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33章:土豪諸葛亮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菠蘿炒土豆 本章:第0833章:土豪諸葛亮

    看到這個問題,我們先忍著不要笑,也不要懷疑國人的三觀是不是發生了崩塌。為了體現以德服人的精神,我們先來看看《三國誌》的這一段記載:

    初,亮自表後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餘饒。至於臣在外任,無別調度,隨身衣食,悉仰於官,不別治生,以長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內有餘帛,外有贏財,以負陛下。”及卒,如其所言。---《三國誌,諸葛亮傳》

    這段話的大致意思就是,諸葛亮曾經寫了一封奏疏給後主劉禪,奏疏的內容是這樣的:

    我家15頃薄田,還有800株桑樹,家的子孫吃穿用度基本不愁了。不需要買學區房,也不需要給親家母太多彩禮,日子過得很不錯。

    至於我本人嘛,其實沒什花銷,吃喝全都公款報銷了。我自己也不搞一些其他投資,所以身邊也不需要放錢。等到我歸天以後,你看著吧,我絕對不會因為貪汙這種事情愧對陛下的。

    結果等到諸葛亮去世以後,果然像他所說的那樣。因此有人就問了,諸葛亮好有錢啊!居然有15頃田,還有800多株桑樹,他是不是一個貪汙分子呢?大家先別動手,我們來分析一下,擺事實講道理,以德服人。

    15頃田,800多株桑樹價值幾何?

    漢朝的一畝地,相當於現在的半畝地,所以15頃田,換算過來,也就是750畝地。乍一看,這數字的確嚇人,畢竟我們新中國成立以後,很多農民家也隻有兩三畝地,我記得我們那邊是人均8分地,一家3口的話,就是2.4畝地。

    而諸葛亮一個人就占了750畝地,是不是有貪汙的嫌疑?沒有曆史概念的人,肯定會這想,畢竟這相當於新中國1000人的占地麵積了。我們拿一段曆史資料來說明這個問題。

    品第一者占五十頃,第二品四十五頃,第三品四十頃,第四品三十五頃,第五品三十頃,第六品二十五頃,第七品二十頃,第八品十五頃,第九品十頃。---《晉書,食貨誌》

    這講述的是西晉王朝時期,官員們按照品級,可以獲得的相應田產,西晉距離三國最接近,所以更有說服力。其中第一品可以占據50頃的田產,而第九品也有10頃的田產。

    諸葛亮是蜀漢的丞相,正兒八經的執政者。他在蜀漢算得上是超一品的官員了,可是才有15頃的田產,隻跟西晉王朝第八品的官員相當,縣令都是七品官,你說諸葛亮比縣令得的田產還少,這過分嗎?那簡直太清廉了有沒有?

    再看看800株桑樹,是什個經濟狀況。就目前來看,一畝地可以種1000株桑苗左右。就算放寬間距,成年桑樹種植的話,一畝地也能種個400株左右。

    也就是說,諸葛亮他們家的桑樹,占地麵積,也就隻有2畝地。你覺得一個國家的丞相,擁有2畝地的桑樹,這也算貪汙嗎?我都不好意思說了。

    諸葛亮除了丞相的身份,他還是武鄉侯。

    不少人對諸葛亮有誤解,認為他隻是給人家幹活的打工仔。其實在古代,爵位製度,就是為了讓普通打工仔擁有做老板的感覺。

    現代很多互聯網公司,給員工分股票,其實就是從這種爵位製度吸取的經驗。員工的收入高低,和公司的業績直接掛鉤,他們當然樂意996了。

    當年李廣努力了一生,就是為了能夠拿到漢朝的股權,封個侯,結果到死也沒能實現。諸葛亮被劉備封為武鄉侯,這個爵位並不低。

    要知道侯爵主要分為關內侯和列侯。其中關內侯又分為縣侯、鄉侯、亭侯等。其中縣侯的級別大於鄉侯,鄉侯大於亭侯。

    關羽就是漢獻帝親封的漢壽亭侯,他為此驕傲了一輩子。而諸葛亮的爵位難道是鄉侯嗎?還真不是,他這個武鄉侯,其實是個縣侯,武鄉縣的侯爵,所以被稱為武鄉侯,或者簡稱武侯。

    他這個級別的侯爵,怎也得是個萬戶侯。也就是說,按道理要有一萬戶人家供養著他,隻給他交稅。

    可是我們會發現,諸葛亮隻有那15頃田產和800株桑樹,壓根就沒有萬戶食邑。這就是諸葛亮值得我們敬佩的地方了。

    由於他的食邑之地在琅琊武鄉縣,這地方當時在曹魏手,所以一日不奪回中原之地,諸葛亮一日不會享受該食邑。如果諸葛亮貪心一點,完全可以讓後主給他封一個成都侯,或者漢中侯之類的,這樣他就能實實在在地享受食邑了。

    諸葛亮的思想境界,不是我們能比的。

    我就問你,我們敬愛的周總理,他一輩子圖什?從小努力讀書,一生沒有子女,去世以後,還將骨灰灑在了空中。可謂是真正的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他唯一的目的,就是為了讓我們這些老百姓過上好日子。

