這使得以複周禮為政治理念的儒家先生們大為不滿,千百遍的撻伐似乎就在情理之中了。

    但是曆史就是那奇怪,儒家們喊了幾千年,於世無補,隻能做一些事後褒貶,而鄭莊公開始,拉開了爭霸下,挾子以令諸侯的大幕。對鄭莊公這個始作俑者,儒家先生們又怎會置之不罵呢?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那女子》,方便以後閱讀那女子第一百一十三章 共叔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那女子第一百一十三章 共叔並對那女子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