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章武十二年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玩蛇怪 本章:第一百一十九章 章武十二年

    章武十二年,大漢公元352年,年初的時候,西域那邊的戰報才姍姍來遲。

    關羽北上突襲高昌城,一舉將匈奴人和鮮卑人擊退。

    兩萬人馬打十多萬人想殲滅肯定是不可能,但還是大敗了休屠各部,同時一路向北直奔交河城。

    管亥那邊攔截住了他們的援軍,張飛北上東且彌,斷了休屠各部的後路。

    雖然目前上報來的戰國隻是高昌大捷,後續戰報還沒有發過來,但兩萬人就擊退了十多萬,還是振奮了上下朝野。

    京杭大運河也有好消息,從章武五年正式動工,到如今已經是七年時間。

    南方各航道基本都已經疏通完畢,從揚州、荊州、湖州、廣州等地的航運已經能夠抵達洛陽和青州。

    現在就差河北的永濟渠,等到永濟渠開通之後,北方的紡織業將更上幾層樓,同時河北的鋼鐵工業也將順利開啟,為大漢重工添磚加瓦。

    主要也是南方的航運貫通之後,從海南、呂宋等地的橡膠就可以源源不斷地往北方輸送,現在青州造船廠已經接到大量蒸汽船訂單,開足了馬力正在製造。

    同時武安鋼鐵集團,巾車煤炭集團也正在籌建。武安不用多說,武安縣是著名的鐵礦產區,後世因為那位大智若愚的馬科長而出名。

    巾車很多人不知道,此時這是個鄉,乃是劉秀擒獲雲台二十八將之一的馮異的地方,位置便是在後世的平頂山市。

    河北作為將來的鋼鐵產區,需要大量的煤來做燃料。但現在交通不發達的情況下,內蒙山西等地的煤礦其實很難運到河北去,那在布局上就得依賴河南的煤礦。

    因為平頂山同樣是在京杭大運河沿線上,且沿線還有山陽、澠池、密縣、新鄭、陽城、鄢縣等河南著名煤礦產地,都可以通過大運河運到河北去。

    這些地方就是後世河南的平頂山煤礦、登封煤礦、焦作煤礦、柘城煤礦、鶴壁煤礦、新密煤礦、義馬煤礦,都是非常出名的產煤地區。

    相比之下山西的煤礦離河北也近,但運輸要橫穿整個太行山區,就遠不如使用運河方便,因此暫時不可能開發山西的煤資源。

    而且河南河北本來就是古代人口大省,河北主要以鋼鐵產能為主,河南主要以煤礦生產為主,就能夠大量帶動沿線的經濟,輻射到更多的人群。

    不然目前山西所在的晉州轄區為上黨太原雁門等地,總人口都沒有突破五十萬,強行發展能夠帶動的經濟效應其實很低。

    而就在全國發展如火如荼的時候,物理學院那邊又帶來了一個好消息。

    電磁感應是陳暮在初中時候學的物理知識。

    作為優秀的理科畢業人才,這點基礎知識他記得清清楚楚,法拉第的電磁感應定律和計算公式都沒有忘記。

    所以青州物理學院研究電能非常早,通過電磁感應也早早地實現了發電能力。

    唯一被卡住的就是儲存電能技術。

    這項開發工作青州物理學院足足做了十多年,研究團隊試驗了上千種材料,最終研製出了鉛酸蓄電池,完成了全球首次電力儲備的壯舉!

