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止戈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九折肱 本章:第182章 止戈

    鄭襄公叛楚歸晉,楚國來伐,圍城半月,鄭國上下一片哀嚎,淪為亡國指日可待。楚莊王不忍,於是退兵。待鄭國修繕城牆,整頓防禦,再次圍城破之。鄭襄公裸露上身投降,態度極為卑微,表示亡國之罪自己一人承擔,殺與流放沒有怨言,哪怕國家被瓜分也悉聽遵命,但是請求放過鄭國百姓,或者我願意鄭國成為楚國的一個縣,可以做一個的縣長,這隻是我的美好願望,不奢望大國同意……

    楚國上下不同意,既然拿下了,按照我們一貫的作風,戰則取,為什要答應他呢?咱們楚國可不是憑仁義壯大起來的。

    楚莊王的做法就有了中原文化的精神,莊王曰:“所為伐,伐不服也。今已服,尚何求乎?”卒去。北進中原卻令楚莊王顯出王者風範,是中原文化的感染呢,還是另有原因呢?抑或是楚人文化中麵對中原的禮樂文化的一種深層次的自卑,讓楚莊王寧願也來學一學呢?結果是鄭襄公的痛哭流涕,讓楚莊王改變了主意,退兵和談,讓鄭國得以續存。

    二、止戈為武

    晉國救鄭,被楚國打敗,慘不忍睹,狼狽不成軍,自相碾壓,爭相入舟,舟中手指盈掬,陣亡者屍骨十萬。楚軍大臣建議,建築京觀以揚楚軍威,即將敵軍陣亡的士兵屍骨累積成山,以為炫耀戰績,從心理上瓦解敵人,起一個彰顯軍威震懾敵饒作用。

    莊王不同意,出一番著名的話:“非爾所知也。夫文,止戈為武。”並羅列武德有七,此次邲之戰隻是一次屠殺,沒有絲毫武德,不值得炫耀,於是放棄京觀。

    那“止戈為武”怎理解呢?難道是放下武器,謀求和平的意思嗎?恐怕很多這樣的理解,其實不然,愚以為“止戈為武”是拿起武器準備戰鬥的意思,或者顯示強大的武備,以達到威懾敵饒目的,以此來不戰而屈人之兵,有個大的前提是你有巨大的實力,且展現出來,敵人被你的強大震懾住,不得已謀求和平。這是兩種層麵截然相反的理解。一種是放下武器來談,一種是張顯武力來談,你認為哪一種才合適呢?

    談判桌上,最終決定談判結果的是什呢?是談判桌背後雄厚的軍事實力。這才是真正的“止戈為武”。那楚莊王是什意思呢?也差不多。我們已經戰勝了,顯出了我們強大的力量,有肌肉而且秀肌肉,把敵人打服了,然後我們跟他們談和平,這叫止戈,換言之,和平是建立在一方強大的武力基礎上的,是強者對弱者的一種仁政,如果本身就弱卻在那談和平,豈不是讓人笑話?你打不過隻好去談和平了。止戈為武,是我們很強大,你不服我們立馬打敗你,但是我們現在跟你談,跟你講和平,這才了不起。

    楚國曆代國君,雄心萬丈,將北進中原號令下視為第一要務,“意欲以觀中國之政”,這麵固然存有楚人精神深層次文化自卑的一麵,也有著對楚人祖先受周王輕視的不滿。篳路藍縷,堅韌不屈,開國數千,於是爭鋒中原。

    一、問鼎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那女子》,方便以後閱讀那女子第182章 止戈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那女子第182章 止戈並對那女子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