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0章 鏖兵伍

類別:武俠修真 作者:朔望月78 本章:第710章 鏖兵伍

    果然柴九搖頭道:“攻其不備,出其不意。最險要之地,恰是最要害之處,最麻痹之所。昔年鄧艾險走陰平滅蜀,乃兵家必知之戰例。可惜總有人輕疏大意,以為天險無礙,被人所趁。”

    三國爭雄,蜀有川中地勢之利,若不是鄧艾鋌而走險,於荒無人煙的大山之中,硬生生辟道七百,奇襲綿竹,蜀未必會敗。此戰自不可能之地而得勝,曆來是兵家戰事之經典。

    但據說鄧艾途中,有一處險地,名曰“摩天嶺”,乃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處。鄧艾翻越此處,見有廢棄的戍守哨所,一問之下,才知武侯諸葛亮一直在此設軍,他亡故後才被廢棄,也是驚得一身冷汗,對諸葛亮佩服的是五體投地。

    李雲政道:“而且餓虎嶺過後,離信陽城不過三十餘。”

    郭汾陽點頭道:“不錯,此後用兵,方顯那金將果然不俗。”

    信陽一地,宋軍確有三萬,淮河之前聚集了兩萬人,另有一萬,卻是在信陽城內外駐防。但此際淮河上兩萬宋軍已拉成一字長蛇,且分作四段。

    《尉繚子·踵軍令》曰:“兵有什伍,有分有合,豫為之職,守要塞關梁而分居之。戰合表起,即皆會也。”說的是,軍隊有什伍編製,有分散有集中,各司其職,戰時按軍令分布會合。兩萬人的大軍出擊,自然不能擠成一團,也分興軍、分卒、踵軍、大軍。各部前後左右呼應,承擔不同任務。

    宋軍主將夏衍德,年紀已過六旬,大腹便便,別說騎馬,如今連老婆都騎不上去。行軍之時,隻得備一軟榻抬著。

    但他也並非完全草包一個,多年軍旅,行軍布陣還是拿的出手。分兵三路,主力一萬人渡口集結,預備與金軍會戰,西翼兩千,東翼五千,防止金軍兩翼突進。東西兩翼與中軍各相隔三,這是為了給中軍留下足夠的回轉餘地,同時看護兩翼,不教金軍鋪開切入。

    早間得到消息,有少量金兵預備在餓虎嶺渡河,已經搭起浮橋。西側有守軍三千人,但主將已迫不及待遣人求救。夏衍德自不會救,敵人大軍就在麵前,餓虎嶺必是一路偏師,那邊三千人有地勢之利,根本不需救援。

    但隨後河上金軍渡船忽然轉向,夏衍德才明白上當。金兵兵行險招,竟要在餓虎嶺一地強渡。

    夏衍德立刻派西翼兩千人火速前去支援。他甚至暗喜,餓虎嶺易守難攻之地,而且地域局促,無法鋪開列陣,金兵最為倚仗的騎兵沒了用處,三五千人守住要害之處,金兵就會被困死河灘之上。自己中軍緊隨其後,東翼五千人卻是不動,防備敵軍兩麵齊攻。

    帶兵還未走出十,前麵傳來消息,餓虎嶺守將羅文竟是不戰而逃,將要害之地拱手相讓。

    這一下夏衍德幾乎氣的吐血,但隨後一想,又沒了脾氣。自己派去支援的西翼兩千人行動太慢,遠遠落後於金人河上行舟。西側三千守卒要麵對金兵大軍的輪番攻擊,以自己對這幫人的了解,決計抵不住半個時辰,西側守將選擇保存實力雖是大錯特錯,卻不意外。宋軍曆來就是逃跑專家,這等穩輸不贏的遭遇戰,能不打堅決不打,便是他親自指揮,怕也沒勇氣玉碎當場。

    隻能哀歎,我若有畢再遇這樣的猛將在手,莫說三千人,給他一千人,也能將金人趕下河去。西側守將羅文乃是剛剛病故的招撫副使羅朝聞的侄兒,自己頂頭上司這也算為國捐軀,人死樹不倒,情義尚在,自己也不好對他侄兒怎樣。

    當即下令,西線三千人與增援兩千人合兵一處,退至壩上,防禦敵軍奪取河渡。

    但隨即的消息卻是叫夏衍德又驚又喜。金兵登岸之後,未曾沿河東上,反是朝南,直奔信陽而去。

    敵軍攻打信陽,他其實是求之不得。《孫子兵法》說的清楚,“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攻打城池,乃是最不得已的手段,往往消耗慘重,也不能得勝。而且宋軍雖然野戰不行,但守城卻是拿手好戲,有諸般器械物資之助,便是如虎添翼。

    宋金交戰多年,彼此也是知根知底。宋軍不怕金兵攻城,但畏懼與金兵野戰。據說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曾說過一句話“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金人凶悍可見一斑。正麵大軍交鋒,宋軍對金兵少有勝績。

    若不是朝廷有令,不能叫金兵入境,擾亂民心,夏衍德豈肯列陣河上,與敵人正麵相抗,他寧願三萬兵都縮回城內,等金人來攻。實際宋軍早已存了堅壁清野的心思,連信陽城附近的樹木都砍伐去不少,不教敵人用來攻城。

    敵人若敢不自量力,一萬五千人就敢攻城,他留一萬人守城,二萬人在城外策應,必能大勝,若是配合得當,全殲敵軍也未可知。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劍塵怒》,方便以後閱讀劍塵怒第710章 鏖兵伍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劍塵怒第710章 鏖兵伍並對劍塵怒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