    這樣的偉人,我們普通人是很難去揣測他們的想法的。同樣的道理,諸葛亮作為蜀漢的丞相,其實也是誌存高遠。

    很多人拿他跟曹操比,說他就是蜀漢的曹操。這種話簡直惡毒至極,實在是沒話題的,所以才會另辟蹊徑來汙蔑諸葛亮。

    曹操打仗把兒子們從小就帶在身邊培養,為啥?就是為了培養接班人。所以曹操年長的兒子個個優秀,曹昂、曹丕、曹植、曹彰,哪個不是人中龍鳳?這就是曹操的深謀遠慮,他很早以前就想著傳位的事情了。

    可諸葛亮呢?他唯一的兒子諸葛瞻,在他四十多歲的時候才出生,諸葛瞻8歲的時候,諸葛亮就去世了,所以說他壓根就沒工夫去教育兒子,顯然是沒想著傳位這種事情。如果有這個心思的話,諸葛亮早就應該多生幾個,跟曹操比賽了。

    而且曹操強行給自己加九錫,封魏王。這本身就是臣子要謀逆的舉動,畢竟劉邦曾經說過異姓不能封王,難道曹操姓劉嗎?

    再看諸葛亮,他到去世,也隻是個武鄉侯。李嚴曾經多次勸他加九錫,都被諸葛亮嚴厲地拒絕了,這就是諸葛亮的偉大之處。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在曆史上很難看到第二個諸葛亮這樣的人物了,他不為自己的後代著想,不為自身的級別著想,一心就想著報國安民。

    這種曆史形象,難道不值得讚頌嗎?為什非要挑字眼似的來汙蔑諸葛亮呢?我記得周總理曾經下死命令:誰破壞武侯祠,就殺誰的頭!

    而且他曾經親自前往武侯祠,在諸葛亮的牌位麵前無聲緬懷了很長時間。可能兩個惺惺相惜的人,才會穿越千年,達到靈魂交流的目的吧……

    三國時期的荊州,是四戰之地。在亂世混了20多年的劉備,肯定知道這地方的重要性。可是為啥他隻派遣關羽鎮守呢?他是對關羽的能力足夠自信,還是錯誤估計了曹操和孫權的實力?

    實際上,劉備自身也很尷尬啊,如果不是人手不夠的話,劉備恨不得自己跑到前線去鎮守荊州。創業型君主和守業型君主的區別就在這。

    劉備在北方混了20年,基本都白混了。不光一座城池沒拿下,還差點把老婆孩子都給弄丟了。所以說他到荊州創業的時候,其實已經是46歲的中年大叔了。

    所以說劉備真正的創業時間很短,畢竟場上留給他的時間,已經不多了,他必須要快點行動才行。所以說劉備50歲拿下荊州,54歲拿下了益州,59歲拿下漢中成為漢中王。61歲劉備稱帝,63歲劉備就去世了。

    因此劉備從正兒八經找對了創業的路,到創業成功,隻用了10年時間,再從創業成功,到成功把公司搞破產,隻用了3年時間。為啥會如此倉促呢?缺少人才其實是關鍵,從他布局荊州就看得出劉備集團人才方麵捉襟見肘。

    本來留下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一同守荊州的。

    劉備不是傻瓜,他費盡了心思,才奪取了江陵,拿下了荊州,怎可能不用心去防守呢?所以劉備在入川前,對荊州布防的安排,那是相當看重的。

    文臣方麵,劉備給荊州留下了諸葛亮,他主要負責安撫荊州百姓,負責後勤工作。武將方麵,劉備留下了關羽、張飛、趙雲,其中關羽、張飛負責鎮守城池,趙雲負責內部事務。

    這一來文臣武將配合在一起,而且都是頂配狀態,荊州必然不會丟失。孫權和曹操看到這種配置,自然也是瑟瑟發抖,壓根不敢進攻。

    當時劉備帶去川中的,隻有龐統、黃忠、魏延等人,尤其是文臣方麵的人才不足。龐統戰死以後,劉備壓根就打不下益州,這個時候才不得不讓諸葛亮等人入川。

    所以這個時候劉備對荊州的布防,又有了新的安排。他讓諸葛亮、張飛、趙雲入川,留唯獨下了關羽鎮守荊州,這就出現了關羽鎮守荊州的局麵。

    劉備給關羽配了一個糟心的副手糜芳。

    劉備這邊實在是沒辦法,才會出此下策。關羽鎮守荊州問題不大,隻要不冒進,至少可以保全荊州安危。

    可是如果諸葛亮他們不入川的話,那劉備可就拿不下益州了,這對劉備的事業影響是巨大的。這說明什?隻能說明劉備手下的人才實在是太少了。

    由於創業時間比較倉促,所以人才培養上壓根就沒有計劃。人才不夠的情況下,隻有讓關羽一個人獨自撐著荊州的門麵了。

    而關羽鎮守荊州6年多時間,其實還是很厲害的,至少這段時間,曹操和孫權,都不敢對他動手,可見他還是有一套管理方法的。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億萬富豪從相親係統開始》,方便以後閱讀億萬富豪從相親係統開始第0833章:土豪諸葛亮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億萬富豪從相親係統開始第0833章:土豪諸葛亮並對億萬富豪從相親係統開始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