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9 援軍出發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彼岸之筏 本章:1389 援軍出發

    如今,吳三桂在景棟四郊設了大營四座,晝夜騎緹巡防,李定國為了探明虛實,也出擊數次,皆無果而返。

    吳三桂軍又雇傭緬人,日夜伐木造梯,圍城至第三日,清軍又有萬餘支援步卒至此,聽說是愛星阿部,而且吳三桂大營中還出現了紅夷大炮,雖然尚未架設,但顯然這是在準備炮擊城牆,強行攻城了。

    如今的局麵是:吳三桂攻城在即,而晉王屬下共計四萬餘軍民已經無法脫身,黎維祚在信函最後寫到:

    “臣急告天子,望速救援,切盼切盼……”

    後來,朱北國在自己的回憶錄寫到這段往事時,是這樣講述的:

    “……我們當時錯誤地估計了吳三桂的行動方向,這個失誤差一點讓我們失去李定國和他的數萬軍民。

    我們在擊敗愛新阿後,一度樂觀第認為,吳三桂要硬著頭皮來阿瓦城搶大明天子,要,可能會畏懼不前,說不定會就此撤回雲南觀望。

    但很顯然,當時我們並沒有換位思考----吳三桂會怎應對這個局麵。

    當時的局勢是,愛新阿這一路清軍已經在阿瓦城外潰敗,愛新阿陣亡,如果消息傳到吳三桂那的話,吳三桂必有所警醒。

    按照黎維祚在告急文書中講述的情況看,吳三國應該是在漢達寺曠野之戰後兩到三天內就得到南路失敗的消息了。

    那,我們就應該估計到,此時的吳三桂必定承受了來自各方麵的壓力,作為一個手握重兵、身處天高皇帝遠的邊陲,且軍政自成體係的一個外姓藩王,吳當然能意識到清廷對他的猜忌與防範。

    此次入緬捉拿永曆皇帝,吳應該是有向清廷表忠心的意味的,否則的話,他完全可以放永曆皇帝在緬甸過寄人籬下的生活。

    因為在世人眼,包括順治朝廷,反撲很清楚,這位落魄天子不僅翻不起什大浪子,無法威脅到吳三桂,甚至還能充分利用永曆的存在向清廷要兵要糧餉。

    然而說老實話,我到現在也沒有理解吳三桂入緬的動機是什,我甚至無法判斷是低估了還是高估了吳三桂的智慧。

    這位大清平西王甚至違背了從洪承疇那得到的真知灼見:

    “欲保藩位,則西南不可一日無事!”的告誡。

    可事實是,吳三桂居然不惜自我汙名,也要積極地去替大清做斬草除根的事情,難道說此時的吳三桂沒有意識到朝廷早有削藩之意?

    或者說,吳此時還是對清廷忠心耿耿的?不管怎說,是他數次上書清廷要求入捉拿永曆的,於是清廷在慎重商議後答應了吳的要求。

    但是,由於我們的插手,如今卻事與願違,吳三桂對朝廷誓言旦旦,信心滿滿地說,隻要大軍入緬即可順利完功,但殘酷的現實卻是:

    愛新阿----這位正牌子滿洲貴胄兵敗身死,數千精銳的“真滿洲”騎兵全軍覆沒,導致這一切的,不都是起源於你吳三桂數次上奏清廷,要求入緬擒獲永曆,以絕亂源的建議嗎?

    因此,如果吳三桂不趕緊扭轉戰局擒獲永曆,或者擊破李定國白文選,那,他是無法向大清朝廷交待的。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紀》,方便以後閱讀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紀1389 援軍出發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紀1389 援軍出發並對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紀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