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9章 張包李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九霄落雪 本章:第879章 張包李

    已經進行了兩次隨機政治召喚,接下來就是第三次了。

    “叮,第三次隨機政治召喚開始,

    第一人,寇準,統帥80,武力52,智力92,政治97。

    第二人,張克公,統帥52,武力58,智力81,政治87。

    第三人,章惇,統帥82,武力58,智力88,政治92。

    第四人,陳元達,統帥62,武力56,智力82,政治90。

    第五人,張仁願,統帥95,武力86,智力93,政治90。

    請宿主去掉兩人,在剩下的三人之中進行選擇。”

    李翔思索一二,開口道:“去掉張克公和陳元達,在剩下的寇準、章惇和張仁願之間進行召喚。”

    “叮,好的,召喚開始……恭喜宿主獲得:張仁願。

    張仁願,統帥95,武力86,智力93,政治90。

    植入身份:李悝在赴任途中意外相識的一員人才,暗中確認其身份無誤後,準備舉薦其在涼州為官。”

    雖然沒有得到寇準這一位絕世級別的政治大才,但可以召喚出張仁願也已經可以說是不錯了。甚至,雖然寇準在政治上拉了張仁願一大截,但論起綜合能力來卻稍有不如張仁願。而且,張仁願雖然政治上未入絕世,但卻有三項皆達到了超一流。

    張仁願,文武雙全,早年為將,晚年拜相,既是唐朝宰相,又是唐朝名將。

    在軍事上,張仁願設計的三受降城體係,使中原王朝的軍事堡壘,延伸至遊牧民族腹地,北拓疆域三百餘,為後世防禦北患的定製。

    該防禦體係,成功斷絕了後突厥汗國的經濟來源,使突厥鐵騎南下劫掠之路受阻,國家財富無以增加,很快就誘發了突厥國內的矛盾。進一步導致突厥被迫轉向西征、北伐、東擊。

    但後突厥強行的掠奪政策,又使西域的突騎施、西突厥,東北方的鐵勒諸部、奚、契丹,再次倒向唐朝尋求庇護,反而加劇了後突厥分崩離析的進度。

    因此,三座受降城的作用,遠超軍事堡壘的範疇,實為後突厥由盛轉衰的關鍵性因素。

    故史料才有“三受降城者,皇唐之勝勢也”之句,宋人在編撰《新唐書》時,給了張仁願這樣的評價:“仁願為將,號令嚴,將吏信伏,按邊撫師,賞罰必直功罪。後人思之,為立祠受降城,出師輒享焉。宰相文武兼者,當時稱李靖、郭元振、唐休璟、仁願雲。”

    很多人可能更看重“逐匈奴於漠北”、“封狼居胥、勒石燕然”的轟轟烈烈,但一次兩次的突襲,未見得能動搖遊牧勢力的根基。

    而張仁願的水磨工夫,卻在之後四十年,牢牢扼住突厥的命脈,使其萎縮而亡。這才是以國為棋的頂級高手,不負李顯“紓東顧之憂,釋北垂之慮”的評價!

    “叮,第四次隨機政治召喚開始,

    第一人,包拯,統帥62,武力58,智力88,政治93。

    第二人,張克公,統帥52,武力58,智力81,政治87。

    第三人,張克戩,統帥86,武力58,智力82,政治87。

    第四人,韓休,統帥60,武力56,智力86,政治90。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亂戰三國之爭霸召喚》,方便以後閱讀亂戰三國之爭霸召喚第879章 張包李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亂戰三國之爭霸召喚第879章 張包李並對亂戰三國之爭霸召喚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