    不得不說,在電力發展的這條道路上,雖然物理學院艱難研究了十幾年,但已經算是少走了很多年彎路。

    首先是最困難的電磁感應技術完全是沒有任何門檻,被陳暮輕鬆點破。

    其次是電力儲備上也被陳暮提醒。

    因為電雖然被發明出來,但人們甚至不知道這東西能夠被儲存下來,是陳暮告訴大家,它可以被人們利用,物理學院的團隊這才有了研究方向。

    不然的話,就如同人們知道海都是鹽,卻不知道怎提取的方法,都不會去考慮它能不能被人所用的這個問題。

    而電力儲備問題得到解決之後,接下來就要開展新的方向——那就是如何操縱和利用電力。

    這又得到了陳暮的幫助。

    電流阻礙公式嘛。

    不管是電磁感應還是電流阻礙,都是初中高中物理必學知識。

    雖說陳暮大學讀的金融,但他的理科知識沒有拉下。

    從本質上來說,電流是一種危險的存在。

    如果沒有電阻,電死人的事情在後世電力剛剛發明的年代可是屢見不鮮。

    利用陳暮提供的電阻公式,物理學院實驗了上百種材料,最終找到了合適的導體製作電阻器,終於人類能夠控製電力。

    操縱電力的技術解決之後,就是如何利用電力。

    作為大漢物理學奠基人和開拓者,被後世譽為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教育家、化學家、物理學家、數學家、天文學家的大漢丞相陳暮又給出了建議。

    製作電燈。

    然後物理學院在實驗室當中,首次為黑暗帶來了光明。

    隻是物理學院用的燈絲是炭棒,僅僅為人類帶來了片刻光明,就再次偃旗息鼓。

    但這次實驗是劃時代的。

    最終經過無數次研究,學院研究出了碳化竹絲燈,同時利用水銀製造真空玻璃燈泡,完成了電能轉化成光能史詩級革命!

    說起來比較尷尬。

    其實陳暮是知道電燈泡的最佳材料應該是鎢絲。

    但問題是他不知道鎢絲在古代叫什。

    或者說,他根本不知道鎢長什樣,在哪產出,現在有沒有被發現。

    我國是鎢礦資源儲備最多的國家,在後世查探的鎢礦儲備當中,排名二到十的國家加起來都沒有我國儲備的鎢礦多。

    奈何我國古代沒有任何對鎢礦資源進行利用的記錄,或許它確實被發現過,但人們發現它無法使用而放棄。

    畢竟鎢的熔點達到3000度,別說古代還不確定有沒有發現鎢的存在,就算發現了,也無法進行鍛造。

    所以陳暮無法告知物理學院應該用鎢絲來替代竹絲。

    不過現在地理學院滿世界尋找礦產,對未知的礦產進行探索和分類,以我國世界排名第一的鎢礦儲備,發現鎢礦也是遲早的事情。

    並且鎢還有很多用處,工業革命之後,鍛造溫度能達到3000度以上,如果能製造出鎢合金,工業將再上一層樓。

    而除了南方大運河基本通航,電力發展初步得到應用了以外,今年大漢各地也都皆有喜訊傳來。

    比如說今年大漢糧食產量再邁上一個新台階,兩湖流域和長江中下流域大量田地用於種植雙季稻,北方以小麥和其它基礎農作物為主,產量穩步上升。

    在漢桓帝和漢康帝時期,大漢的糧食總產量難以統計。但設立於司空治下的戶部統計部門初步預計,如今的產量已經是當時的三倍以上。

    這意味著在漢桓帝和漢康帝時期能夠養活五千萬人口的總產量,到如今能夠養活的人口應該在一點五億,產業價值大大提升。

    同時由於糧食產量爆發性增長,每年的人口增長率也在不斷攀升。

    若不是因為醫療水平還沒有跟上來,死亡率和嬰兒夭折率沒有迅猛下降,人口增長率還會暴漲。

    比如去年經過初略統計,大漢人口大概在4300萬左右,那出生率就達到了43%。

    因為按照出生率,計算公式出生率=(年內出生人數/年內總人口數)×1000%,也就是說章武十一年出生的嬰兒有185萬人。

    但由於過高的夭折率以及疾病和衰老問題產生的死亡率,那平均每年人口增長其實並沒有想象中那多。

    按照章武五年的初步統計,當時全國人口剛剛4000萬出頭。

    到如今是章武十二年。

    七年的時間,人口從4000萬增長至4300萬。

    這意味著平均每年人口增長大概在40-50萬人左右,說明每年的死亡人數相當高。

    如果說到了章武十二年年末人口增長到了4360萬人,那年初的時候,人口大概在4300左右,平均人口4330萬。

    再根據人口增長率公式(年末人口數-年初人口數)/年平均人口×1000%可得今年的增長率將達到13.8%,提升速度非常明顯。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三國之謀伐》,方便以後閱讀三國之謀伐第一百一十九章 章武十二年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三國之謀伐第一百一十九章 章武十二年並對三國之謀伐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