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絕世召喚上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九霄落雪 本章:第451章 絕世召喚上

    “叮,第三人,王忠嗣,統帥98,武力104,智力90,政治72。”

    提起唐朝名將,人們首先會想起是李靖、李世積、薛仁貴、郭子儀、李光弼這幾位。

    但是,唐玄宗朝有一位名將,文武雙全、智勇兼備,帥才將略絕不上以上幾位之下。

    之所以名氣不揚,主要是生長於承平之年,而其本人又忠厚低調,悲天憫人,心懷蒼生,不忍建功而輕動兵刀而已。

    他,就是曾手掌河西、隴右、朔方、河東四鎮節度使大印的中唐名將王忠嗣。

    古今名將,似乎都是為戰爭而生的,在戰爭中體現自身價值,在戰爭中燃燒自我,在戰爭中升華生命的意義。

    但王忠嗣似乎是個例外。

    王忠嗣的人生目的,不是為戰爭而生,而是為消滅戰爭而生,為和平而生。

    李光弼、哥舒翰等人都是王忠嗣一手提拔起來的名將。

    某次,李光弼試探性地問王忠嗣,不學習衛青、霍去病出塞開邊,建不世之功業?

    王忠嗣淡然一笑,說:“國家升平之時,為將者在撫其眾而已!吾不欲疲中國之力,以徼功名耳!”

    說到這,有人以為,王忠嗣非不屑為,乃不能為也。

    其實不然,我們來簡單看看王忠嗣的作戰能力吧。

    先說個人武力,《新唐書》記,王忠嗣跟隨河西節度使杜希望討伐吐蕃,“吐蕃大出,欲取當新城,晨壓官軍陣,眾不敵,舉軍皆恐。忠嗣單馬進,左右馳突,獨殺數百人,賊眾囂相蹂,軍翼掩之,虜大敗。”

    “獨殺數百人”,僅此一點,就足以說明他的個人武力了。

    不過,個人之勇不足為懼,萬人之勇方可震天下。

    開元**,王忠嗣出任兵馬使,隨河西節度使蕭嵩出征,在玉川戰役中以三百輕騎偷襲吐蕃,斬首上千級,俘虜四千餘人,繳獲牛羊上萬頭,吐蕃讚普倉皇逃命。

    此戰,堪與霍去病800騎兵夜襲匈奴之戰媲美,王忠嗣也一戰成名,隨後接替王晊擔任隴右節度使。

    初唐邊患除了吐蕃為禍最烈之外,契丹也給唐廷造成不小的麻煩。

    唐朝曾經五次北伐契丹,但五次均以失敗告終。到了開元年間,契丹已成唐之大患。

    開元二十六年,王忠嗣率十萬騎兵北伐契丹,出雁門關,於桑幹河三戰三捷,將奚和契丹的二十萬聯軍打得落花流水,奚、契三十六部全部向唐軍投降,之後幾十年不敢作亂。

    自此,王忠嗣威名大震於天下。

    天寶初年,突厥餘眾共立判闕特勒之子為烏蘇米施可汗。唐玄宗遣使諭令烏蘇內附,烏蘇不從。

    王忠嗣奉旨出征,一路勢如破竹,直抵薩河內山,雷霆猛擊,攻破突厥東部軍事力量,取烏蘇米施可汗首級至長安。

    至此,曾經稱雄北方一百餘年的突厥汗國黯然退出了曆史的舞台。

    天寶五年,唐玄宗命王忠嗣兼任朔方、河東、河西、隴右四節度使。

    一人佩四鎮之印,擁兵近三十餘萬人,掌控萬邊疆,這在大唐帝國的曆史上,絕無僅有。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亂戰三國之爭霸召喚》,方便以後閱讀亂戰三國之爭霸召喚第451章 絕世召喚上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亂戰三國之爭霸召喚第451章 絕世召喚上並對亂戰三國之爭霸召喚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