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唐朝賢相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九霄落雪 本章:第196章 唐朝賢相

    洛陽之行,李翔的收獲確實不錯,但對李翔來說此行倒也還有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給這次洛陽之行,留下了一些不大不小的遺憾。

    首先,在王允府中呆了多日,但李翔卻一直沒有遇到未來那位美人計的主角貂蟬,對於這位四大美女之一的人物,李翔還是很感興趣的。

    不過,離開洛陽之後,李翔才想起來,在三國演義之中,貂蟬是因為遭遇十常侍之亂,才避難出宮,從而為司徒王允收留為歌女。此時的貂蟬不在王允府中,倒也正常。

    而另一個遺憾,則是李翔此行並未見到蔡邕與蔡文姬父女了。這一家人也不知為何,此時竟然不在洛陽之中。

    如今黃巾之亂業已結束,接下來幾年應該會安分上一段時間了,李翔覺得自己也該繼續進行召喚了,如今,沒有大戰,即便是產生什平衡也不至於突然地對李翔造成影響了。

    “係統,使用100召喚點進行一次政治召喚。”李翔暗暗地對腦海中的係統道。

    之前,先是在雁門與匈奴大戰,好不容易安份了段時間,就又爆發了黃巾之亂,可以說是大戰連連。

    也正是因此,李翔幾乎所有的召喚都是為了戰爭而服務的,不是側重於武力,便是側重於統帥,或是便是召喚謀士了。也隻有並州那幾年發展期間,李翔才進行了一次政治召喚,從而召喚出狄仁傑狄閣老。

    如今,既然未來幾年時間內都不會有什大戰發生,而且並州仍要繼續發展,河內之地也需要李翔整頓,李翔自然是要優先先召喚出一位足夠優秀的政治人才了。

    “叮,第一人,唐朝名相姚崇,統帥68,武力55,智力95,政治98。”

    姚崇,本名元崇,字元之。陝州硤石人。唐朝名相、著名政治家,嶲州都督姚懿之子。曾任武後、睿宗、玄宗三朝宰相常兼兵部尚書。

    姚崇初以挽郎入仕,遷兵部郎中。萬歲通天元年,契丹侵擾河北,連陷數州,軍務繁雜,檄書如雪。姚崇剖析若流,皆有條理,得到武則天賞識,擢兵部侍郎、同平章事,遷兵部尚書、名列宰相。

    神龍元年,姚崇協助張柬之發動神龍革命,清除張易之兄弟及其黨羽勢力,迫使武則天還位於唐中宗,受封為梁縣侯。因同情武則天遭遇,出任亳州刺史。入為中書令,革除弊政,頗有作為。

    姚崇因不肯依附太平公主,被貶為申州刺史。唐玄宗親政後,拜兵部尚書、同平章事,遷中書令,封梁國公。提出《十事要說》,力主實行新政,推行社會改革。興利除弊,整頓吏治,淘汰冗職,選官得才;抑製權貴,發展生產,為“開元盛世“的出現,奠定了政治基礎和經濟基礎。執政三年,譽為救時宰相。

    除了政治上的成就外,姚崇在文學上亦是綽有成效。姚崇於《全唐詩》中存其詩六首,陳尚君先生《全唐詩續拾》存其詩二首,數量雖不多,但不乏名作。

    如《秋夜望月》雲:“明月有餘鑒,羈人殊未安。桂含秋樹晚,影人夜池寒。灼灼雲枝淨,光光草露團。所思迷所在,長望獨長歎。”此詩當作於姚崇事業受挫,遠離長安之時。詩中借秋夜望月,表達戀胭之情,文字雅潔,寄托高遠。

    姚崇《夜渡江》雲:“夜諸帶浮煙,蒼茫晦遠天。舟輕不覺動,纜急始知牽。聽草遙尋岸,聞香暗識蓮。唯看孤帆影,常似客心懸。”中間二聯不僅對仗工整,而且寫出一個從不覺到暗識的過程,靜中有動,耐人尋味。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亂戰三國之爭霸召喚》,方便以後閱讀亂戰三國之爭霸召喚第196章 唐朝賢相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亂戰三國之爭霸召喚第196章 唐朝賢相並對亂戰三國之爭霸召喚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