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3 火借風勢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彼岸之筏 本章:1393 火借風勢

    但無論是魏宏任柯艾魯什這些陸軍將領,還是那些在驕傲級和春申級武裝商船上的船長們,都很喜歡這種燃@燒@彈,因為這種燃@燒@彈不僅對敵人密集隊形的殺傷效果非常高,還是海上對敵人的木製帆船作戰的利器。

    特別是在海上,經常發生的情況是:隻要有一發這種燃@燒@彈擊中了敵船,不一會兒,被擊中的敵船就豎起了白旗,原因倒不完全是船上的火很不容易被撲滅,更多的情況是船上的水手們被那股濃重的、嗆人的、甚至會窒息呼吸的煙霧熏得被迫跳海逃生。

    如今的實踐也證明,這種燃@燒@彈在曠野中的效果也非常好,當然了,前提條件實是別因為風向問題熏到自己。

    然而對於這場戰鬥而言,貌似沒有問題,現在緬甸現在是旱季,地麵相對幹燥,引火物質很多,關鍵是這個時節來自青藏高原的西北季風還很強盛,於是那些從景棟城東麵的曠野出發,向西進攻的清軍和緬軍士兵們,則很不幸地位於下風方向。

    此時火借風勢,讓大火和煙霧首先直撲緬軍和他們奮力推進的木製攻城塔,艾魯什能從望遠鏡清楚地觀察到,遠方緬軍和清軍陣型在火牆形成後立刻發生了混亂,在煙霧的籠罩下,時隱時現地看見原本比較整齊的各種旗幟變得東倒西歪,擁擠在一起的士兵們在不斷逼近的火牆和濃煙麵前步步後退,其中幾發燃@燒@彈居然幸運地擊中了攻城塔,爆炸在半空中如天女散花般四散開來,飛綻四射的火苗粘在攻城塔的原木上持續地燃燒,不一會,整個攻城塔就變成一座高聳的火炬。

    然後,龐大的攻城塔就伴隨著塔樓藏兵室傳出的淒厲慘叫聲和牲口的嘶鳴聲轟然倒塌,隨著不斷有攻城塔被擊中,已經有三個又開始燃燒起來。

    在經曆了最初的傷亡和混亂後,衝在最前麵的緬軍終於開始整體退卻,熊熊燃燒的火牆逼著這些士兵丟下攻城塔和各種攻城器械轉身逃避,逃得慢的士兵不是被飛綻的火苗擊中,就是被借著風勢燒過來的大火吞噬。

    令人心悸的場麵是,在大火中許多緬軍士兵根本來不及脫下身上燃燒的藤甲,於是這些可憐的士兵立刻就變成一個個嚎叫著四處亂竄的移動火柱,然後又不可避免地引燃旁邊的人和任何可以燃燒的器物----在曠野,人們的慘叫聲響徹雲霄。

    不一會,嗆人的煙霧終於彌漫到後方清軍的陣列麵前,引起不少士兵嘔吐、身體發軟、頭暈眼花,一些將領的戰馬也出現戰立不穩,奔跑無力的現象,到處是咳嗽聲和嘔吐聲,不少士兵丟盔卸甲地趴在地上呻@吟,漸漸的,清軍的陣列也開始混亂起來。

    緊接著,原本不少排列整齊的清軍士兵也跟著潰逃過來的緬軍開始成建製地撤退……

    終於,這支一萬六千人的進攻隊伍,很快就變成了一群被火牆和煙霧追趕著向東逃跑的潰兵。

    望著遠方滾滾的濃煙、衝天而起的火焰牆和丟棄在曠野、像火炬一樣燃燒的攻城塔和潰不成軍的敵人,這場景讓站在景棟城東門城樓上準備與敵人的攻城塔決一死戰的李定國和他的部屬們看得目瞪口呆,當然也讓在城牆上目睹了這一幕的大明士卒們鬆了一口氣。

    盡管眼前的勝利來得出乎意料,也來得有點莫名其妙,但畢竟眼前的敵人狼狽不堪地撤退了,於是不戰而勝的大明士兵們衝著城外曠野上那些丟盔卸甲、狼狽而去的敵人高聲歡呼起來。

    不過,很快的,他們的注意力就被吸引到城北的清軍大營和遠方的曠野上的場景所吸引。

    此時此刻站在景棟城的城牆上的大明將士們,他們的視線被吸引著越過了清軍的營寨,望向了北方,在一片布滿灌木叢的原野天際線上,忽然出現了一麵麵他們從來沒有見過的旗幟。

    這些旗幟從南到北一字排開,足足有大約兩地,伴隨著一陣陣擊打皮鼓的聲音從遠方傳來,鼓聲不斷震動著人們的耳膜,這是一種催人前進的節奏。

    在這陣陣的鼓聲之中,還夾雜有一絲斷斷續續的樂曲,如一縷煙雲入戶般飄進人們的耳。

    此時大明的將領和士卒們雖然站在城牆上,但仍然看不到遠方旗幟下的人影,但任誰都知道,那有一支向著景棟城而來的軍隊——於是在景棟城頭的人們,有一股共同的思緒忽然彌漫開來,人們的臉色忽然變得有些凝重,還夾雜著一絲希冀——遠方的軍隊,是敵是友呢?

    然而很快答案就來了——肯定是援軍到了!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紀》,方便以後閱讀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紀1393 火借風勢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紀1393 火借風勢並對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紀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